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Pacific consensus on long-term and sequential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
Osteoporos Sarcopenia. 2024 Mar.
亚太共识:骨质疏松症的长程和序贯治疗
今年发布的亚太共识旨在制定骨质疏松症长程序贯治疗的指南,为该疾病的有效管理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共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个体化的全面方法,实现最佳的骨折预防。综述涵盖了长期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目标、极高骨折风险人群的一线治疗选择,以及促骨形成药物和抗骨吸收药物在序贯治疗中的整合策略。
共识声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
长程、序贯治疗是骨折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本策略。
长期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目标
旨在降低脆性骨折风险。
促骨形成药物作为一线治疗
对于极高骨折风险的患者,推荐促骨形成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注射型抗骨吸收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
序贯治疗策略
促骨形成药物治疗完成后,应处方抗骨吸收药物。
对新发骨折或高骨折风险的管理
对于接受抗骨吸收治疗后仍有新发骨折或持续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应考虑促骨形成治疗。
初始治疗应答不足的患者
建议改用更强效的双膦酸盐、地舒单抗或促骨形成药物。
地舒单抗停用后的管理
停用地舒单抗后应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以防止骨丢失加速和/或多发性椎体骨折的反弹现象。对于不能服用双膦酸盐的患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一种替代选择。
双膦酸盐治疗后的药物假期
应仅考虑已达到足够的骨密度增加和/或保持无骨折的人,并需定期进行骨折风险重新评估。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管理
对于发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特立帕肽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而不是停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的序贯治疗选择
对于发生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可考虑将特立帕肽作为序贯治疗的选择。
长期序贯治疗的政策考虑
长期序贯治疗应基于共同决策的个体化,应实施特定国家的病例管理系统,如骨折联络服务,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骨折预防。
骨质疏松症长程和序贯治疗的成本效益
对医疗系统而言,骨质疏松症的长程和序贯治疗具有成本效益。
该共识为骨折预防提供了全面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强调共同决策和纳入特定国家的病例管理系统,如骨折联络服务。它为亚太地区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南,促进了骨质疏松管理的不断发展。
引用
Tai TW, Chen HY, Shih CA, et al. Asia-Pacific consensus on long-term and sequential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 Osteoporos Sarcopenia. 2024;10(1):3-10.
MCC号CN2408020277,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