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笔记】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身边的算法(五年级)——核心概念与教学实践解读

文摘   2024-10-08 21:10   山东  

|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

亲爱的信息科技教育同仁们,大家好!算法,看似高深莫测,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将抽象的算法概念,转化为小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思维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新技能,正日益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的《身边的算法》单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算法、体验算法、应用算法,在他们心中播撒计算思维的种子,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将了解到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明确步骤,并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此外,本模块将介绍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通过编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这些结构设计和实现算法。最终,学生将了解到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对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模块特点

1.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模块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切入点,例如做菜、借书、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法概念。

2.注重实践,寓教于乐:模块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例如游戏、模拟、编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算法的应用,并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3.分层教学,灵活选择:模块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分层教学。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到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理解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计算思维:能够分析问题,设计简单的算法,并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步骤。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数字工具,如编程软件,实现和验证算法。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算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并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算法的意识。

《身边的算法》作为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算法的概念和基本类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他们能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算法的世界妙趣横生,充满着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携手,将算法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用计算思维点亮他们的未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算法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故事、案例等形式,将抽象的算法概念具象化、生活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

在学习“顺序结构”时,可以用“做三明治”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按照步骤执行指令的过程。

在学习“分支结构”时,可以用“闯关游戏”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根据条件选择不同路径的逻辑。

在学习“循环结构”时,可以用“画多边形”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重复执行指令的效率。

二、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算法的本质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形、动画、程序演示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算法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原理和过程。例如:

可以用流程图来表示算法的步骤和流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算法的执行过程。

可以用动画来演示算法的执行过程,例如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算法的原理。

可以用Python程序来实现算法,并让学生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将抽象的算法与具体的程序代码联系起来。

三、动手实践,体验算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算法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算法、应用算法,并逐步形成计算思维。例如:

可以让学生设计简单的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算法来整理书包、设计一个算法来找到回家的路等。

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与算法相关的游戏和竞赛,例如编程游戏、机器人比赛等,在游戏中体验算法的乐趣和挑战。

可以让学生利用Scratch、Mind+、Python等编程工具,将自己设计的算法编写成程序,并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感受算法的魅力。

四、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算法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以掌握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为主。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学习难度,鼓励他们探究算法的原理和效率,并尝试设计更优的算法。

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跨学科融合,拓展算法应用:

算法并非信息科技学科的专属内容,它与数学、科学、语文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算法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将算法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拓展算法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价值和魅力。例如: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算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计算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算法来模拟科学现象,例如模拟抛物线运动、模拟光的折射等。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算法来分析文本,例如统计词频、生成词云等。

六、巧用工具,提升效率:

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算法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和资源,提升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

可视化编程工具:Scratch、Mind+、Blockly等可视化编程工具,可以将代码块像积木一样拖拽组合,降低了编程门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的逻辑,更容易上手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

在线算法平台:CodeCombat、VisuAlgo等在线算法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可视化演示、代码练习、竞赛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算法,并提升算法设计和编程能力。

人工智能平台:百度AI体验中心、腾讯AI开放平台等人工智能平台,提供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API,可以用于设计更加智能化的算法程序,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七、关注伦理,引导价值:

算法并非中立的技术,它在应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公平、隐私、安全等伦理问题。在算法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负责任地使用算法,为社会创造价值。例如:

算法公平性:引导学生思考算法是否存在偏见,例如人脸识别算法是否存在种族歧视,推荐算法是否存在信息茧房等问题,并探讨如何设计更加公平的算法。

算法隐私:引导学生了解算法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例如搜索引擎如何记录用户的搜索历史,社交软件如何分析用户的社交关系等问题,并探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算法安全:引导学生了解算法存在的安全风险,例如算法被攻击、算法被滥用等问题,并探讨如何设计更加安全的算法。

第一单元无处不在的算法

本单元旨在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算法,理解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明确步骤,并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

【内容结构】

认识算法的概念: 明确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体验算法的基本流程: 了解算法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

探究汉诺塔游戏规律: 体验算法步骤及规律,巩固算法基本流程的认知。

探索生活中的算法应用: 体会算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搜索引擎、交通出行、在线购物等。

算法的概念: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问题求解方案。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算法,如做菜、借书、整理房间等。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步骤要清晰、可执行,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感知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算法,并能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算法案例。

计算思维:初步理解算法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法的特征。

算法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

举例说明算法的流程,如两个自然数相加的算法。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流程要完整,才能保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算法的基本流程,并能够用图表或流程图的形式表达算法的流程。

