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 正在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姜萍,竟然拿到了93分的好成绩(入围分数线为45分),位居全球排名12,是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消息一经爆出,立即登上热搜,人们不禁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她为什么在读中专?全国名牌大学为什么不招收她?……
2000年,刚从美国归来的陈丹青,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入校任职的第一年,他便开始招收博士生。然而,几年下来,他竟然一个也没招到。究其原因,无论这些考生在美术方面多么有天赋,他们要么是英语差一分,要么是政治差几分。四年后,陈丹青向清华大学递交了辞职报告,愤然离职,扔下一句“老子不干了,老子走了!”随后,此事引发了对教育的大讨论。
据我看来,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民国时期的教育都算是好的,最多加一个“之一”。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教育就一定是最好的。那个时代“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才出现了一大批大咖。奇怪的是,这些大咖的考试成绩也不咋地。看看他们的一些考试成绩吧:
1917年,21岁的罗家伦参加了北大招生考试,作文成绩是满分,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最后,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罗家伦。
1929年夏,钱钟书考取了清华大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只考了15分。
1930年,臧克家以数学0分,作文最高分考取了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前身)。
1931年,吴晗参加北大的入学考试,文史和英语均为满分,数学成绩为0分。结果,清华大学得知吴晗的成绩后,决定破格录取了他。
1937年,民国才女张允和参加北大考试,数学考了0分,但她的文学功底深厚,小楷书法恬静秀美,被北大破格录取。
……
可以看出,只要你在某个领域确实有天赋,即使其他方面差一点,也会被破格录取。这些大咖中,很多人的数学都是考了零分。可以想象,他们的英文是零分,数学是满分,肯定同样也会被录取。据陈丹青讲述,他的一个女生非常有艺术天赋,然而她的英语和政治都只差一分,第二年的考试中政治还是没及格,结果两次都未被录取。陈丹青并未鼓励她考第三次,因为他认为参加这种考试就是被羞辱。她的志向是成为艺术家,而艺术家最珍贵的是其艺术天赋,不是英语或政治。梵高的英语能考多少分?米开朗琪罗或毕加索的政治多少分?若过度强调英语和政治的成绩,招进来的学生便可能不是艺术领域的天才。然而,我们需要挖掘的是顶级人才,而不是政治和英语考高分的平庸之辈。
诚然,有艺术天赋的人,英语和政治也可能很不错,但可能不如艺术那么有天赋。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平均分配给各个领域,结果可能是哪个领域也没有惊人的成就。要有令人瞩目的成就,最好是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一个领域上,完全没必要规定英语和政治必须考多少分——至少要求不必太高吧。
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记述过一个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s)的强盗。他开了一家黑店,并制作了两张铁床,一长一短。然后,他把矮子旅客绑在长床上,强行将其躯体使拉长,与床一样齐;对于身高者,则用利斧将其超出铁床长度的腿脚截断。他因这种残暴方式而被称为“铁床匪”。后来,希腊著名英雄忒修斯(Theseus)遇上“铁床匪”,击败了这个拦路大盗。忒修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强令身材魁梧的普洛克路斯忒斯躺在短床上,并砍掉了这位“铁床匪”伸到床外的下肢,为民除了一害。
我以为,凡是能考到140多分,就说明学生对该领域有点天赋,教师不妨指导他深入专研。在日常中,很多教师会说:“这科总分只有150分,你已经能考140多,不如花时间补齐自己的短板。”其实,短板科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有天赋的人才,而不是样样懂一点的“万金油”。拿数学跟英语来说。假如一科考零分,一科考满分,平均分是50分。另一种情况是,两科都是50分。相比之下,前者显然更利于挖掘出顶流人才。最近,英美等国专家在研究全球人种的智商时发现,东亚人智商在全球最高。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国民分布在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平均智商高达105。东亚人成年后大脑容量比白种人平均多1立方英寸,欧洲人紧随其后。可见,中国人并不笨。中国人获不了诺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个性化或多样化被扼杀了。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去评判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我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然而,我们为何要用数学来衡量一个文学天才?
