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其人: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青年游历
他,天资聪颖,有任侠之气;他,书香门第,两位兄长都是进士;他,排行老三,颇为父亲宠爱。
他不为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句读等学所束缚,饱览名山大川,拜师访友,在天地自然之间学习。旷达的父亲苏序给了他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烂漫洒脱的天性得以自由舒展。
27岁时,苏洵已结婚8年。这八年,他不治产业,飘游在外,家里完全交给妻子程氏,包括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教育。
妻子把他在外浪荡时弄来的古玩字画尽数典当,换来的钱不知投进了哪个行当,没几年,苏家竟因此富甲一方。
壮年苦读
他终于打算安定下来读书了。她说: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想读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读书吧。
能干体贴的妻子给了苏洵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有了深沉的积淀和思考。
母亲病故,他发现生命的有限与短暂,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游玩山水,是否应做有意义的事情?
奔丧回来的二哥,让他重修苏氏族谱。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先祖勤学奋进、施展抱负的精彩人生,备受鼓舞,顿觉自己荒废时间之可耻,决心发愤读书。
然而一直到39岁,参与了3次科举考试,他都遗憾落榜,与功名擦肩而过。
科考之路屡试屡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考了。
中年晚成
烧掉了十年中为科考所作的数百篇文章,他继续埋头苦学。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他的人生目标从之前的考科举进士,转变为:博览群书、研读经典,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精心培养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他潜下心来,研究儒家六经,研读百家学说,考证古今治乱、考查成败变迁,品评圣贤遭遇挫折之经历、出仕退隐之原因,沉淀思想、积累经验 。从此,他文思敏捷,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直此,他被科举考试所累的才华才迸发得淋漓尽致。
一朝觉醒的苏洵,对待儿子非常用心,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他还带领苏轼、苏辙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
苏洵接触社会较多,多次进京,眼界开阔,能深刻地洞察时弊和朝廷内部的矛盾,有清醒的政治认识,深刻独到的思想。
他写了《权书》《衡论》《几策》等著名论著,艺术风格上格调高古,雄健奔放。
48岁时,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带领二子苏轼、苏辙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苏洵献上自己的文章,欧阳修颇为赏识,认为其可与贾谊、刘向媲美(“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并竭力向朝廷推荐,他的文章因此在京城文人士大夫之间争相传阅,他因此文名大盛。
次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同登金榜,轰动京师,父子三人才名远扬。真可谓“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书法作品欣赏】
澶渊之盟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军事呈衰弱之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初战告捷。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自此,抗敌卫国志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苦心之谏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他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能重蹈六国覆辙,不要贿赂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抵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永留青史,他高瞻远瞩的眼光惊醒世俗。只可惜,他拳拳之心,未能打动当朝统治者。北宋后来的命运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在他死后六十年,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前人论史,往往取诸一端,所论不一定全面,但求持之有故而不及其余,以使言之成理。这种论证,重在自圆其说。正如苏洵《六国论》,文中如六国中齐、燕距秦最远,故秦用兵灭其国稍迟。灭六国及燕,都是统一大势之必然。“以荆卿为计”只是作为导火索,加速了燕的被灭。
尽管他的文章中存在着夸大不当,强词夺理之处;他看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能力抗外侮而割地苟安,但他没看到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循保守,不重视改革;他也没看到秦统一的意义。 但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具有现实意义的。
【视频朗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