计算思维:能够将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抽象为算法的基本流程。

通过汉诺塔游戏,体验算法的步骤和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步骤要合理,才能保证解决问题的效率。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汉诺塔游戏的规则,并能够体验游戏的步骤和规律。

计算思维:能够尝试用图表或流程图的形式表达汉诺塔游戏的算法。

算法的应用:搜索引擎、交通出行、在线购物、图像识别、医疗诊断、艺术创作、语言翻译、体育运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应用,提高了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列举一些算法应用的案例。

计算思维:能够分析算法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思考算法带来的影响。

【教学实施条件】

1课、第2课、第4课可以在普通教室学习,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教师用的计算机等。

3课建议在信息科技实验室学习,计算机系统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情境、实例中隐含的算法步骤,初步了解算法。

2.体验用步骤描述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从算法视角求解问题,知道算法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

3.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算法应用案例的分析,进一步体验身边的算法应用。

4.从生活、学习等情境中发现规律,初步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能够把典型的生活情境、过程描述为有序的步骤

☆☆☆☆☆

☆☆☆☆☆

知道算法的基本含义

☆☆☆☆☆

☆☆☆☆☆

认识算法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

☆☆☆☆☆

☆☆☆☆☆

能够从益智游戏体验中,知道其中的步骤、规律等

☆☆☆☆☆

☆☆☆☆☆

知道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存在算法的应用

☆☆☆☆☆

☆☆☆☆☆

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与同学合作交流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 生活中的算法:

番茄炒蛋:提供番茄炒蛋的菜谱,引导学生分析做菜的步骤,体会算法的顺序性和可执行性。

借书:从进入图书馆到借到书,引导学生分析借书的步骤,体会算法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整理房间:将凌乱的房间整理干净,引导学生分析整理的步骤,体会算法的目标导向性和效率。

折叠纸飞机:提供折叠纸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学生分析折叠的过程,体会算法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系鞋带:引导学生演示系鞋带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系鞋带的步骤,体会算法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2. 益智游戏:

汉诺塔:提供汉诺塔游戏,引导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步骤和规律,并尝试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七巧板:提供七巧板,让学生拼搭各种图形,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并尝试设计拼搭特定图形的算法。

数独:提供数独游戏,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逻辑推理和策略思考,并尝试描述解题的算法。

魔方:展示魔方还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魔方还原的算法,并尝试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3. 算法的应用:

搜索引擎:以百度搜索为例,演示搜索关键词,解释搜索结果的排序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搜索算法。

交通出行:以高德地图为例,演示导航功能,解释最短路径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路径规划算法。

在线购物:以淘宝为例,演示商品推荐功能,解释推荐算法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个性化推荐算法。

人脸识别:观看人脸识别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人脸识别的算法原理,并思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语音助手:体验与语音助手对话,引导学生了解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算法结构与描述

本单元主要介绍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内容结构】

顺序结构:按照步骤依次执行的结构。

分支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步骤的结构。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

案例:计算华氏度和摄氏度的转换,计算大豆种子的数量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顺序结构的案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简单的顺序结构算法。

分支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表示:菱形框表示判断条件,箭头连接不同分支。

案例:公园门票计价,过马路的选择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分支结构的案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简单的分支结构算法。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表示:菱形框表示循环条件,箭头连接循环体。

案例:红绿灯的变化,热水壶烧水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循环结构的案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简单的循环结构算法。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建议在具备运行Python环境的信息科技实验室里教学,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可以制作一些矩形框、圆角矩形框、菱形框等实物,根据需要填写内容、调整位置,补充流程线,从而构成流程图。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知道算法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所确定的一系列步骤,并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

2.认识流程图中每种图框的含义和表示,知道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描述方法。

3.针对特定问题,能按照算法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能利用程序验证算法,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算法。

5.知道算法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算法的执行路径。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明确算法的基本流程,知道并能描述顺序结构

☆☆☆☆☆

☆☆☆☆☆

知道并能描述存在的分支结构及其判断条件

☆☆☆☆☆

☆☆☆☆☆

知道并能描述存在的循环结构及其循环的终止条件

☆☆☆☆☆

☆☆☆☆☆

能读懂算法的流程图,了解算法的执行路径

☆☆☆☆☆

☆☆☆☆☆

能利用程序验证算法,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算法

☆☆☆☆☆

☆☆☆☆☆

能积极主动地和同学讨论问题,互相帮助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 顺序结构:

