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中国先哲就讲过“上承天时,下接地利,中应人和”的重要性。在智纲智库的战略分析方法论中,把这个法则总结为“三因”法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时、因地、因人这三者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同的,以“因人”最为关键。因时、因地多为客观基础和条件约束,因人则是主观因素,人既是战略的统帅,也是战略实施的主体。每个对象都是不同的,根据独特的对象,制定出一个“此人”想做、可做、能最终做成的战略,才是战略最终能落地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天时、地利、人和”讲的是客观条件,那么一个“因”字,反映了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制宜才能“成势”,因地制宜才能“成事”,因人制宜才能“成功”。
因,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好似一个人躺在席子上,后引申为凭借、依靠。由凭借、依靠引申为沿袭、承接。由沿袭、承接引申为缘由、缘故。此处所采用的意思是“依靠、凭借”。即在进行战略分析之前,要先对“天时、地利、人和”等外部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里,也非常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方式。
所谓因时制宜,是指不同季节的治疗、用药要有所不同,比如夏暑之季用药应避免过于温热,寒冬之时用药应避免过于寒凉;所谓因地制宜,是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不同的治疗用药,比如西北高寒地区,病多寒症,寒凉剂要慎用,东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绵绵,病多温热,故温热剂要慎用等。
所谓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用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等不同而不同,比如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则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宜小。同样,智纲智库在做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也十分注重因时、因地和因人的分析原则。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此做任何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据天时、观地利、重人和,结合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才能一举切中要害。
“三因”之一: 因时制宜
“三因”的第一因,就是因时,即战略需要因时制宜。这个“时”指天时,包括全球局势、经济社会基础、科技变革趋势等宏观面的形势,也包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形势、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以及行业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格局、市场消费变动趋势等。
这里说的因时,不是要学会“算命”,而是要学会审时度势。在目前的状态下,审视事物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找到时代的潮流乃至背后的趋势,甚至底层真正的驱动力量。只有做到因时,才能更好地掌握行业基本面,切中市场主航道,抓住当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更好地预设此阶段最适合的定位与方向,从宏观上把握趋势,找准战略。
因时的“时”往往与“势”有关,那么什么是“势”?孙子的解释很精彩。《孙子兵法·势篇》中这样说: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为这段话做了一个精彩的解释:“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本质上不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在千仞之山上推千钧之石。”
石头还是那个石头,你是拿着石头站在原地,还是像西西弗斯那样推石上山?抑或是像孙子那样,在千仞之山上推动了千钧之石?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势不同。
战略要懂得造势、借势,面对时代的快速变革,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能否打造百年老店,不在于它一时的技术领先或市场占有率,关键在于它能否因时制宜、审时度势,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及时调整企业的航向,让时代大势推动自己不断向前,真正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典型的“因时制宜”案例,是IT界的启蒙期领跑者瀛海威,可能很多年轻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躲不开的名字。其在中关村南大街零公里处(即起点处)竖起的“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广告牌,成为当年国内最受关注的商业事件之一,瀛海威虽抢到了互联网的头啖汤,与其他领域的众多领跑者一样,最后却淹没于看不清方向的大雾中。
20世纪90年代,瀛海威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打造“百姓网”概念的公司,采用付费上网的模式来盈利,只要付费登录,就可以在这里读报纸、聊天、收发邮件,还可以玩论坛。在初期,公司高速发展并得到大笔的投资,但由于进入的时机太早,导致其每一步都是在探索。
所以瀛海威虽然先发,但其没有任何优势,与一个伟大的时代擦肩而过。1997年底,瀛海威更是遭遇了一记重拳,国家启动全国多媒体通信网,上网的途径开始多元化,上网价格也大幅下调,靠着会员费盈利的瀛海威业绩暴跌。随后不久,瀛海威便淡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也是第一家互联网巨头,就这样消失在滚滚的浪潮中,成为过去时。
抢跑成了先烈的瀛海威,经历了行业成熟过程中的所有阵痛,充当了“因时制宜”的反面教材。但同样我们要看到,瀛海威开启了一个时代,成了一个时代的筑路人,自它之后,无数想要改变世界的人,纷纷踏入了互联网这片战场,并最终把中国推上了信息时代的潮头,使中国和美国并立。如今,在人工智能和5G时代,一定还会有大批像瀛海威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企业,它们的累累白骨铺就了通往未来的阶梯,如何让自己免于被时代淘汰,就在于“因时制宜”。
“三因”之二:因地制宜
“因地”就是战略需要因地制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不同的地域性格,不同的地域性格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一无所长的地方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否找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联,能否成功建立起连接。
