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edronate for hip fractures: the road towards achieving consensus
Age Ageing. 2024 Apr.
唑来膦酸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迈向共识之路
社论:行动呼吁——五国共识:关于髋部骨折后静脉注射唑来膦酸
髋部骨折会导致极高的再次骨折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在骨折后约1.5年时达到峰值
唑来膦酸被推荐作为髋部骨折后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
目前,唑来膦酸在英国各地的使用情况仍存在显著差异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其高复发风险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数据显示,髋部骨折后的再次骨折风险在初次骨折后的18个月内达到峰值,而再次骨折大多仍为髋部骨折。英国国家骨质疏松症指南小组(NOGG)已推荐唑来膦酸作为髋部骨折后的一线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HORIZON-RFT研究显示,唑来膦酸每年静脉输注5mg可显著降低35%的再发骨折风险和28%的死亡率。
唑来膦酸作为一种治疗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是,其输注间隔可延长至18个月,甚至仅接受单次输注的患者也可获得显著的治疗益处。然而,根据英国国家髋部骨折数据库(NHFD)2023年的报告,只有51%的髋部骨折患者接受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其中仅16%使用了唑来膦酸。这一治疗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同样显著,超过60%的髋部骨折患者未能获得任何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为此,共识提出了六点关键建议,旨在推动唑来膦酸的更广泛应用。
01
共识六点建议
维生素D状态
髋部骨折患者常存在维生素D缺乏问题。在无法检测维生素D水平的情况下,建议使用短期负荷剂量维生素D(150,000–250,000 IU)补充,然后尽快给予唑来膦酸。虽然大剂量补充可能引发担忧,但研究表明其在骨折康复期是安全的。
肾功能
唑来膦酸通常禁用于肌酐清除率(CrCl)低于35 mL/min的患者。然而,观察性研究支持在CrCl≥30 mL/min时使用,但需延长输注时间至至少30分钟,以降低肾损伤风险。
牙科问题与颌骨坏死风险
虽能引发然唑来膦酸可颌骨坏死,但其风险极低。考虑到髋部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极高风险,应优先给予唑来膦酸治疗,牙科检查应作为参考,而非延误治疗的理由。
输注时间与愈合
研究未发现唑来膦酸在术后一至两周内输注会延迟愈合。对于术后住院时间较短的患者,应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尽早输注。
剂量选择
标准剂量为5 mg,但资源有限时可考虑4 mg剂量。尽管这偏离了标准适应症,但4 mg的效果可能优于完全不治疗。
输注间隔
唑来膦酸通常每年输注一次,但研究表明18个月间隔也能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甚至单次输注也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02
结论
唑来膦酸作为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关键药物,其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一次给药后,无需担心患者漏服或依从性问题,这使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此外,由于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极高的迫在眉睫的再次骨折风险,在其住院康复期间存在一个宝贵的治疗干预窗口,可以尽早给予唑来膦酸输注。
本文提出的六点建议不仅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还能帮助弥补当前治疗覆盖率不足的问题。然而,这些建议的实施仍需克服传统治疗模式的惯性和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未来,随着唑来膦酸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引入,联合治疗策略和更加个性化的方案将成为优化髋部骨折患者管理的重要方向。
相关阅读:《行动呼吁:关于髋部骨折后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的五国共识》要点速递(2024/OP/MEDY/0099,有效期至2027年1月1日,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医学或科学参考。)
引用
Cheah MH, Ong T. Zoledronate for hip fractures: the road towards achieving consensus. Age Ageing. 2024;53(4):afae062.
2024/OP/MEDY/0098,有效期至2027年1月1日,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医学或科学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