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赋能 守护安全 点亮生活——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例分析4

文摘   2024-09-27 15:31   山东  
|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是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例分析的第4篇章,前3个篇章,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在阅读之后,给出你的宝贵建议。
解码精彩课堂,赋能数字未来——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例分析1
解码算法的奥秘,赋能智慧生活——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例分析2
探秘身边的“智能”——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例分析3
信息科技,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领域之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2023年全国小学信息科技优质课课堂展示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以“信息科技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他们将看似抽象的信息科技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巧妙地将游戏化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1.《我的秘密我做主——信息传输中的安全》

刘月华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熟悉的信息传递游戏入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信息加密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介绍摩尔斯电码、栅栏密码等多种加密方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2.《验证码显身手》
伏贝老师的课堂,以学生常见的验证码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实验、图像识别、验证码体验网站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验证码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并深入讨论验证码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数据安全小卫士》
张舒驰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生活中的快递盒信息泄露入手,通过视频案例、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识别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风险,了解隐私泄露的途径和危害,并学习应对数据安全威胁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安全意识。

4.《身体数据我探究》
李明蔚老师的课堂,从“教师体重”这一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胖瘦,并由此引出BMI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分类。课堂上,李老师鼓励学生利用搜索引擎、网页资料和微课视频等多元学习方式,自主探究BMI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在学习和讨论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模拟计算器和科学读数方法,小组合作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并进行方案验证和反思总结。整堂课设计合理,环节流畅,师生互动自然,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特色。

《我的秘密我做主——信息传输中的安全》
刘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特别是信息传递游戏和解密游戏的环节,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信息加密的概念和方法。

一、课例概况

刘月华老师执教的《我的秘密我做主——信息传输中的安全》一课,以“信息传递游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信息泄露的风险,并由此引出“加密”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凯撒密码盘的操作和解密游戏,学生逐步理解加密、解密、明文、密文等概念,并了解信息加密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刘老师还介绍了其他加密方法,如摩尔斯电码、栅栏密码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整堂课设计巧妙,环节紧凑,师生互动自然,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设计亮点

1.游戏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伊始,刘老师设计了两个信息传递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泄露的风险,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信息安全。这种游戏化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信息加密的学习兴趣。

2.操作体验,深化概念理解

刘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凯撒密码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密码盘的特点,理解凯撒密码的原理。这种操作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加密和解密概念,并加深他们的印象。

3.层层递进,引导深度思考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加密的概念和作用时,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简单的信息传递游戏到凯撒密码盘的操作,再到解密游戏的挑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加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拓展视野,了解信息安全

刘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了其他加密方法,如摩尔斯电码、栅栏密码、恩尼格玛机等,并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5.联系实际,提升信息素养

刘老师在课堂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加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以互联网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为例,强调了信息加密在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环节

刘老师以两个信息传递游戏开场,引导学生体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被泄露的风险,从而自然地引出信息加密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探究加密方法的兴趣。

2.探究加密环节

刘老师向学生介绍凯撒密码盘,引导学生观察密码盘的特点,并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密码盘将单词“Sunny”进行加密。在加密过程中,刘老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字母对应关系,并观察加密结果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凯撒密码的原理。

3.解密游戏环节

刘老师预先准备了一段经过凯撒密码加密的密文,并引导学生利用密码盘和提示信息(字母a对应字母d)进行解密。在解密过程中,刘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密的思路和方法,并强调里圈和外圈字母对应关系的重要性,最终揭示加密信息的内容。

4.拓展视野环节

刘老师通过视频介绍了其他加密方法,如摩尔斯电码、栅栏密码、恩尼格玛机等,并结合历史故事和战争场景,让学生了解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5.总结升华环节

刘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了加密、解密、明文、密文等概念,并强调了信息加密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

、改进建议

1.突出“移位”概念

在讲解凯撒密码的原理时,可以更加突出“移位”的概念,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将字母表中的字符向后移动一位就能实现加密,以及如何通过移位来解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移位数,并观察加密结果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移位概念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

在介绍其他加密方法时,可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手机密码、银行卡密码等是如何进行加密的,以及如何保护这些密码的安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密码设置方法,例如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定期更换密码等,提高他们的密码安全意识。

3.拓展探究方向

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现代信息加密技术,例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加密技术是如何应用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刘月华老师的《我的秘密我做主——信息传输中的安全》一课,以其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我们应该借鉴其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信息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验证码显身手》
伏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特别是信息传递游戏、图像识别实验和验证码体验网站的环节,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验证码的概念、作用和工作原理。

