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当你做好这3件事,焦虑就好了80%

文摘   2024-12-25 20:30   北京  

你发现没有,容易焦虑的人,大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过度思考

他们总是在脑海中不停地翻腾各种念头:

“今天在会议上发言失误了,领导会不会觉得我能力不行?”


“如果不当时不选择工作而是考研,现在会不会发展得更好?”


“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交际,是不是不适合职场?”


“下周就要去一个新环境了,万一不适应,周围人都不喜欢我怎么办?”

以上这些都属于过度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想得太多。

在中医看来,此即为过度思虑。“思伤脾”,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气血不足,身体失于濡养。

且思虑最伤神,神伤易生恐惧,恐惧又伤肾,肾为先天之本,如此一来,过度思虑对身心的伤害极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

从认知上改变,摒弃杂乱的心念

过度思虑的本质是心不静神不内敛,心主神明,是君,所以减少思虑首先要学会收敛心神。

收敛心神的重点是:学会平静地呼吸。

当内心不安,心绪烦乱时,先不要勉强自己停下,找一个自己喜欢且安静的环境,闭上双眼,百会向上拎气(用意不用力),肩膀自然放松下沉,肩关节向两侧微微松开,舌抵上聘,自然轻柔的呼吸。

呼吸时尽可能不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这样才能让呼吸变得更加深长平稳。

这样做之后,你会感觉内心渐渐的平静下来。

之后,再教你一个小办法,去进一步理顺心绪:

首先,问问自己:

“这个想法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吗?


是我过去的哪些经历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判断?


这些经历是否就足以证明我在这个事情上必然会失败呢?” 

也许你会发现,只是之前有过一两次不太成功的经历,但并不能代表这次也会如此。

然后,再进一步思考:

“有没有相反的证据呢?


我是不是也曾经完成过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


或者具备某些能够做好这个事情的技能和资源?”

通过这样一静一问的刻意训练,你会发现我们能够逐渐拉开与想法之间的距离,不再被它轻易地左右,把扰乱你的杂念慢慢清除。

行动起来代替思考

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动起来。

这背后有一个 “行为激活” 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开始行动起来,情绪和思维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中医提倡 “动静结合”,过度思考者往往行动力不足,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思考上,导致气血不畅,心神不宁。

而当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些柔和的运动让呼吸和身体同步,让心和身体同步,比如练一练八段锦,晨起可以站桩,睡前可以静坐。让身体气血得以流通,心和身体同步协调,自然而然就形成正向循环了。

活在当下,做让自己快乐的小事

在中医看来,心安则身安,精神内守才能获得真正的愉悦。

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在过度思虑中把快乐给弄丢了。

我们常常高估一些 “伟大” 的事情所带来的快乐,而低估一些 “微小” 的事情带来的幸福。

正如清代养 生学家石成金在其《传家宝》一书中所说: “天下快乐之事,随时随地俱有,惜人不能知耳。”

在这一点上,植物比我们更加灵敏,更加活在当下,当我们觉知力不够强的时候,不妨学习一下它们。

植物的生活很简单,接受阳光的滋养,接受雨水的浸润,根系有力地延伸,枝叶松弛地随风摆动。

学着像一棵植物一样生活,意味着,晒太阳,摄取营养,补充水分,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和思考,让自己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把宝贵的心力和时间用在那些我们真正喜欢和想做的事情上。

一旦有了纠结的念头,便想象自己是一棵树。

树不会计划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树不会思考哪片叶子该保留、哪片叶子该掉落。树只顾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人也是一样。与其过度地计划、焦虑,不停向外求索,不如向内求,凝心静气,找到自己的原点。要相信,一切自有安排,一切自有答案。

愿你今日也快乐~

点亮“👍🏻”+“在看”

公众号里不失散👇🏻

活法儿
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你的健康困扰。活法儿 — 陪你每天健康生活 | 测试 • 调养 • 妙招 • 良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