8月24日,创奇研究院的公益医健人才发展项目-第三届奇璞学习营的第四堂必修课程《医疗器械之创新密码》,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内的创奇研究院的环形教室举办,近30位学员参加了一天的线下学习。研究院对外关系高级总监刘萍主持了上午的课程,研究院志愿者徐君老师主持了下午的课程。
▲宋成利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午的课程,由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成利教授授课,以《医疗器械全流程创新模式探讨》为题,深入讲解了斯坦福大学Biodesign研究中心保罗·雅克教授的医疗科技创新经典之作,经过十三年努力汇集的《医疗科技创新流程》一书中Bio-design的核心思想。从发现问题提出创意,到发明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到最后实现商业运作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Biodesign阐明了一个完整的医疗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流程,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有深刻的见解。
课程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参与讨论。大家感受到宋教授的澎湃热情,用Bio-design的理念,培养未来的创新领袖,让学生们“从单纯青涩的理工男”成长为“德才兼备,价值创造的霸总”,引领行业的提升,造福百姓。
▲蒋海洪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主任
下午的第一部分,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主任蒋海洪教授,以《医疗器械创新市场准入规则的变革与创新》为题,介绍了医疗器械市场准入的新理念、新规则和新通路。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以用促学”,纷纷咨询了自己产品的注册路径,上海名优产品评审规则,以及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问题等实战问题。
▲李祥海 “心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下午的第二部分,是研究院奇客50的创始成员之一,“心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祥海的分享,他以《创业之道,一个技术创业者的感悟》为题,分享了他在创业修罗场的生存策略和认知重塑。分享真正经历过创业的九死一生,李总的语言中,除了冷静清晰的商业模式外,满满的智慧心得和成长得力量。
通过一天的学习,三位导师从创新模式,市场准入规则,以及成功的创业案例,解码了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之道:理论的高度,政策的框架,实践的案例,相互衔接,完整融合。
研究院将在2025年,继续推出培养大健康行业未来的创新领袖的公益项目-奇璞学习营。当天的中午,围绕“如何将公益的奇璞学习营项目永续下去”这个话题,学习营的发起人蔡江南教授,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现场讨论。虽然在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的形势下,研究院也面临极大的挑战,现场广泛听取了大家的反馈和建议,希望奇璞学习营能成为激发同学们生命力的地方,持续办下去,成为医健行业创新创业的动力源。
“未来已来”课程预告
研究院在近期“价值共创”活动中,也不断地收到市场的需求,将会把“创新医药”和“价值准入升维训练营”的两个课程,优化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系统化课程:“10+2”的组合,即“线上10讲” + “线下2天”,以大师授课辅以案例学习,和训练营的多元化的赋能模式,将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发展和商业化的内部全流程,和我国医改政策的发展与趋势、大健康领域市场环境的变化充分结合起来,使得学员们能快速了解创新药研发,管线管理和后续商业化价值准入的全过程,帮助学员提升认知,开拓思路,强化合作,建立学员们实现创新医药产品商业化目标所需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研究院公众号,相关课程发布信息。
课程咨询:13817425899 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