叠衣服:引导学生分析叠衣服的步骤,体会算法的顺序性。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叠衣服的步骤,例如:拿出衣服→抖开衣服→对折衣服→再次对折衣服→放好衣服。

泡方便面:引导学生分析泡方便面的步骤,体会算法的可执行性。可以用流程图表示泡方便面的步骤,例如:准备方便面和开水→打开方便面包装→将方便面放入碗中→倒入开水→等待 3 分钟→加入调料包→搅拌均匀→开始享用。

早晨起床的流程:引导学生描述早晨起床的流程,例如:起床→叠被子→洗脸刷牙→吃早餐→出门上学,并用流程图表示。

2. 分支结构:

借伞:如果下雨,就带伞出门,否则不带伞。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借伞的步骤,例如:判断是否下雨→如果下雨,就带伞→出门。

玩游戏:如果完成作业,就可以玩游戏,否则不能玩游戏。可以用流程图表示玩游戏的步骤,例如:判断是否完成作业→如果完成作业,就可以玩游戏→结束。

选择交通工具: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例如:如果距离近,就步行或骑自行车;如果距离较远,就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如果时间紧急,就打车,并用流程图表示选择的过程。

3. 循环结构:

刷牙:将刷牙的动作重复多次,直到牙齿刷干净。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刷牙的步骤,例如:挤牙膏→刷牙齿→漱口→检查牙齿是否干净→如果牙齿不干净,就重复以上步骤→结束

拍皮球:将拍皮球的动作重复多次,直到不想拍为止。可以用流程图表示拍皮球的步骤,例如:拍皮球→接住皮球→判断是否继续拍→如果继续拍,就重复以上步骤→结束。

听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听音乐播放器的循环播放功能,并用流程图描述循环播放的算法,例如:播放歌曲→判断是否播放完毕→如果未播放完毕,就继续播放当前歌曲;如果播放完毕,就判断是否单曲循环;如果是单曲循环,就再次播放当前歌曲;如果不是单曲循环,就播放下一首歌曲。

第三单元用算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将进一步结合典型问题,运用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结构】

移位密码: 学习移位密码的加密和解密方法,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

二分法猜数: 学习二分法查找的思想,体验算法效率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关系。

判断闰年与平年: 学习算法的多分支结构,学会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关键因素、确定判断条件。

移位密码:将每个字母按照一定规则移动,生成密文。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移位密码的概念,并能够体验移位密码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移位密码的算法,并思考移位密码的安全性和破解方法。

二分法猜数:在有序数据中查找目标数,每次将查找范围缩小一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二分法猜数的规则,并能够体验游戏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流程图描述二分法猜数的算法,并思考二分法猜数的效率。

判断闰年与平年:根据年份是否能被4整除、是否能被100整除、是否能被400整除来判断。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判断闰年与平年的规则,并能够根据规则进行判断。

计算思维:能够用流程图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并思考如何用程序实现算法。

【教学实施条件】

1.第9课可以在普通教室实施教学,配备教师用的计算机,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第10课、第11课、第12课在信息科技实验室实施教学,具备运行Python的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移位密码及其算法,知道明文与密文的关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意义。

2.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结合二分法了解算法的效率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认识算法的分支结构,学会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关键因素、确定判断条件,知道判断条件对算法执行结果的影响。

4.认识Python中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与程序执行路径的关系,体会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知道移位密码的规则,认识移位加密算法

☆☆☆☆☆

☆☆☆☆☆

知道明文与密文的关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意义

☆☆☆☆☆

☆☆☆☆☆

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知道用二分法查找的基本步骤

☆☆☆☆☆

☆☆☆☆☆

在用二分法查找的过程中,明确算法执行次数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关系

☆☆☆☆☆

☆☆☆☆☆

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明确地描述多分支结构,能识别其中的判断条件

☆☆☆☆☆

☆☆☆☆☆

能用程序验证、实现相关的算法

☆☆☆☆☆

☆☆☆☆☆

体会使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

在小组合作的任务中,积极与同学交流,主动思考与实践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移位密码:

凯撒密码:介绍凯撒密码的加密和解密规则,让学生体验移位密码的乐趣,并思考如何破解凯撒密码。可以利用在线凯撒密码工具进行加密和解密,例如:http://www.atoolbox.net/Tool.php?Id=857。

密码本: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密码本,例如用数字代替字母,或用符号代替字母,并用密码本进行加密和解密练习。

