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一实一阴一阳,虚实即阴阳,太极拳十大要素之一,可见其重要性。太极拳中的虚实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心和劲力在不同部位的分配和转换。
虚实转换并不是单纯的转移重心完成动作,而是结合内在劲力、呼吸、意念共同完成虚实的转换,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是虚实并非固定不变,是随着动作的运行不断变换,这正是太极拳保持中正安舒的关键所在。
那么虚实如何更准确地做到呢?首先要保证太极拳虚实转换时,需注意避免双重。
如陈氏太极拳的经典动作“单鞭”,以右单鞭为例: 两脚意在涌泉(脚趾微微抓地),此时右脚为实,左脚为虚,敛臀收腹,命门外突,劲力内含;上肢沉肩、坠肘、松腕,右手掌根外撑,松沉拔长,左手意在勾手,此时左手为实,右手为虚。
如右脚为实时,右手也为实,则为双重,上下偏于一侧,重心则无,虚实也即虚空了。虚实转换是在动作平稳的状态(呼吸自然、中正安舒、重心沉稳)下进行的,习练时定要自然,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内外合一才可达到太极拳虚实之目的。(作者刘智宇)
虚实是很微妙的,怎样能算虚,怎样能算实,本是矛盾的对立面。在动静中不乏切换,转换,所以以静态解释动态就缺乏合理了。
技之本身,会则不难,难则不会,太极拳亦然。绵绵不断的太极拳用操之节律來解释不免流于一虚一实之理解,一平一仄之解说,实非如此简单。放在动态面前解释虚实就多维了,立体了。也不是简单文字所能描述清楚了,需临场垂范,观摩捉架了。太极拳的言传身教意义就显然了。
捉架子,也叫纠拳架,是比较考验老师功夫和能力的地方,在捉虛实中是本身虛实的演示和论证。那些虛玄的演示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就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太极拳的虛实:
一、融合型,即虛中有实,实中有虛,须臾转换,融会通合。
二、分明型,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虛实分明型。
虛实不仅在一招一势中,亦在寸寸缕缕中,大圈小圈中,在动静转换中。
以內促外和以外换內中都牵涉虛实。往返折叠中的虛实包含着上下相随,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实践。所以太极拳讲究:人不动己不动,人若动己先动,后发先至的预判和能力,这种能力与虚实的掌握有极大的关系。绝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感觉,是听,化,发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应该还太极拳一个正道了——刚柔相济,虛实相随。
阴阳分自身阴阳和互动阴阳。在领悟自身阴阳虚实的同时也要听清对手的阴阳虚实,称之互为阴阳。也许有一种说法叫做采阴补阳,就是互动的关系。
阴阳虚实在拳中、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意会且难以言传的。因其中的深谛和奥妙足以让人达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的深沉领会中去。
虚实的认识不应是单纯表现在动作上,行为上,行动上,更深刻的意义表现在意识上,意识的达观才能有动作、行为的达观。这种意境上的提高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功境”,一层功夫一层境。
功境的提高引出更臻的“人生之境”——入世与出世的境界。把这种入世与出世的境界称为“修持”吧。修持在心也在身,虚实在身亦在心。(作者沈行佐)
好文阅读:
用意不用力 谈何容易(作者徐亚奎)
也谈: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作者康伟)
虚领顶劲的功夫境界(作者万彼得)
也谈: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作者于洋)
桩定乾坤
点击陈炳老师站桩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