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力“蹭蹭”往上涨。
可不少家长都纳闷:孩子书也没少读,怎么阅读能力就是不见提高呢?其实,问题很可能就出在选书上。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一开始我觉得多买书准没错,什么科普、童话、小说一股脑往家搬。
结果发现孩子要么读几页就扔一边,要么读完了问啥都不太清楚。
后来我才明白,给孩子选书,可不是看销量、看推荐就够了,关键得和孩子自身情况匹配。
第一个匹配是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匹配。
幼儿园的孩子,思维还比较具象,像那种文字密密麻麻、理论性强的书,他们肯定读不进去。
这个阶段就适合色彩鲜艳、画面简单、故事简短的绘本,像《猜猜我有多爱你》,用简单的对话和温馨的画面,让孩子感受爱的表达,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
要是过早给孩子看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书,就像让幼儿园小朋友学高等数学,只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到了小学中阶段,比如二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读一些桥梁书,比如《青蛙与蟾蜍》《丑小鸭》《小鹿斑比》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步入自主阅读,所以选的书既不能太难又不能过于简单。
第二个匹配是兴趣爱好的匹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有的喜欢恐龙,有的痴迷太空,还有的钟情于冒险故事。
如果孩子对体育一点兴趣都没有,却非要给他读一本专业的体育赛事分析书,那阅读效果肯定不好。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选书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家孩子喜欢冒险,给他买了《鲁滨逊漂流记》,他读得废寝忘食,不仅阅读能力提高了,还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
除了这两个匹配,选书时还要注意书的质量。
印刷模糊、错别字多的书,会影响孩子的阅读体验。而且,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这样能加深孩子对书籍的理解。
给孩子选对书,就像为他们找到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当孩子读着适合自己的书,沉浸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里,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家长们,别再盲目给孩子买书了,多花点心思了解孩子,选对书,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