一、课例概况

伏贝老师执教的《验证码显身手》一课,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验证码”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游戏、视频、模拟实验、图像识别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验证码的常见场景、作用和工作原理,并深入讨论验证码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整堂课设计巧妙,环节紧凑,师生互动自然,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设计亮点

1.问题驱动,激发好奇心

伏老师以学生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知乎等网站登录时遇到的“验证码”现象引入,并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验证码的疑问,例如:验证码是什么?验证码出现在哪些场景?验证码有什么作用?验证码的原理是什么?验证码有哪些类型?等等。这种问题驱动的导入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多元活动,体验验证码功能

伏老师设计了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验证码的功能和作用,例如:

猜想验证码是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验证码的理解和认识。

观看验证码自我介绍视频:了解验证码的常见应用场景和作用。

模拟登录网页,体验验证码输入:感受验证码在登录过程中的作用。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简单验证码:探究简单验证码的局限性和安全性问题。

设计复杂验证码,抵御图像识别:体验验证码的升级和对抗过程。

体验不同类型的验证码:了解验证码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3.层层递进,深化概念理解

伏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验证码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时,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简单的字符型验证码到复杂的图片验证码,再到行为验证码,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验证码的演变过程和背后的原因。同时,伏老师还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验证码是如何区分人和机器的,以及验证码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4.联系生活,拓展应用范围

伏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验证方式”,并结合跑腿送件和电影取票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验证场景和原理,并与网页中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验证的本质和目的。

5.开放探究,引导创新设计

伏老师在课堂最后,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创新设计验证机制,以区分人和恶意程序,保护信息安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环节

伏老师以学生常见的网络平台登录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登录时需要输入哪些内容”,并由此引出“验证码”这一话题。然后,伏老师引导学生分享对验证码的理解和认识,并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验证码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验证码基本概念环节

伏老师首先播放一段“验证码自我介绍”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验证码的常见应用场景,例如网站登录、账号注册、网银转账等,以及验证码的作用,例如区分人和机器、防止恶意程序攻击等。然后,伏老师引导学生模拟登录网页,体验验证码输入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正常用户和恶意程序登录过程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验证码的工作原理:

正常用户能够识别验证码图片,并输入正确答案,从而登录成功。

恶意程序无法识别验证码图片,无法输入正确答案,从而登录失败。

3.探究验证码升级过程环节

伏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上的图像识别程序,尝试识别简单验证码,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字符型验证码很容易被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从而失去保护作用。然后,伏老师引导学生设计更加复杂的验证码,例如加入干扰线、扭曲字符、改变大小写等,并再次利用图像识别程序进行识别,体验验证码的升级和对抗过程。

4.探究验证码类型和发展趋势环节

伏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提到的不同类型的验证码,例如滑动拼图验证码、短信验证码、知识问答型验证码等。然后,伏老师提供一个验证码体验网站,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验证码,例如滑动拼图、文字点选、智能感知等,并引导学生分享体验感受,思考不同类型验证码的特点和优缺点。

5.联系生活,拓展应用范围环节

伏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验证方式”,并结合跑腿送件和电影取票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验证场景,例如:

跑腿送件:用户下单后,平台生成验证码发送给收货人,收货人出示验证码进行核对,确认身份,完成取件。

电影取票:用户购票后,平台生成取票码,用户在取票机上输入取票码,进行核对,确认身份,完成取票。

伏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生活中的验证方式和网页中的验证码,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

相同点:都是为了确认身份,保护信息安全。

不同点:网页中的验证码主要是为了区分人和机器,防止恶意程序攻击;生活中的验证方式主要是为了确认本人操作,防止他人冒领。

6.总结环节

伏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了验证码的概念、作用、工作原理、类型和发展趋势,并强调了验证码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保护个人信息和验证码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伏老师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创新设计验证机制,以区分人和恶意程序,保护信息安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改进建议

1.强调验证码可用性

在引导学生设计复杂验证码时,可以更加注重验证码的可用性,例如不能过于复杂,以至于正常用户也无法识别。可以引导学生在设计验证码时,考虑不同用户的认知能力和视觉差异,例如老年用户、色盲用户等,并尝试设计更加人性化和易于识别的验证码。

