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名著,老师指导很重要

文摘   2025-02-01 06:00   山东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孩子天天捧着书,装模作样读得很认真,可一提问,他就像个没嘴的葫芦,啥也说不出来。


就比如问他刚看的书里主角叫啥,他都一脸懵,这妥妥就是在“假读书”啊!花了时间读了不少书,却没一点收获,那可不是白搭嘛!

尤其是小学生读名著,简直就像在黑暗里摸索。


就拿《西游记》来说,孩子们看的时候,注意力全被孙悟空那些上天入地、降妖除魔的精彩打斗场面吸引住了,只知道孙悟空厉害,能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


但他们很难想到,师徒四人一路上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可不只是简单的冒险,背后藏着对人性的考验、对信念的坚守。像唐僧面对各种诱惑,始终坚守取经的信念,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小学生自己读,根本体会不到。

名著里的故事背景复杂得很,人物关系更是像一团乱麻。


就说《三国演义》,里面英雄辈出,魏蜀吴三方势力明争暗斗。孩子们自己读的时候,常常被那些复杂的人物和阵营绕得晕头转向。一会儿这个将军出场,一会儿那个谋士献计,他们连谁跟谁是一伙儿的都搞不清楚,更别说去理解故事背后的权谋智慧和历史兴衰了。

这时候,老师的指导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特别关键。


老师可以帮孩子梳理名著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就好比带着孩子在迷宫里找到正确的出口。


以《红楼梦》为例,贾府里人物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什么贾母、贾政、贾琏、王熙凤……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从家族的主要分支入手,让孩子们明白这些人物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清楚他们之间的亲疏远近。


这样一来,孩子们读起书来就轻松多了,也能更好地理解故事。

老师还能帮孩子理解名著背后的时代背景。就拿《水浒传》来讲,老师给孩子们讲讲宋朝的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孩子们就能明白为什么108位好汉会被逼上梁山。


他们不是天生爱造反,而是被那个黑暗的社会逼得走投无路。


这样,孩子们就能理解好汉们的反抗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而不只是简单的打打杀杀。

在阅读方法上,老师也能给孩子很多实用的建议。


老师可以教孩子做读书笔记,看到精彩的段落,就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完一本书,让孩子写一写读后感,把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整理出来。


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所以说,小学生阅读名著,真的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才能真正走进名著的世界,汲取其中的智慧和营养,避免“假读书”,让阅读名著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收获满满!

绘读汤汤
让孩子爱上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