当然,“因地”的这个“地”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空间概念,也不仅是市场领域的范畴。“地”可以是我们能够借势和利用的资源,包括自然地域资源、行业资源、产业链(集群)资源、企业生态圈资源等,也可以是资源关系网、行业价值链,还可以是经济与自然关系网中的职能角色等。
智纲智库专家为“第十二期智纲战略书院班”学员提供面对面咨询
放眼中国乃至全世界,因地制宜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深圳为例。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整个广东都在岭南文化的浸染之下,而深圳则是一块“飞地”。深圳与广东有比较大的隔膜,却与整个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这样一种现象,不管是来自北京、上海、陕西,还是贵州,人们到了深圳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没有疏离感。而到了广东其他地方则感到处处不适应,语言上、生活习俗上都大不相同,甚至格格不入。
这就出现了第二种现象:广东人把深圳当成了内地,而广东以外的国人却对深圳有很强的亲近感。这也给深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从产业结构上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是部委企业进驻、“三来一补”的贸易时代;到90年代,是民营企业开始起步,以华强北为代表,家电、消费电子的元器件需求引爆催生的电子时代;再到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入世”,通信产业开始爆发,工厂经济向楼宇经济转型,山寨产业迎来巅峰,深圳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升级,形成了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链,也直接催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公司,小小的一个粤海街道办,被美国倾全国之力打压,这种产业集群效应,是别的城市想学都学不来的。
同理,在浙江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海洋、民营经济的大本营中,阿里巴巴的诞生是有其必然性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商和电商天生就是同盟军。“一个战士不是战死疆场就是回到故乡”,创始人曾经在北京、上海都漂泊过,最后又回到了杭州西湖边疗伤,他终归离不开浙江,就像安泰俄斯离不开大地母亲的怀抱一样。
当时和阿里齐名的慧聪网销声匿迹,除了创始人郭凡聪的性格特点外,也和慧聪网继续坚守北京也不无关系,北京可以说天然不具备单独发展电商的基因,但当阿里想要拓展多元化业务的时候,就必须回归北京。毕竟北京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阿里巴巴于2016年正式启动“杭州+北京”双中心、双总部战略。
截至目前,其主要核心业务已全部在京落地,覆盖科技、金融、电商、文娱、健康、物流、新消费等领域。以大健康领域为例,全中国60%以上的健康资源集中于北京,所以阿里健康想要蜗居于杭州是不现实的,杭州的健康资源充其量只能服务浙江,只有北京的健康资源才能辐射全国。与此同时,很多媒体类的互联网公司也是在北京起家,北京在文化娱乐领域也处在全中国的核心地位。
中国另一座一线城市上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是高度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欧风美雨浸染上百年的上海滩,顺理成章地飘洒或渗透着无法遮掩的“剪不断,理还乱”的舶来的遥远却不可抗拒的西洋味。上海是中国最讲究规矩和契约精神的城市。这与它深受欧美法制文化的影响有关。这大概是长期以来和“洋人”打交道必须养成的和“国际惯例”接轨的习惯的结果吧。因此大型跨国公司想要登陆中国,第一站必然是上海。
不管是哪一个区域,要想迅速发展起来,说到底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因地制宜则是关乎“战略布局”的重大选择,不是每个产业在每座城市都能落地生根的,全国一盘棋、“一刀切”则更不可取。
只有根据当下当地的形势、格局和地位,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搭建起上下通气、左右照顾、前后呼应的互动关系,找到资源关系、产业连接、经济联系和生态网络之间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独占鳌头,聚人气、地气、财气,推进战略的落地实施。
“三因”之三:因人制宜
“三因”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制宜。“人”是制定和实践战略的主体,三因之中,因人是核心,是起点,也是宗旨和依归。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会如何去面对社会,如何去整合资源。没有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战略,只有最适合你的道理。很多人的成功看似是水到渠成,因缘巧合,其实背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他的性格。
“人”除了指个人的个性、习惯、行为特点之外,也包括自身的资源、能力、组织文化、团队特点,还包括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品牌商誉、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等。除了战略主体之外,也可以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如领导者、执行者、互补者、竞争者、颠覆者、促进者、搭车者等。
在当今社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命题体现得更加明显。知道什么样的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知道如何选择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所以任何成功的战略,最后都要落脚到人的层面。以人的需求为依归,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调动出“人”的超级能量来实现战略的实施。
因人是战略最核心、最个性、最具变化性的模块,是认知和行动的统一,是战略思维、竞争偏好、资源能力最集中的表现。正是有了因人,战略才得以千变万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战略执行者的智慧,才能融合长期的经验积累与直觉天赋。
相较于因人,因时、因地的维度就“简单”和“客观”得多了,尤其是在技术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对因时、因地的判断和选择我们可以大部分交给算法和人工智能来做,但因人这一维度,或许永远都找不到代理人。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因”法则是浑然一体的,切忌割裂应用,特别是不能忽视因人。
关于三因运用之妙,我有一个窍门,就是必须先因人,再因时因地,而非相反。先对“人”有透彻的把握,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时”与“地”进行判断,这样才能切中关键,事半功倍。
制定战略,最怕陷入漫无目的的“因时因地”分析而忽视对人的把握,其恶果是:貌似运用了最先进的行业与市场数据库,运用了最先进的分析工具与模型,貌似把相关资源都挖地三尺调查得一清二楚,最后拿出的战略,本质上依然是经验主义或就事论事,如果没有做到因人制宜,无论什么战略最终都还是会水土不服的,也谈不上有什么精妙之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