密信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发送密信,并尝试破解对方的密信,体会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并思考如何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2.二分法猜数:

猜数字游戏:教师设定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让学生轮流猜数,并根据“大了”“小了”的提示逐步缩小范围,最终猜出数字。

查找姓名:将全班同学的姓名按拼音顺序排列,然后用二分法查找某个同学的姓名,体会二分法查找的效率。

程序演示:展示二分法查找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体会算法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3.判断闰年与平年:

年份判断:列举一些年份,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闰年,哪些是平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流程图设计:引导学生用流程图描述判断闰年和平年的算法,并尝试用Python程序实现算法。

日历观察:观察不同年份的日历,找出闰年和平年的区别,并思考闰年设置的原因。

第四单元发挥算法的优势

本单元将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编程的优势。

【内容结构】

让计算机数数: 体验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学习 while循环结构。

算法效率比一比: 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理解算法的优化。

简单密码易破解: 估算破解密码所需的次数和时间,了解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让计算机数数:体验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学习while循环结构。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优势,并能够体验用程序实现循环结构。

计算思维:能够用while循环结构描述重复执行的操作,并思考循环条件的设置。

算法效率比一比: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理解算法的优化。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算法效率的概念,并能够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

计算思维:能够分析算法的执行步骤,并思考如何优化算法的效率。

简单密码易破解:估算破解密码所需的次数和时间,了解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密码安全的概念,并能够体验密码破解的难度。

计算思维:能够计算密码破解的次数,并思考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

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密码安全的重要性,并树立保护密码的意识。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建议在具备运行Python环境的信息科技实验室里教学,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流程图、程序、学习任务、实物等。

【学习目标】

1.认识循环结构和计算机工作特点之间的联系,体会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Python中的while循环结构,并能运行已有程序,验证指定的算法。

3.通过对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算法效率,知道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不同的效率。

4.了解简单密码破解的次数,知道执行次数与破解时间的关系。

5.体验利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结合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分析问题

☆☆☆☆☆

☆☆☆☆☆

知道循环结构与计算机工作特点的关系

☆☆☆☆☆

☆☆☆☆☆

了解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

☆☆☆☆☆

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间效率,并能估算相应的时间

☆☆☆☆☆

☆☆☆☆☆

知道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不同的效率

☆☆☆☆☆

☆☆☆☆☆

了解密码设定的原则,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辨别能力

☆☆☆☆☆

☆☆☆☆☆

了解简单密码破解的次数,知道执行次数与所需时间的关系

☆☆☆☆☆

☆☆☆☆☆

主动思考,与同学协作共进,积极实践探索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让计算机数数:

数数比赛:让学生和计算机比赛数数,例如从1数到100,体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优势。

计时程序:编写一个计时程序,记录计算机数数所用的时间,并尝试修改循环次数,观察时间变化,例如: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 记录开始时间        count = 1    while count <= 100000:   # 设置循环次数        count += 1        end_time = time.time()  # 记录结束时间        print("用时:", end_time - start_time, "秒")  # 输出用时

数列生成:引导学生利用循环结构生成不同的数列,例如奇数列、偶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并尝试用程序实现。

2.算法效率比一比:

累加求和:比较用循环结构累加求和与用公式求和的效率,例如计算1到100的和,体会不同算法的效率差异。

寻找最大值:比较用逐个比较的方法寻找最大值与用排序算法寻找最大值的效率,体会算法优化的意义。

计算阶乘:比较用循环结构计算阶乘与用递归方法计算阶乘的效率,例如计算 5 的阶乘,体会不同算法的效率差异。

3.简单密码易破解:

密码破解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密码破解游戏,例如设定一个三位数字密码,让学生尝试破解,并记录破解所用的时间,体会密码破解的难度。可以使用 Python 的 `random` 模块生成随机密码,并使用循环结构模拟密码破解的过程。

密码强度检测:利用在线密码强度检测工具,例如:https://password.kaspersky.com/,让学生检测自己设定的密码强度,并学习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引导学生总结设置安全密码的技巧,例如:使用长密码、混合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避免使用个人信息等。

第五单元把数据排列有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按照身高排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文件、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书籍等等。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也需要进行排序,以便更高效地查找和分析数据。本单元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和桶排序,并通过游戏、动画和编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算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算法效率的概念。

【内容结构】

比较交换找最值:学习如何在一组数据中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并理解比较和交换的思想。

