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髋部骨折住院期间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文摘   2024-07-19 18:13   上海  

Zoledronic acid for hip fracture during initial hospitalization

J Bone Miner Res. 2024 Jul.

初次髋部骨折住院期间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01


背  景

髋部骨折后的死亡率显著升高,但多种因素导致只有极少数的患者在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有效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如唑来膦酸(ZA),往往被低估,导致“骨质疏松症护理差距”,这是一个巨大的临床挑战,并与显著的不良健康、社会和经济结局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髋部骨折术后初次住院期间给予唑来膦酸(IP-ZA)对患者总死亡率和随后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02


方  法

本研究为一项主动比较队列研究,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评估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中接受IP-ZA治疗的任何原因死亡风险和放射学证实的后续骨折,并与骨折后一年内未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倾向匹配对照组进行了比较。

03


结  果

654名接受IP-ZA治疗的患者和6877名对照组患者(未在住院期间接受IP-ZA治疗)纳入研究。主要队列包括652名IP-ZA患者和1926名匹配的对照组患者,其中71.7%为女性,92.1%为白人,平均年龄为80.9岁。


全因死亡率

在24个月的随访中,IP-ZA组的累积全因死亡率为12.3%,未治疗组为20.7%(危险比[HR],0.62; 95%置信区间[CI],0.49-0.78, p<0.001)。IP-ZA组585例(89.7%)患者在24个月内仅接受单剂量ZA治疗,该单剂量组的死亡率为13.3%,显著低于未治疗组(HR, 0.70; 95%CI, 0.55-0.89, p=0.003)。


死亡率和后续的新发骨折率。


Kaplan-Meier分析了接受IP-ZA (IP-ZA)治疗和未接受治(Untreated)的患者髋部骨折2年内的全因死亡率。


后续骨折

经影像学证实,IP-ZA组累积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2.0%,未治疗组为5.4%(HR, 0.40; 95%CI, 0.22-0.71, p=0.001)。单剂量组的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同样较低(1.9% vs. 5.4%, HR, 0.44; 95%CI, 0.24-0.82, p=0.008)。


Kaplan-Meier分析了接受IP-ZA (IP-ZA)治疗和未接受治疗(Untreated)的患者髋部骨折2年内的后续新发骨折。


IP-ZA组有7例(1.07%)患者出现不愈合情况,未经治疗组则有24例(1.25%)不愈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在随访期间,IP-ZA组未出现非典型股骨骨折(AFF)和颌骨骨坏死(ONJ)病例。


04


总  结

本研究表明,在髋部骨折首次住院期间给予唑来膦酸(IP-ZA),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放射学证实的后续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相关。IP-ZA组中接近90%的患者只接受了一次ZA治疗,表明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唯一机会是在骨折住院期间。单剂量5mg ZA在8到10年内预防髋部和椎体的骨量流失,并在绝经后老年妇女中降低骨折风险超过1年综上所述,研究显示在首次住院期间使用ZA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可以缩小治疗差距,降低全因死亡率和新骨折的风险。



引用

Fan W, Sun X, Leder BZ, Lee H, Ly TV, Pu CT, Franco-Garcia E, Bolster MB. Zoledronic acid for hip fracture during initial hospitalization. J Bone Miner Res. 2024 Jul 2:zjae101.



MCC号:CN2407199460,有效期至2025年7月17日,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