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马云以其传奇的商业成就和极富争议的个性,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代表人物, 其旋起旋落、载浮载沉的复杂经历,更是时代跌宕的缩影。今年以来,暌违多年的马云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这标志着什么?马云的未来又当何去何从?王志纲老师这样看——
“甲辰大变局:首届王志纲年终围炉夜话”直播活动现场
马云消失几年后再度回归,成了今年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这份关注的背后,不仅是马云其人,更是对民营经济未来的思考。前几年以来,中国舆论界可以说是民粹泛滥、极左思想抬头,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家的攻击甚嚣尘上,搞得很多企业家都灰头土脸,对于未来缺乏信心。
从事战略咨询多年,我和很多企业家都有过深刻的交流,更理解他们心中的痛苦和迷茫。民营经济作为客观的存在,从个体户到万元户,到小老板到企业家,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强大力量,但论及地位,民营经济一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因此这些企业家们在商业上勇毅果决的同时,往往内心敏感脆弱,一点风声鹤唳,都足以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澜。是这些企业家们心理素质差吗?说到底,是我们的制度一定程度上没有给企业家群体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今年以来,关于民营经济有了明显的风向转变,相关部门出台各种措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地位被空前提高。在9月27日的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讲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出将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可以看出,中央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要振兴民营经济,就是要实实在在的给到民营企业家们信心。
2024年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发布
政策暖风频吹,好消息不断,但为什么大家还是觉得心里没数呢?这和中国的国民性有很大的关系。数千年文化侵染下,中国人相信政策,但更愿意相信实际的榜样,千金买骨,徙木立信……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因此我认为,在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的当下,想要重塑民营企业家信心,亟需树立一个榜样。
举一个简单例子,就能看出榜样的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铁幕拉开,中国开始出现个体户,自己找饭碗,自己落实政策。在安徽芜湖,有着一手高超炒瓜子手艺的年广久,再加上心思灵活,成了第一批改变命运的人,1981年9月,年广久和两个儿子就从雇4个帮手开始,两年内发展成一个年营业额720万元、雇工超过140人的私人企业。
在那个大多数人一年都不一定能攒到100元的年代,一个不识字的“傻子”竟然一年能赚几百万,在当时整个中国是没有遇到过的,“均贫富等贵贱”,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突然出现的有钱人,让社会的仇富心理就开始慢慢出现了,人们开始说年广久是“资本家”、“剥削阶级”,“不剥削,怎么会成为百万富翁?”人们质疑“这不是复辟资本主义吗?”甚至有人贴了批判“傻子瓜子”的大字报,对于年广久的举报一路到达了中央,摆到了邓小平的桌子上。邓小平的指示很简单:“不要动他”,放一放、看一看,不准用专政手段对待像年广久这样的个体户。这是邓小平对年广久的第一次出手相救。
1981年5月29日,随着私营经济的逐渐发展,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再次激化,当时有人从《资本论》中得出结论:雇工7个人以下,赚了钱用于自己消费的,算个体户;雇工8个人以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就算剥削,就是资本家。这在当时被称为“七上八下”。从《资本论》 的原文看,那一段论述只不过是举个例子而已,并不是定性。但在当时,却成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金科玉律。
雇佣超过100多人的年广久,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直到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这是邓小平对年广久的第二次出手相救。
1986年春节前,傻子瓜子公司以一辆轿车作为头等奖,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有奖销售。“东西都在银行里,有公证”年广久说,当时消费者从未见过如此巨奖,一时间纷纷去商场购买傻子瓜子。
促销非常成功,当天仅芜湖市场的销售量就有6万斤。十几天的时间,几十个城市的销售额已有700多万元,全国各地还有人在不断要货。但有奖销售只进行了18天,中央突然下文:停止一切有奖销售。由于有奖销售不能兑现,各地又纷纷提出退货,供应商也纷纷上门要账,银行也要追回贷款,公司只得关门。1989年底,芜湖市对年广久经济问题开始立案侦察。1991年5月,芜湖市中院对年广久涉嫌流氓罪进行公开审理,一审判决年广久犯有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彼时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各路英杰纷纷涌现,年广久已然是明日黄花,无非是这段历史的一个注脚罢了。但时间来到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到“傻子瓜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南巡抵达深圳
南方谈话后不久,年广久被释放出狱。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要动他”,到1984年“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再到1992年的“基本政策要长期保持稳定”,邓小平三次提及年广久的背后,其实是三次将中国这条即将脱轨的列车,掰回了正轨上。政策总会修改,风向时常变化,但通过树立起来的典型,却可以让人安心,这就是邓小平四两拨千斤的政治智慧。
年广久是改开初期的一面旗帜。今日之马云又何尝不是呢?究竟是时代的马云,还是马云的时代?我认为不需要有答案,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足以证明马云就是这个时代最显眼的风向标。马云的退隐,大家觉得振兴民营经济可能就是说说而已,马云一旦重新出现,谈笑如昨,大家才觉得民营经济的振兴可能是来真的了。
2024年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取得良好成效。我仔细看了报告的全文,语气比较积极,而且很客观的,曾经喊打喊杀的时代已经远去。在这个时候马云如果能正面出现,重磅登场,那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人才难得,退休后的马云到底该做什么呢?这些年来,我在全世界行走的时候,感受一个问题,中国这些年来快速发展,再加上美国为首的大肆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亟待提升。
我们一直在讲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但光靠官场来讲显然是讲不好的,还会起到反效果。但是如果能够用好民间的力量,比如像马云这样,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知名度,还能讲一口流畅英语,四两拨千斤,效果可能比官方要好的多。
农业也好,教育也罢,这些马云自己的爱好,可以继续去做,但如果能在一个外交平台,比如博鳌论坛上亮相,这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弹。
作为中国向世界发声,讲好中国故事的民间外交平台,博鳌论坛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尤其是龙永图先生在任的那段时间,办的风生水起,但这些年越办越像卡拉OK,自娱自乐,而且越来越商业化,国际影响力也日渐衰弱,且不说别人,我反正是越来越没兴趣。
我想,既然政策指向已经很清晰,为什么不敢动作更大一点?美国敢于用马斯克,我们应该也有足够的度量,让马云同志出山再就业——如果能请马云当秘书长,一来不讲官话套话,自然鲜活,能极大增加博鳌论坛的影响力;二来凭马云一流的英语,加上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保证能在国际舞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讲好中国故事,其实过去的马云,已经展现出了这样的潜质。昔日和国际政治人物如克林顿、特朗普等谈笑风生的场景,令人至今难忘,可能是中国唯一有此能力的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马云的“登堂入室”,将会给中国企业家群体极大的信心,毕竟再多政策,终究比不过一个鲜活的榜样。
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与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了会面交流。
当然,这个榜样也可能不是马云,任正非也好,俞敏洪也罢,还有很多合适人选,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中国的未来,这是个常识问题。今天的民营经济已经从必要的力量变成必然的力量,中国要继续发展,必须重视民营经济。和企业家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还有不少遏制民营经济的力量,比如远洋捕捞,趋利执法等,目前也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坚决处置。
在这个2024年的冬天,很多人可能感受到的还是彻骨的寒意,我却认为春天即将到来。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马云先生就将成为报春的东风第一枝,让我们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