2.拓展验证码未来趋势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验证码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验证码、生物识别验证码等,并思考这些新技术对信息安全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并讨论这些新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3.强化代码编程体验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编程工具,例如Mind+Python等,尝试编写简单的验证码生成程序,例如随机生成数字或字母、加入干扰线、扭曲字符等,并思考如何提高验证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伏贝老师的《验证码显身手》一课,以其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我们应该借鉴其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信息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数据安全小卫士》
张舒驰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特别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问题驱动的引导、小组合作的运用、多元互动的设计,以及联系实际的讲解,都做得非常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数据安全知识。

一、课例概况

张舒驰老师执教的《数据安全小卫士》一课,以学生生活中的快递盒信息泄露为切入点,通过视频案例、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识别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风险,了解隐私泄露的途径和危害,并学习应对数据安全威胁的方法,例如:销毁快递盒信息、设置安全密码、谨慎扫码和连接WIFI、清理上网痕迹等。整堂课设计合理,环节紧凑,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设计亮点

1.生活化情境,引发共鸣

张舒驰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快递盒信息泄露为切入点,并通过生动的视频案例,展示了隐私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例如:诈骗电话、冒充身份、财产损失等,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并激发了他们对数据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问题驱动,引导探究

张舒驰老师在课堂中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数据安全问题,例如:

“快递盒上的信息有哪些?”

“如何处理快递盒?”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泄露个人信息?”

“如果无意间获得了别人的信息该怎么办?”

“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主动查找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激发思维

张舒驰老师在课堂中多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分享观点、解决问题,例如:讨论处理快递盒的方法、分析视频案例中的数据安全风险、设计安全的密码等。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多元互动,提升参与度

张舒驰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

抢答器:通过抢答器抢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平板电脑:利用平板电脑提交答案、观看视频、设计密码、评价小组表现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拍照上传:利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小组讨论结果,方便展示和分享,提高课堂效率。

这些多元化的互动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5.联系实际,提升素养

张舒驰老师在课堂中多次将数据安全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快递盒信息泄露、电话诈骗、网络安全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例如: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设置安全的密码、谨慎扫码和连接WIFI、清理上网痕迹等。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环节

张舒驰老师首先以新闻事件“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引入,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数据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通过视频案例“王小安帮奶奶取快递”,展示了快递盒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例如:诈骗电话、冒充身份、财产损失等,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并激发了他们对数据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探究快递盒信息泄露环节

张舒驰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识别快递盒上的信息,例如:收件人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快递内容等,并思考“为什么不能随便扔快递盒”。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处理快递盒的方法,例如:带回家、撕掉标签、销毁信息等,并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展示和分享小组讨论结果,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3.探究隐私泄露途径环节

张舒驰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泄露个人信息”,并结合学生的发言,补充和总结隐私泄露的常见途径,例如:身份证、机票火车票、网络账号、手机、电脑病毒等。

4.探究应对隐私泄露的方法环节

张舒驰老师通过视频案例“李奶奶接到诈骗电话”,展示了电话诈骗的常见套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范电话诈骗”。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防范电话诈骗的方法,例如: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等。

5.探究密码安全环节

张舒驰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并通过抢答器游戏,让学生判断哪些密码是安全的,哪些密码是不安全的。然后,通过视频讲解,介绍“安全密码设置方法”,例如: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长度不少于8位、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定期更换密码等。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密码生成和管理软件”,体验安全密码的生成和管理功能。

6.探究网络安全环节

张舒驰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视频案例“李奶奶遭遇网络诈骗”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例如:扫码连接不明WIFI、泄露账号密码、轻信网络信息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方法,例如:不随意扫码和连接WIFI、设置复杂的密码、不轻信网络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等。

7.总结环节

张舒驰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隐私泄露的途径和危害,以及应对数据安全威胁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数据安全问题,并倡导学生成为“数据安全小卫士”,为建设网络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进建议

1.强化信息熵的概念

在讲解“密码安全”时,可以更加突出“信息熵”的概念,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密码越复杂,信息熵就越高,破解难度就越大”,并结合具体的密码案例,计算不同密码的信息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密码复杂度与信息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理解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2.融入网络安全法知识

在讲解“网络安全”时,可以更加注重“网络安全法”的普及,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安全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例如: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个人信息;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处理、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等,以及违反“网络安全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3.拓展探究方向

