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镇 | 快步走与大步走的区别

文摘   2024-05-14 22:02   上海  

走步,不能遗传,是需要后天习得的,是人们在幼儿时必修的第一课,因为走步是一切移动、获取、躲避等动作的前提。走路伴随人的一生,自幼时从手推车上走下,到老来坐上轮椅之前,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走动。

走,作为竞技运动项目——竞走,作为体育强身活动——健身走,都受到人们的青睐。一只运动手表鼓励、催促着数以亿计的各色人等走在大街小巷、旷野树林的路上。

悠哉游哉的散步不会产生健身效果,具有一定速度并坚持经年的长走才能强身健体。健身走对下肢与肩带的肌肉有锻炼的价值;对保持髋、膝、踝三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固性有重要的作用;持续足够时间的步行对维护与提高心肺功能,进而增进健康是不言而喻的,对老年人、病愈康复者尤甚。

走路的速度取决于步频与步长两项。一般人是通过稳定的步长,加快频率来提速,提速到自感脉搏在加快,呼吸稍急促,就可以保持匀速了。

有人提出用加大步幅的办法来提升运动负荷,甚至提出每步要达到65厘米,方可得到最佳效果。我尝试了一下:平时每天早晨我走5500步左右,同样路程,实验时我用大步走仅用了5000步,确实感到比往日要辛苦很多。

大步走与快步走的区别在于:前者髋关节要做激烈扭动才能加大步伐;后蹬腿要加大发力;为了不出现身体的腾空(如腾空,就变成了跑),前摆腿必须及时落地。这种走法确实感到有些牵强。

中青年朋友可以试用上述的大步走方法,但中老年人就不要打破固有的节律与习惯了,这种行走方法容易受伤,且不雅观。

说一句题外的话,有一种现象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当朋友、同学、情人、夫妻、父子双双边走边聊时,尽管双方的步长与频率各不相同,但人们始终能保持同速并肩而行,而用不着相互刻意去提醒与暗示。似乎有一种内在的、默契的力量在起着协调与和谐的作用。我想,如果我们的家庭、社会也能具备这样一种力量该有多美好!

★作者卢元镇中国社会体育研究权威,中国体育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公开发表学术性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性著作十余篇。


欢迎订阅

《杨澄甫85拳架》研修班

直播课程(完整版)

一极课堂
上海世界礼仪学院@美育、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