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Flagship Pioneering创立于本世纪初,创始人Noubar Afeyan将Flagship的孵化模式定义为“平行创业”,即把一些全球顶尖的生物技术收归后在内部孵化为一个IP,随后将经过四个阶段的筛选,最终成功的企业会独立出来寻求IPO上市。
在这一模式下,Flagship孵化了一批明星biotech,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Moderna——在新冠期间,Moderna凭借mRNA技术在全球一战成名。
但随着新冠疫苗红利逐渐褪去,Moderna也逐渐陷入了泥潭,这实际上也是众多Flagship孵化的biotech的真实境地。
如bioSeedin此前报道,2023年(截至11月末)就有三家由Flagship孵化且已经上市的biotech倒闭——研发概念难以转化为临床获益成为了Flagship模式最大的后遗症。
近期,又有两家Flagship孵化的biotech陷入相同的困境——公司运营多年仍然处于“临床前阶段”,被迫连续裁员,并且CEO“无奈”离职。
Ring Therapeutics——
裁员50%,CEO也离职
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诸多患者带来了曙光,其中绝大多数的基因治疗药物都采用腺相关病毒(AAV)作为递送载体。但AAV作为载体也有一些缺点,如包装能力有限,无法重复给药等。
成立于2017年的Ring Therapeutics便是瞄准这一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利用一种新型病毒递送载体——指环病毒(Anelloviruses)开发基因疗法。
据Ring介绍,指环病毒是一类无囊膜、负链、环状单链DNA(ssD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的血液以及多数组织和器官中,能够逃避诱导体液免疫反应,且似乎不具有致病性,在多样性上,几乎是包括AAV在内的病毒的6倍。因此,基于指环病毒开发的基因治疗药物有望实现安全且重复给药。
基于指环病毒的独特特性,Ring构建起一个指环病毒技术平台Anellogy,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病毒载体Anellovector。Ring在今年3月发表的文章中分享到,Anellovector成功将基因递送到了小鼠的视网膜中,并且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内稳定表达,没有任何毒性迹象。
在“有望超越AAV”的概念烘托下,自成立以来,Ring共完成了总金额高达2.3亿美元的3轮融资。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要把创新转化到临床进行验证并非易事。Ring距今为止已经成立了7年,但仍然没有将基于指环病毒载体开发的基因疗法推入临床阶段。
无法将核心技术推向临床,这对于Ring来说必然会面对股东的各种压力。因此Ring也不得不进行裁员,调整路线。
在今年2月宣布将小规模裁员后,近日,Ring再次宣布裁员计划,比例高达50%,并且首席执行官Tuyen Ong也将辞职。
对于Ring来说,不论是裁员还是更换CEO,底层技术平台并没有发生改变,核心还是要将技术推向临床。Ring的近况也是诸多Flagship孵化的原创型biotech的真实写照,华丽的概念需要转化为临床价值才是真正的创新。
难兄难弟Sonata Therapeutics
在裁员和更换CEO的节奏上,Sonata Therapeutics和Ring出奇的一致。
在2月份宣布裁员后,近日Sonata再次宣布将裁员约20名员工,同时CEO Volker Herrmann也在此次裁员风波中离职。
Sonata成立于2022年5月,由Flagship孵化的两家biotech公司Inzen Therapeutics和Cygnal Therapeutics合并而来——前者主要开发针对细胞更新代谢产物的新疗法,后者则主要致力于探索外周神经在多种非神经疾病中的作用。
因此在成立之初,Sonata便已经手握6个针对泛肿瘤适应症的临床前项目,但现在距离Sonata成立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所有项目仍然处于临床前阶段。
可见Sonata也和Ring一样,陷入了无法将研发概念推进到临床的尴尬处境。因而对于Sonata来说也是一样,通过裁员降本,更换CEO调整方向,让自己“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SUMMARY
小结
不论是2023年倒闭的三家上市biotech公司,还是今年以来连续裁员且更换CEO的Ring和Sonata,均是把矛头指向了创新概念转化为临床价值的困难之处,因此对于Flagship来说,追求创新概念固然重要,但未来如何提高转化率也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细胞基因研究圈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