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未来数据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量子加密等,并思考这些新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张舒驰老师的《数据安全小卫士》一课,以其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对学生数据安全意识的培养,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我们应该借鉴其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信息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身体数据我探究》
李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特别是生活化情境引入、多元学习方式、问题引导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环节,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BMI和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课例概况

李明蔚老师执教的《身体数据我探究》一课,以“教师体重”这一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胖瘦,并由此引出BMI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分类。通过搜索引擎、网页资料和微课视频等多元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究BMI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学生利用模拟计算器和科学读数方法,小组合作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并进行方案验证和反思总结。整堂课设计合理,环节流畅,师生互动自然,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设计亮点

1.生活化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李老师以自身体重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胖瘦,并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引发学生对客观判断标准的思考,自然地引出BMI的概念,激发了学生对身体数据的探究兴趣。

2.多元学习方式,满足个性需求

李老师提供了三种学习方式:搜索引擎、网页资料和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了学习效率。

3.问题引导探究,培养自主学习

李老师在课堂中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例如:

如何判断胖瘦?

BMI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BMI有哪些分类?

不同BMI值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何维持BMI正常?

如何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协作能力

李老师在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例如:

测量身高体重:利用科学读数方法,准确测量模特的身高体重数据。

计算BMI值:利用模拟计算器,计算模特的BMI值。

分析BMI值,判断健康状况:根据BMI分类,判断模特的健康状况,并确定目标。

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根据目标和BMI值,查阅资料,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验证方案:利用模拟计算器,验证计划是否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

李老师在课堂中多次将BMI和健康管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

讨论不同BMI值对生活的影响:偏瘦容易生病,偏胖容易影响身体器官工作。

分享维持BMI正常的方法: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介绍智能手表和手机APP的应用:利用科技手段,监测身体数据,制定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

6.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学习反思

李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例如: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进行表扬和鼓励。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进行肯定和加分。

展示和点评学生的“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并提出改进建议。

利用在线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评价。

这些评价反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他们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环节

李老师以自身体重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胖瘦,并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引发学生对客观判断标准的思考,自然地引出BMI的概念。然后,李老师展示BMI计算公式和分类,并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身体数据的探究兴趣。

2.自主探究环节

李老师提供三种学习方式:搜索引擎、网页资料和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BMI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例如:BMI的定义、计算公式、分类、对生活的影响、维持BMI正常的方法等。

3.合作探究环节

李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学生需要根据科学读数方法,测量身高体重数据,并利用模拟计算器计算BMI值。然后,根据BMI分类,判断模特的健康状况,并设定目标。接着,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根据目标和BMI值,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最后,学生需要利用模拟计算器,验证计划是否合理。

4.拓展应用环节

李老师播放一段介绍智能手表和手机APP健康管理功能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监测身体数据,制定科学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利用智能设备和APP,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5.总结评价环节

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了BMI的概念、计算方法、分类、对生活的影响、维持BMI正常的方法,以及如何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计划。同时,李老师利用在线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评价,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制作家庭健康手抄报或调查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

、改进建议

1.突出“平方”概念

在讲解BMI的计算公式时,可以更加突出公式中“平方”的概念,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身高要进行平方运算,以及平方运算对BMI值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身高和体重数值,并观察BMI值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平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原理。

2.加强计划的个性化和可操作性

在设计“健康体重管理计划”环节,可以更加注重计划的个性化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模特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运动强度的热量消耗情况,以及不同食物的热量含量,并结合模特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同时,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践,并进行跟踪记录和反思总结,提高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拓展数据分析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图表分析、趋势分析等,并结合健康管理的主题,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制作BMI变化趋势图、热量摄入和消耗对比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李明蔚老师的《身体数据我探究》一课,以其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我们应该借鉴其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信息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附:

引导学生思考平方运算的意义:

体型比例:身高的平方反映了身体的面积,而不是仅仅是身高。因为体重与身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有关,平方运算可以更好地表示这一关系。

避免误解:如果只用身高而不进行平方运算,较高的人可能会被低估,而较矮的人则可能被高估,导致BMI值不准确。

使用可视化工具:

可以使用图表或图像来展示BMI值的变化。例如,创建一个身高与BMI值的关系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观摩了这四节优质课例,如同清泉般滋润心田,引发我们对信息科技教育的深入思考:如何让信息科技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用信息科技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相信这四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能为我们信息科技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信息科技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贡献力量!

城阳区张军玲名师工作室
青岛市城阳区张军玲名师工作室信息发布与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人工智能与编程教学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