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级的名著精读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辩论的素材源自那本趣味十足的绘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故事里,大灰狼讲述了自己眼中三只小猪事件的“真相”,这一独特视角,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与思辨的大门。
当我宣布要围绕“大灰狼是好是坏”展开辩论时,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迫不及待想要表达。
正方的小朋友们认为大灰狼是坏的,因为在传统印象里,大灰狼总是凶狠地对待小动物,在这个故事中,它也确实吹倒了小猪的房子。
而反方的孩子们则从《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出发,强调大灰狼只是想借一杯糖来做蛋糕,它不是故意要伤害小猪,只是不小心打了喷嚏才弄倒了房子。
正式辩论开始,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紧张。
有的孩子双脚不自觉地向后撤,有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其中一位正方的小女孩,刚站起来准备发言,就紧张得声音发颤,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觉得大……大灰狼就是坏的,它……它把小猪的房子都弄倒了。”
说完,她紧张地看了看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反方的一位小男孩,原本准备得很充分,可一站起来,大脑突然一片空白,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重复着:“我……我认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有孩子紧张得身体不适,一个小男孩捂着肚子,直接说肚子疼;另一个小女孩则说想去厕所。
我看着第一次体验辩论活动的孩子们的行为,差点想放弃。
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一定要有结果。
随着辩论的进行,孩子们逐渐沉浸其中,忘记了紧张。他们开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正方的小辩手列举了大灰狼的种种恶行,强调它的本性就是坏的。
反方则据理力争,认为不能仅凭一次事件就给大灰狼贴上坏的标签,要看到它这次的初衷并不是伤害。
虽然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逻辑也不够严谨,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那是他们努力思考、勇敢表达的证明。
这场辩论赛,孩子们或许并没有完全理解辩论的精髓,也没有得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结论。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勇敢地站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紧张。
每一次发言,都是他们成长的印记;每一次反驳,都是他们自信的彰显。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会带着这份在辩论中收获的自信,勇敢地面对更多的挑战,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