选择排序轻松做:学习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用程序实现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齐体验:学习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用程序实现冒泡排序。

化大为小桶排序:学习桶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用程序实现桶排序。

比较交换找最值:学习找出最大值的算法,体会比较和交换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寻找最大值的方法,并能够体验用比较和交换的方法寻找最大值。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寻找最大值的算法。

选择排序轻松做:学习选择排序算法,理解排序的基本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选择排序算法的概念,并能够体验选择排序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选择排序算法,并思考选择排序算法的效率。

冒泡排序齐体验:学习冒泡排序算法,体会算法的可视化。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概念,并能够体验冒泡排序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算法,并思考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

化大为小桶排序:学习桶排序算法,理解分而治之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桶排序算法的概念,并能够体验桶排序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桶排序算法,并思考桶排序算法的效率。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建议在具备运行Python环境的信息科技实验室里教学,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流程图、程序、学习任务单、实物等。

【学习目标】

1.在分析排序算法过程中,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含义,包括比较与交换的方法、排序规则对数据位置的影响。

2.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和桶排序的算法。

3.通过分析排序的具体执行过程,认识不同排序算法的特点。

4.在解决排序问题时,通过分析问题,知道选择适合的排序算法来解决问题。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寻找最大值的算法

☆☆☆☆☆

☆☆☆☆☆

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

☆☆☆☆☆

☆☆☆☆☆

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的算法

☆☆☆☆☆

☆☆☆☆☆

用自然语言描述桶排序的主要步骤

☆☆☆☆☆

☆☆☆☆☆

结合算法描述,知道用适当的排序方法进行排序,解决将一组无序数排序的问题

☆☆☆☆☆

☆☆☆☆☆

了解不同算法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说出不同排序算法的主要区别

☆☆☆☆☆

☆☆☆☆☆

面对不同观点,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

☆☆☆☆☆

在小组合作的任务中与同学积极交流,认真完成任务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比较交换找最值:

身高排序:让学生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队,并说出排序的过程,体会比较和交换的思想。

卡片排序:将写有不同数字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比较和交换的方法,将卡片按照数字大小排序,并用流程图描述排序的算法。

程序演示:展示寻找最大值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体会算法与程序之间的关系,例如:

numbers = [34, 12, 89, 56, 23]  创建一个包含 5 个数的列表
max_number = numbers[0] 假设第一个数是最大值for i in range(1, len(numbers)): 从第二个数开始遍历列表 if numbers[i] > max_number: 如果当前数大于最大值 max_number = numbers[i] 将最大值更新为当前数
print("最大值:", max_number) 输出最大值
2.选择排序轻松做:

图书整理:将一堆顺序混乱的图书按照书名拼音顺序排列,引导学生用选择排序的思想进行整理。

动画演示:展示选择排序算法的动画演示,例如

https://visualgo.net/en/sorting,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选择排序的过程。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数据,通过比较和交换位置来模拟选择排序的过程,体会算法的执行步骤。

3.冒泡排序齐体验:

排队游戏:让学生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队,然后模拟冒泡排序的过程,每次比较相邻两个人的身高,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位置,直到队伍排好顺序。

彩球排序:准备一些颜色不同的彩球,让学生模拟冒泡排序的过程,每次比较相邻两个彩球的颜色,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位置,直到彩球按照颜色顺序排列。

程序演示:展示冒泡排序算法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例如:

numbers = [54, 26, 93, 17, 77, 31, 44, 55, 20]  创建一个包含 9 个数的列表
n = len(numbers) 获取列表长度for i in range(n-1): 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 for j in range(n-i-1): 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轮比较的次数 if numbers[j] > numbers[j+1]: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numbers[j], numbers[j+1] = numbers[j+1], numbers[j] 交换位置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numbers)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4.化大为小桶排序:

玩具分类: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玩具,例如积木、汽车、娃娃等,让学生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并用桶来存放不同类型的玩具,体会桶排序的思想。

成绩分段:将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按照分数段进行统计,例如80分以上、70-79分、60-69分等,并用不同的桶来表示不同的分数段,体会桶排序的应用。

