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高考默写60篇第十二辑:当书法遇上古诗词,这首唐诗又添别样魅力

文摘   文化   2024-03-21 20:31   湖北  
【前言】

大唐诗篇五万余,此作孤篇横断三百年。

以单篇笑傲古今,放眼华夏五千年,唯两人尔。一是让李太白因《黄鹤楼》叹而搁笔的崔颢;一是因《春江花月夜》而号称“孤篇横唐,竟为大家”的张若虚。

有人说,“唐诗”是在《春江花月夜》出现之后,对写在唐朝、符合唐诗韵律和境界的诗歌的专属称号。

初唐,一个皎洁如霜的月夜,不惑之年的张若虚,孤身一人漫步瓜州古渡江畔。这里,长江和运河交汇于此。恍惚间,月悬中天,星光如泻,江上人影依稀,船上灯火摇曳,《春江花月夜》就在如梦似幻中浮现人间。


【深情朗诵+详细注释】
【书法作品欣赏】

诗歌前八句对春、江、花、月、夜分别展开描述。江上潮生,月下花影,一切都是如此朦胧,虚幻之美近在咫尺却不可触摸。银色月光洒满江面,月夜潮水微微涨起,朦胧雾气笼罩,江边花树随江水流动,幽美而恬静。
缥缈虚幻的江边,天地一体,整个宇宙中似乎只有诗人一人。沉浸在梦幻的月色中,诗人不禁发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底是谁在江边先看着了这一轮明月?这明月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照到人的身上?
天地无言,诗人静默:宇宙之中,是否存在某一个瞬间,那个瞬间的“我”是不是也徘徊在这月下江边,是不是也在思索到底什么才是永恒?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个人生命如此短暂,诗人的感伤漫上心头。看着月光下奔流的江水,他豁然开朗: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但人类生命的延续却无穷无尽,与天上明月,地上大江共存。
至此,诗人穿梭万里,穿越时空;一个人,完成了与天地宇宙的对话。

【经典传唱】

可是,诗人毕竟是凡俗之躯。当他收回视线,俯瞰人间,便又是另一幅图景。
“可怜楼上月徘徊”,月亮不会徘徊,写月徘徊,其实是说人在徘徊。只有孤独难眠,心有所思之人,往返回旋,难得安卧。
明月之下,高楼之上,离人思妇,千般孤独,万种愁情。
不是敏感细腻之人,难遇蚀骨的孤独;不是温良柔软之人,不曾更多的过。不曾孤独的爱过,便不会深切的理解相爱不能相守,相望不能见的绝望。没有经过这样的绝望,便不会理解“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渴望和欲求。
对于女子而言,分别时的承诺和誓言,华贵富丽的玉户珠帘,都无法给一颗孤独的心以慰安—她愿丢掉所有的一切,只想追逐月光去往心爱之人的身旁。只因,那狠心的游子,于她而言,也许并不只是爱情,还是尘世的知己,还有内心的温暖。
可惜,眼看一个春天又要流尽,而月亮西斜,海雾沉沉,又一个夜晚在无眠的寂寞中悄然流逝。
从碣石到潇湘,从天南到海北:谁人他乡淹留,谁人乘月来归?那些孤独的思念,那些悠悠的离情只有这无眠之月,只有这江边之树或许知晓一二……

全诗在诗人与宇宙的对话中,既有对茫茫时空的感慨,又有对明月大江永恒的期待;既有对思妇和游子别的同情,又有对明月大江传达思念之情的寄托既有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伤,又有涌大花前月短暂是永恒的领悟。

《春江花月夜》,是诗人与宇宙的对话,也是你我,每个生命对永恒的美好,对天地宇宙的对话。


【名家朗诵 演绎经典】


巧语妙文
读写结合,巧学语文,定能妙语连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