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随着医改进程的持续推进,“两票制”、零加成、集采、DRG/DIP等政策的常态化实施,以及医疗反腐的全面展开,政策环境对医疗器械的影响日益加深,既推动了行业向更高效、更创新、更规范的方向前行,也给医疗器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器械包括高值耗材、大型设备和体外诊断。本次会议将聚焦高值耗材和与之匹配的创新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高值耗材具有技术含量高、安全要求严、产品价格贵等“三高”属性,其临床的合理使用一直是管控的重难点,也是医疗器械规范管理的切入点。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探讨医保如何协同医疗机构共同推动具有创新价值的高值耗材和技术进入临床应用。会议将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集采政策如何协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值耗材的质量评价体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DIP)对创新高值耗材和技术应用的影响。
我们邀请产业链相关领域专家,每人做20分钟分享,结合自己的研究或实践发表见解。上半场专家分享,茶歇后下半场互动,参会者与演讲嘉宾互动,以及参会者之间互动。参会者来自医疗健康各个细分领域,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学者专家、医疗机构、企业等。
时间 | 演讲题目 | 演讲嘉宾 |
13:30-13:40 | 开场介绍 | 薛梅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品牌市场负责人 |
13:40-13:50 | 主办方致辞 | 蔡江南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执行理事长 |
13:50-14:10 | 创新医疗技术的价值评估国外进展与国内展望 | 金春林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任 |
14:10-14:30 | 医保支付方式对创新高值耗材和技术的支持 | 上海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 |
14:30-14:50 | 创新医疗技术评估协同医疗高质量发展 | 唐清蓉 上海市医学会科技评估部主任 |
14:50-15:10 | 创新高值耗材/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对医院运营的压力 | 狄建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
15:10-15:30 | 创新高值耗材/技术临床应用与医疗高质量发展 | 董宇超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
15:30-15:50 | 茶歇 | |
15:50-16:50 | 圆桌讨论:创新应用,多方协同? 主持人:俞卫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 执行院长 讨论嘉宾:金春林、上海市医保局、唐清蓉、狄建忠、董宇超 | |
16:50-17:00 | 大会总结 |
演讲嘉宾:
蔡江南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执行理事长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社会政策博士;在中美两国的大学、咨询公司、政府部门从事了 30 年卫生经济管理政策的教学、研究和咨询;中国医疗保险协会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曾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系系主任;获得 1990 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经济学最高奖);担任过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包括迪安诊断、上药集团、药明康德、贝达药业、诺维赞。
金春林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任
董宇超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秘书、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分委会 常委、秘书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呼吸病学会委员、军队临床药师培训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俞卫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后;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政策》、《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编委。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国务院医改办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退役军人医疗系统卫生经济中心和斯坦福大学卫生政策中心研究员;担任上市公司透景生命独立董事。
▲ 48期圆桌会议回顾短视频
医学中心一期已初步形成“1+7”多元办医格局。位于地块中央的医技中心,作为共享功能的重要承载平台,汇集了独立第三方影像中心和检验中心,以及数十家特色诊所;作为健康产业智库机构的创奇健康研究院也入驻其中。7家医院涵盖肿瘤、儿科、妇产科、康复、医疗美容等领域。二期则吸引了云南白药、信达生物、威高国际等生物医疗企业研发总部的入驻。
点击查阅【往届圆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