程序演示:展示桶排序算法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体会分而治之的思想,例如:

def bucket_sort(arr):    max_val = max(arr)  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    bucket_size = max_val // len(arr)  计算桶的大小
buckets = [[] for _ in range(len(arr) + 1)] 创建桶列表
将数组中的元素放入对应的桶中 for i in arr: buckets[i // bucket_size].append(i)
对每个桶中的元素进行排序(这里使用 Python 内置的排序函数) for i in range(len(buckets)): buckets[i].sort()
将所有桶中的元素合并到一个列表中 sorted_arr = [] for bucket in buckets: for i in bucket: sorted_arr.append(i)
return sorted_arr
arr = [12, 5, 3, 1, 15, 8, 7]sorted_arr = bucket_sort(arr)print("排序后的数组:", sorted_arr)

第六单元快速遍历数据

遍历是指依次访问数据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并对每个元素进行相应的操作。遍历是算法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搜索、排序、统计等多种任务。本单元将介绍两种常见的遍历方法:枚举法和递归法,并通过解决经典的算法问题,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兔子增长问题等,帮助学生理解遍历的思想和应用,以及如何用程序实现遍历。

【内容结构】

鸡兔同笼巧计算:利用枚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遍历所有可能性的方法。

兔子增长有规律:探究斐波那契数列,体会递归的思想和应用。

鸡兔同笼巧计算:利用枚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感受算法的效率。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并能够体验用枚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鸡兔同笼问题的算法,并思考算法的效率。

兔子增长有规律:探究斐波那契数列,体会递归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并能够体验用递归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斐波那契数列的算法,并思考递归的思想。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建议在具备运行Python环境的信息科技实验室里教学,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流程图、程序、学习任务单、实物等。

【学习目标】

1.通过表格描述数据变化的过程,发现数据变化规律。

2.通过对几个经典问题的求解,认识通过枚举法遍历所有可能数据求解问题的一般过程。

3.针对不同的问题,知道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进一步认识算法的循环结构,能够找到并描述循环的判断条件。

5.进一步了解算法与程序实现的关系。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能通过表格描述鸡兔同笼问题的数据变化过程

☆☆☆☆☆

☆☆☆☆☆

能发现鸡兔同笼问题的数据变化规律,找到满足条件的答案

☆☆☆☆☆

☆☆☆☆☆

能看懂鸡兔同笼问题的算法流程图,并用程序进行验证

☆☆☆☆☆

☆☆☆☆☆

能通过表格描述兔子增长问题的数据变化过程

☆☆☆☆☆

☆☆☆☆☆

能发现兔子增长问题的数据变化规律,找到满足条件的答案

☆☆☆☆☆

☆☆☆☆☆

能用程序验证兔子增长问题的算法,了解算法与程序的对应关系

☆☆☆☆☆

☆☆☆☆☆

能用程序验证兔子跳台阶问题的算法

☆☆☆☆☆

☆☆☆☆☆

用数据推理求解简单的问题

☆☆☆☆☆

☆☆☆☆☆

在遇到问题时,能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鸡兔同笼巧计算:

假设法:引导学生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例如假设所有动物都是鸡,然后逐步调整鸡和兔的数量,直到满足条件。

枚举法:引导学生用枚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例如从所有动物都是鸡开始,逐个减少鸡的数量,增加兔的数量,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组合。可以用表格或程序来辅助枚举。

程序演示:展示鸡兔同笼问题的Python程序,例如:
  for chickens in range(36):  假设鸡的数量从 0 到 35         rabbits = 35 - chickens   兔子的数量         if chickens * 2 + rabbits * 4 == 94: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print("鸡的数量:", chickens)             print("兔的数量:", rabbits)             break  找到答案后退出循环

2.兔子增长有规律:

观察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兔子数量的变化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图形演示:利用图形或动画演示兔子数量的变化过程

程序演示:展示斐波那契数列的Python程序,例如:
  def fibonacci(n):            if n == 1 or n == 2: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for i in range(1, 13): 计算前 12 个月的兔子数量 print("第", i, "个月的兔子数量:", fibonacci(i))

生活中的斐波那契数列: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的现象,例如花瓣的数量、树枝的分叉等。

第七单元了解更多的算法

本单元将继续介绍两种重要的算法思想:规划算法和网页排名算法。规划算法是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并通过解决子问题来解决原问题的算法。网页排名算法是指搜索引擎用来评估网页重要性和相关性的算法。 通过学习这些算法,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算法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作用,以及算法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内容结构】

多人过河巧安排:学习规划算法,理解问题分解的思想。

有趣的七桥问题:学习图论算法,体会一笔画的原理。

寻找最短的路径:学习路径规划算法,理解动态规划的思想。

网页排名有策略:了解网页排名算法,理解其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多人过河巧安排:学习规划算法,理解问题分解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多人过河问题,并能够体验用规划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并逐步解决小问题,最终解决大问题。

