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高考默写60篇第十九辑:当书法遇上古诗词

文摘   2024-05-27 09:45   湖北  


【前言】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酿成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调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到汝州时,顺便送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石钟山,写下这篇文章。

【视频朗诵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质疑拓展,深度解读】 

质疑点一:苏轼是否得命名原因之实?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经历了“以声得名”到“以形得名”,再到“形声兼具”的过程。无论是郦元、李渤,还是苏轼,都认可石钟山以声得名,只不过对声音的来源有分歧。有学者诟病苏轼在涨水时游览石钟山,在涨水时才能看到微波入石穴罅、大石与风水相吞吐的场景,听到了由此产生的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但并不全面,枯水季节的石钟山又是怎样的呢?明朝罗洪先特意提出异议,他在枯水期考察石钟山,发现“石钟山中虚外窾”,里里外外都像钟形,从而在石钟山得名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质疑点二:李渤真的陋吗?

据《旧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是唐代名臣,早年立志读书,并成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后,心忧天下苍生,为百姓殚精竭虑。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李渤并不“陋”。《辨石钟山记》也是在李渤实地探访石钟山后写下的。李渤有疑,就实践考证,他的行为与苏轼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具备这种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用“陋”来简单地给李渤贴标签,或许也有些武断。

质疑点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真的如此吗?

“言”即“说”。渔工水师尽管文化素养不一定高,但如果他们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口耳相传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周围人的观点,但从苏轼的文字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痕迹,寺僧小童也未提及渔工水师的看法。同时,渔工水师也未必会像苏轼那样暮夜至绝壁下游览石钟山。《石钟山记》有言,听到水上发出的噌吰声,“舟人大恐”,可见,舟人也没有见过这仗势,惊恐万分。他们是不会有苏轼这样发现的。

综上所述,渔工水师不是知而不能言,是不知!

质疑点四:“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理,是否值得商榷?

“臆断”这个词,在全文没有落脚点。《水经注》是郦元搜集前人大量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且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创作的,不是臆断出来的;李渤更是实地考察才发表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臆断。

耳闻目见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假象迷惑。同时,也未必事事都要目见耳闻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巧语妙文
读写结合,巧学语文,定能妙语连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