读到这里,你对中国教育有何感想?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辍学应该成为一个选项,尤其是对于有天赋的学生。与其说在“铁床”上被“拉长”或“截肢”,有天赋的学生更适合辍学。我还认为,我们应该有些机制来保护辍学者,或为他们提供一些平台。
威廉斯曾在《自由和不平等:个人自由的生物基础》中指出:“生物学既然以变异性为其基石,就必须赋予每个个人以一套独一无二的属性,而正是这些属性给予他在别的地方所无法获得的一种尊严。就其潜力而言,每个新生儿都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有成千上万不为人知而相互关联的基因和基因型会影响他的成长。由于先天的秉赋和后天的培育,这个新生儿可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或她,在每一个场合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结构。”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密码及特有的基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问题恰好在于,我们的教育将每个生命整齐划一,使其失去了充分生长的自由。
再来说说另一个问题:高考是很公平的制度吗?这张图准确地揭示了高考制度的本质。主考官要猴子、大象、鱼、狗以及各种动物来参加考试,考试内容就是爬上树,并声称这很公平。显然,最后的冠军只能是猴子。如果考试内容是举重,冠军肯定是大象;如果考试内容变得游泳,冠军则会是鱼儿……那么,这种考试的意义到底在哪儿?是的,它看起来确实很公平,但这是选择人才的办法吗?或者,我们让考试内容包括多个内容:游泳20分,爬树20分,举重20分 ……?这样选择出来的是蠢才还是人才?
最后,我们回到姜萍的问题上。她考上中专,便已错过高考时间。全国各校纷纷抛出橄榄枝,声称欢迎她报考本校,却没有哪一所学样敢站出来破格录取她。她向往浙江大学,浙大却表示会按规定办事(你懂的)。她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重新参加高考。然而,她的政治必须要考多少分,英语必须要考多少分,否则照样还是不被录取。这又回到陈丹青的问题上去了。
所幸的是,她的成功吸引了哈佛大学校友会的注意,他们表示会积极为她争取了面试机会。倘若她被哈弗大学录取了,被打脸的是谁?中国教育到底培养出了什么人才?当我们批评人才都跑去美国工作时,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的土壤为什么不能长出参天大树?……
体制对这些已熟视无睹,毫不在意。有没有姜萍,体制照常运转。体制的运转有一套程序,它才不管谁是天才,谁是傻逼,谁都必须按程序来。体制总在说,无论你来与不来,我还是在这里,明天照常。
1引自(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 杨玉生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P127
部分精彩回放:
1、中国法治建设需要100年(视频) 2、为什么教学≠教育?3、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的?4、与任正非谈教育 5、论教师的“牲口化” 6、磨课,可以休矣 7、情人,你接受吗(1-5) 8、课堂预设的极权主义取向 9、极权主义心理学 10、我的童年 11、教师的“一厘米主权” 12、给英语教师的忠告 13、我为何偏激 ? 14、我的抑郁 15、我逃跑,故我在 16、自古才子多渣男 17、为什么傻逼不知道自己是傻逼? 18、科学主义的虚妄 19、为什么中国人获不了诺贝尔奖? 20、感谢你,李宗盛 21、中国为何能在四十年内重回世界巅峰? 22、“衡水模式”是教育中的传销模式 23、四川人为何与众不同?24、为什么四川多美女?25、此生必驾318全集(视频) 26、90%的教师没有良心 27、躺平是教师的智慧 28、清华北大,可以休矣 29、用哲学反抗虚无 30、台湾问题为何拖延至今?31、在乡村中学的日子里 32、为了病退躺平,我假装成精神病人 33、老师,别太忙 34、范美忠:中学文科教师都是白痴 35、可怜的贵州教师 36、“水”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37、为什么教师即课程? 38、教师流动性过大是民办学校的死穴 39、为什么好课不能复制? 40、守住自我 41、给台湾同胞的公开信 42、三重境界的哲学 43、中国人何以伪善? 44、磨课,可以休矣 45、没人让教师静待花开 46、中国女人与西方男人 47、为什么女人缺少反思精神?48、34、周考的荒谬49、折腾教师为哪般?50、办书院,你配吗? 51、为什么要警惕高效课堂? 52、从围棋看中美之争 53、校长最怕哪种教师? 54、宋词中的双重性别 55、《肖申克的救赎》何以成为经典?56、与家长聊补课 57、 特级教师,可以休矣 58、人类的自我毁灭 59、麻将制胜秘笈(视频) 60、苏联为什么解体? 61、教师为何必须读哲学? 62、请叫我“郑格拉底” 63、黑暗中的光明 64、一切存在皆不合理 65、最简床车方案 66、变态又何妨?67、给台湾同胞的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