有趣的七桥问题:学习图论算法,体会一笔画的原理。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七桥问题,并能够体验用图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抽象问题,并用图形来表示问题。

寻找最短的路径:学习路径规划算法,理解动态规划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路径规划算法,并能够体验用动态规划解决问题的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将全局问题分解成局部问题,并逐步解决局部问题,最终解决全局问题。

网页排名有策略:了解网页排名算法,理解其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网页排名算法的概念,并能够体验网页排名算法的应用。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算法应用的伦理问题。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可以在普通教室实施教学,配备教师用的计算机,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流程图、程序、学习任务单、实物等。

【学习目标】

1.利用规划思维,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实现大问题的解决。

2.通过分析问题,能够抽取关键要素来进行分析,从而简化问题并解决问题。

3.利用规划思维,把全局问题转化为局部问题,通过逐步解决局部问题来解决全局问题。

4.知道网页排名中的算法,了解提升网页价值的意义。

5.了解网页排名、内容推荐等算法应用需要遵守的规范。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知道多人过河问题中体现的规划思想,即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来解决

☆☆☆☆☆

☆☆☆☆☆

了解七桥问题中抽取关键要素的过程

☆☆☆☆☆

☆☆☆☆☆

知道解决七桥问题的本质是能否实现一笔画

☆☆☆☆☆

☆☆☆☆☆

了解寻找最短路径的算法思想—把全局问题转化为局部问题来解决

☆☆☆☆☆

☆☆☆☆☆

在寻找最短路径中,知道局部每个点最短用时的计算方法

☆☆☆☆☆

☆☆☆☆☆

知道网页排名算法以及提升网页价值的意义

☆☆☆☆☆

☆☆☆☆☆

知道搜索引擎中存在的网页排名算法

☆☆☆☆☆

☆☆☆☆☆

了解网页排名、内容推荐等算法应用需要遵守的规范

☆☆☆☆☆

☆☆☆☆☆

学习过程中,认真独立思考,积极与同学协作交流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多人过河巧安排:

过河游戏:用学生或玩具模拟多人过河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过河的规则和限制,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过河问题,例如:

可以用棋盘格模拟河流,用棋子模拟人和船。

可以用纸笔画出过河的路线图,用箭头表示过河的方向。

流程图设计:引导学生用流程图描述过河的算法,并思考如何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

2.有趣的七桥问题:

简化图形:将七桥问题简化为一笔画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一笔画出七座桥,并解释为什么无法一笔画出。

图论概念:简单介绍图论中的基本概念,例如:

节点:表示地点,例如桥的两端、河流的两岸。

边:表示连接节点的线,例如桥。

度:表示一个节点连接的边的数量。

并解释七桥问题无法一笔画出的原因是:除了起点和终点外,所有节点的度都必须是偶数。

生活应用:列举生活中与一笔画问题相关的例子,例如: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使得车辆能够遍历所有道路而不重复。

公园游览路线: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使得游客能够参观所有景点而不重复。

3.寻找最短的路径:

地图游戏:利用地图或棋盘格,设计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路线到达终点,并比较不同路线的距离。

动态规划:简单介绍动态规划的思想,即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并利用已经解决的小问题的答案来解决更大的问题,例如:

计算从起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

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的前驱节点。

程序演示:展示寻找最短路径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

例如,可以将地图表示为一个二维数组,数组中的元素表示节点之间的距离,用0表示不可通行。

可以用一个列表来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初始值为无穷大。

可以用另一个列表来记录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的前驱节点,初始值为None。

可以使用 `networkx` 等 Python 库进行图论算法的演示和实验。

4.网页排名有策略:

模拟搜索:让学生扮演搜索引擎,根据一些简单的规则,例如网页被链接的次数、网页的内容质量等,对一些模拟网页进行排名,体会网页排名算法的原理。

PageRank算法:简单介绍PageRank算法的基本思想,例如:

将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表示为一个图。

每个网页的排名得分取决于链接到该网页的其他网页的排名得分。

通过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每个网页的排名得分。

搜索引擎体验: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相同的关键词,观察搜索结果的差异,并思考不同搜索引擎的排名算法。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搜索结果的排序规则,例如:

是否按照相关性排序?

是否考虑网页的权威性?

是否考虑网页的更新时间?

