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药学服务转型,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是当前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医院药学管理应如何创新,应对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延伸药学服务的内涵与职能,实现“两个转变”?具体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会议伊始,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赵永清副院长作为会议主持介绍到,本期会议是今年系列药学专题会议的收官之作,每期聚焦一个主题共六期,包括医保新政、DRG/DIP等,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我们药师、药事、药学当中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期主题聚焦服务创新。进而讲述了本次会议的背景、目的及参会嘉宾。同时,期待此次药学专题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药事管理的发展方向。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李晶副院长发表了开场致辞。他通过回顾历史,阐明国家一直以来都坚守承诺,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医疗改革的决心从未动摇过。他表示,近年来,“三明医改”作为一次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改革尝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在于其解决了当地的医疗问题,更在于它为我国医疗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期待会上大家深入剖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药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研讨会包含主题发言、圆桌讨论两个环节。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医保办任雯主任、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张智勇、中国医保研究会支付改革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原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四级调研员张涛,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教研室梅丹主任,分别做了《适应DRG支付模式,强化“三医联动”精细化管理》、《医保支付改革赋能医院精益管理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助力强基层推进健共体建设的几点思考》、《新模式、新业态下的药师与药学服务探索》的主题演讲。
▲张智勇 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
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张智勇主任以医保的视角,紧密结合DRG/DIP当下医保基金使用的主要方式,从医院精细化管理面临的外部压力、内部动力展开交流。
外部改革方面,详细阐述了总额预算、月度结算和年终清算的具体措施及面临的挑战,针对内部改革动力,指出了医疗机构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应分阶段侧重不同工作,做好短中长期布局,具体到药事管理方面,他提出在DRG/DIP改革下,医院应继续提升药事管理的合理性,将药事管理融入医院运营管理大局,强调要加强成本管控,推广临床路径,稳定临床预期,共同配合医保部门构建特例单议、除外支付的机制,让医疗新技术、新药在改革中得到顺畅应用。
▲张涛 中国医保研究会支付改革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原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四级调研员
中国医保研究会支付改革专委会张涛委员在发言中谈到,天津在推进支付改革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了“三明医改”的精髓,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实践。进而分享了天津在医保基金使用、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转变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在助力基层方面,推动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天津采取了人头付费的方式,鼓励医疗机构通过维护患者健康、减少资源消耗来获得医保结余留用的资金。以及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将签约人员的医保基金打包给区域医联体,以实现更高效的医保基金使用。此外,还交流了管理式医疗未来对患者就医产生精准引导的探索。
▲梅 丹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教研室主任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教研室梅丹主任,结合当前医疗环境、政策背景及药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互联网药学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独到见解。她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场景日益丰富,对药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双通道、互联网处方流转等新业务的推动下,药师需要不断拓展服务空间,积极参与患者的用药教育。同时,也谈到了互联网药学服务面临的挑战,如处方系统、审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的导通问题,以及药师审方的责任和风险、药品运转的风险等。
针对这些问题,梅丹主任建议,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药学服务管理体系,包括制度、规程、质控、人员资质等方面的规范。同时,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线上培训,提高审方、用药指导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医院还应加强与线上药店的合作,实现处方系统、审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配送系统的有效对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圆桌互动环节由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赵振宇主任主持,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李纪伟主任、北京燕化医院药剂科李文红主任、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孙铁成主任、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药剂科宋玮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负责人王莹、天津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杨凤昆部长、天津市公安医院药剂科杨云峰副主任、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药局负责人于洪涛、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张建红、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赵宁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药剂科行政主任朱明辉十一位嘉宾,结合工作实际,围绕1)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包括三明模式,对于药事服务的启示和思考;2)公立医院中西药管理的经验和挑战;3)新技术,新模式对药事服务的机遇和挑战,三个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药学如何高质量发展,根据现场嘉宾发言整理的参考建议如下:
1、加大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降低药占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扩大临床药师队伍,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2、优化药品配置与收费模式。应根据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药品配置范围与收费标准。
3、加强药师与临床、医保等部门的联动。药师、临床医师与医保管理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共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开展抗菌药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医疗质量。
4、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应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手段,提高药学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5、集采药品和国谈品种的使用问题亟待解决。医院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集采药品使用模式,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同时,对于国谈品种,医院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打通双通道,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的未来发展需兼顾控费与提升质量两大目标。在借鉴“三明模式”等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各医院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差异。通过加大临床药师培养、优化药品配置与收费模式、加强部门联动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逐步推动药学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会议最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李晶副院长做了总结分享。他以国企改革下岗、打车软件兴起和大食堂变迁等生动故事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市场力量在推动医疗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医疗服务的商品化、数字化医疗的崛起以及患者需求的多元化,这些趋势不仅代表着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更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和应对的大势所趋。他表示,改革必然会带来阵痛和挑战,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变革与创新,我们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