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丨LPR迎年内第三次调整,彰显政策支持经济的力度和决心

企业   2024-10-24 18:30   上海  


事件:

10月21日,央行网站显示,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报3.1%,上月为3.35%;5年期以上LPR报3.6%,上月为3.85%。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较上月下降25个基点。

图  LPR品种历史走势图

点评:

本轮LPR下调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调整,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调降。10月18日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潘功胜行长已经预告本月LPR下降20-25BP。但本月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按此前预告的最大幅度调降,单次下降幅度创2019年LPR改革以来之最,仍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的力度和决心。至此,今年以来央行对1年期LPR报价累计调整2次调降35个基点,5年期累计调整3次下调60个基点。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10月17日,欧洲央行开展年内第三次降息,将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10月11日,韩国银行(央行)下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为韩国银行38个月以来首次放宽货币政策。美联储降息方向相对明确,但节奏上仍有不确定性。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50个基点,而近期公布的美国9月CPI及核心CPI数据同环比均超预期,削弱了年内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中期来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有望继续调降。总体而言,伴随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中国货币政策掣肘减弱,政策调整将更加以我为主,灵活适度。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最新的经济和社融等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2024年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长4.6%,较二季度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在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速走弱。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增速的拉动仅2.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出口方面,9月下旬以来出口高频指标持续走弱,反映后续外需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整体来看,实体经济需求侧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也是9月末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政策全面发力的原因。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行长宣布三项金融政策: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三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伴随10月LPR长短期报价对称调降25个基点,9月增量的金融政策均已落地执行,可见当前政策端的迫切。

10月LPR下降后,存量和新增房贷利率将进一步降低。目前,商业银行正加快推进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10月25日起,将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除贷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且为二套房贷款的情形外,其它符合条件的房贷利率都将调整为LPR-30个基点。10月LPR的下调将进一步降低居民住房消费负担,以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存款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以稳息差。10月18日起多家国有大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涉及活期和定期等多种类,下调幅度为活期5bp、定期25bp。这是继7月后,时隔不到3个月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也是自2022年9月以来大行第六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会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为稳息差后续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环境下,常规政策工具空间仍充足。四季度财政发力、供给或有放量,央行配合财政发力,资金面或维持均衡,但分层压力仍在。在当前的极值水平上,无风险利率估值仍有风险。尽管目前固收产品赎回的影响逐步修复,但稳增长预期、风险偏好和股债跷板效应可能反复,固收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仍需关注,整体配置仍以防风险控久期为主。权益类资产建议保持相对积极,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国内经济有望继续复苏,进而推动上市企业盈利回升,股市中长期有望继续向好。建议控制节奏,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择优管理人投资权益类资产。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完成,但我们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我们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的任何行动。在任何情况下,本行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主要是基于分析师本人的知识和倾向而做出的。分析师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本行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使用者独立做出评估,本行和分析师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或政治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从道德或政治角度加以解读,我行和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道德或政治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本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复制和发表。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专属服务)、投资顾问、理财规划、财务顾问、融资业务等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