伦理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网页排名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算法应用的伦理问题,例如:

网页排名算法是否公平?

是否存在操纵网页排名的行为?

如何防止算法歧视?

第八单元人工智能中的算法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本单元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决策树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和生命游戏规则。 通过学习这些算法,学生将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神奇和潜力。

【内容结构】

认识决策树算法:学习决策树算法,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智能工具再体验: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感受人工智能的创造力。

生命游戏有规则:学习生命游戏,理解其算法规则和进化规律。

认识决策树算法:学习决策树算法,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决策树算法的概念,并能够体验决策树算法的应用。

计算思维:能够用决策树算法解决简单的分类问题。

智能工具再体验: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感受人工智能的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并能够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创作。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并树立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意识。

生命游戏有规则:学习生命游戏,理解其算法规则和进化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了解生命游戏的概念,并能够体验生命游戏的运行过程。

计算思维:能够理解生命游戏的算法规则,并思考生命游戏的进化规律。

【教学实施条件】

1.本单元建议在具备运行Python环境的信息科技实验室里教学,能够运行配套资源中的游戏、程序等。

2.配备教学演示与互动的设备,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流程图、程序、学习任务单、实物等。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决策树,了解决策树算法的思想。

2.了解决策树算法的应用场景,能够创建简单的决策树。

3.通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用法。

4.尝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实现与验证所学的算法。

5.了解算法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6.了解生命游戏,知道其中的算法规则。

7.培养合理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评价建议】

下表可作为单元学习评价的参考。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初步认识决策树

☆☆☆☆☆

☆☆☆☆☆

针对具体情境,能描述决策树算法的应用场景

☆☆☆☆☆

☆☆☆☆☆

能创建简单的决策树解决问题

☆☆☆☆☆

☆☆☆☆☆

知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用来辅助自己学习

☆☆☆☆☆

☆☆☆☆☆

尝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对所学算法进行实现与验证

☆☆☆☆☆

☆☆☆☆☆

了解生命游戏,知道其中的算法规则和进化规律

☆☆☆☆☆

☆☆☆☆☆

对从算法描述到程序实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

了解算法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

☆☆☆☆☆

教学素材示例及拓展

1.认识决策树算法:

分类游戏: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物品,例如水果、文具、玩具等,让学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用决策树来表示分类的过程,例如:

第一个节点可以是“物品的形状”,分支可以是“圆形”“方形”“其他”。

第二个节点可以是“物品的颜色”,分支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其他”。

生活案例:列举生活中与决策树算法相关的例子,例如:

选择餐厅:根据口味、价格、距离等因素选择餐厅。

诊断疾病: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因素诊断疾病。

程序演示:展示决策树算法的Python程序,例如: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features = [[140, "smooth"], [130, "smooth"], [150, "bumpy"], [170, "bumpy"]] 特征数据 labels = ["apple", "apple", "orange", "orange"] 标签数据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创建决策树分类器 clf = clf.fit(features, labels) 训练决策树模型
print(clf.predict([[160, "bumpy"]])) 预测新数据的标签

可以使用 `scikit-learn` 等 Python 库进行机器学习算法的演示和实验。

2.智能工具再体验:

文本生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例如文小言,让学生尝试生成不同的文本内容,例如:

写一首诗歌。

写一篇故事。

写一封信。

图像生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例如文小言,让学生尝试生成不同的图像内容,例如:

画一幅风景画。

画一幅人物肖像。

伦理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例如: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存在版权问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如何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被滥用?

3.生命游戏有规则:

游戏演示:利用生命游戏的在线模拟器,例如:https://playgameoflife.com/,让学生观察生命游戏的运行过程,并尝试修改初始状态,观察不同的进化结果。

规则讲解:讲解生命游戏的三条规则:

存活规则:一个活细胞周围有2个或3个活细胞,下一代继续存活。

死亡规则:一个活细胞周围少于2个或多于3个活细胞,下一代死亡。

诞生规则:一个死细胞周围有3个活细胞,下一代诞生一个新细胞。

程序演示:展示生命游戏的Python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尝试修改程序的参数,例如:

修改网格的大小。

修改初始状态。

修改进化规则。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爱上算法,并不断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时代,人人应该懂点算法”。小学信息科技《身边的算法》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引,以指南为助手,不断探索算法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点亮孩子们计算思维的火种,为他们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城阳区张军玲名师工作室
青岛市城阳区张军玲名师工作室信息发布与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人工智能与编程教学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