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瓴创投投资的4家中国biotech,它们有何亮点?

文摘   2024-12-15 20:32   湖北  

PREFACE

前言


国金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H1,全球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376起,融资金额达141.7亿美元,其中国内发生148起融资事件,总金额为20.36亿美元。



对比前两年数据和趋势来看,全球创新药融资虽然有所回暖,但环境依然严峻,而国内则相对更为“寒冷”,金额和数量仍在下降。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头部机构的出手会更受关注,高瓴创投便是其一。


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年,高瓴创投参与了包括通瑞生物、泽安生物、普康唯新生物、得诺生物等4家生物医药企业的最新一轮融资。


那么,在一级市场继续下滑的资本寒冬中,这4家公司因何而获得高瓴创投的青睐?(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请指正)。


01

入局核药

除ADC和TCE外,创新药赛道的另一大兴奋剂当属核药。


从已经上市的治疗性核药产品来看,唯二的两款RDC(核素偶联药物)Lutathera和Pluvicto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商业化成功。今年前三季度,前者销售额同比增长17%至5.34亿美元,后者销售额同比增长47%至10.41亿美元。


当下两款治疗性RDC药物的商业化成功是核药赛道成长潜力的缩影。如这两款RDC的适应症仅为肿瘤,而实际上,RDC在心脑血管、CNS疾病等领域也有大展拳脚的潜力。


放大到整个赛道来看,核药已经在诊断、成像、治疗等方向展现出了多样化应用的潜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核药虽然火爆,但由于核素的特殊性,在研发、生产等药物开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中均对企业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即便目前水下仍有很多机会等待挖掘,但也是留少数玩家。


通瑞生物便是其中一家,2024年11月16日,通瑞生物布完成了超1亿美元A+轮融资,高瓴创投参与投资。


通瑞生物能获得高瓴创投的青睐,与其在核药领域打造出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如在上下游产业链上,通瑞生物已打通稳定的核素供应和产品物流通道,丰富了上下游资源,确保供应链体系高效稳定全面运转;在核药研发上,通瑞生物首款治疗性核药177Lu-TR0471已经在国内获批IND;此外,通瑞生物还可以提供CXO服务,在全球核药研发热情暴涨的背景下,有望乘风而起。


02

押注下一个“爆款”免疫细胞衔接器

今年安进的DLL3/CD3双抗成功闯关实体瘤,以及一系列CD3双抗在实体瘤治疗上的实现突破,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业界对于免疫细胞衔接器的信心。


在TCE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另一大免疫细胞衔接器——髓系细胞衔接器也已经逐渐起风。


2023年12月,安斯泰来与科望医药围绕髓系细胞衔接器展开了合作,bioSeedin对此进行了专访报道:专访科望医药卢宏韬 | 加码创新和BD,长坡厚雪


再者是今年7月,诺华以“1.5亿美元首付款+2500万美元股权+28.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与Dren Bio达成战略合作,旨在使用后者专有的髓系细胞衔接器与吞噬平台来开发新双抗。


MNC的布局,昭示着这一赛道的未来潜力巨大,而全球布局髓系细胞衔接器的公司并不多,作为其中之一的泽安生物也在今年获得了高瓴创投的青睐——7月30日,泽安生物宣布完成超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高瓴创投参与投资。


目前,泽安生物已经自主研发了“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Myeloid Engager Platform),并且首条管线LTZ-301已经推进至IND-enabling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初进入临床阶段。


在多久MNC入场的背景下,未来泽安生物也有极大可能实现出海。


03

布局多肽和皮肤疾病赛道

除了布局核药和髓系细胞衔接器外,高瓴创投还布局了多肽赛道和皮肤疾病赛道。


普康唯新生物

2024年6月,普康唯新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参与投资,值得一提的是,高瓴创投此前领投了普康唯新生物的B轮融资。


多肽药物具有适应症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发前景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普康唯新生物成立于2008年,凭借持续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目前已经在多肽长效化侧链、单分散PEG衍生物和多肽药物上游原料等领域构筑了丰富的产品管线,为全球超过两百家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治疗领域包括代谢、内分泌、抗感染、中枢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得诺生物

根据“生命园创投LSV Capital”消息,得诺生物在今年完成了天使轮融资,高瓴创投参与投资。


目前得诺生物仍处于“隐身运营”状态,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得诺生物基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973首席科学家陈婷教授的科研成果转化设立,聚焦于皮肤相关疾病领域的治疗技术和药物开发,


援引“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相关报道,陈婷教授重点研究三大方向,1)皮肤微环境调控组织再生与衰退的机制;2)皮肤区域特异性在物种演变、个体水平组织再生,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3)调控免疫豁免以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的细胞分子机理。

SUMMARY

小结





每一项创新技术和疗法的转化落地,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祝贺上述企业在今年完成了融资,期待在资本的助力下,可以早日将这些创新技术、疗法推向市场,为人类健康造福。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细胞基因研究圈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wibplib@126.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细胞基因研究圈
垂直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溶瘤病毒、基因编辑、mRNA药物、小核酸药物、基因补偿、基因合成生物学等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基础研究、生产工艺、质量体系、临床试验及产品产业化等方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