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精油芳疗|二十四节气 · 处暑

文摘   健康   2024-08-22 10:01   陕西  

· End of Heat ·





01

“暑气至此而止矣”




对话|臧鸿兰、刘琛

配乐|巫娜 - 琴道禅悟、盛龙国学儿歌 -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正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所以,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期,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春夏秋冬各有其美,但体感舒适度最高的,还是暑热消尽的新秋时节。不过,在处暑至秋分这一个月里,湿、热、寒、风邪都会潜伏在其中,经常会忽冷、忽热、忽烦、忽燥,没有定数。心一急,就又热又燥;而一听到什么沮丧的消息,又会觉得秋意寒凉。

这是气机从夏到秋转变所必经的阶段,而主管这一转变的,是中土之官——脾。


脾居中焦,能升降气机,不断将水谷精微输送至脏腑经络。就像土地能生化万物、长养万物一样。 


所以,在这错乱的季节转换时刻,照顾好脾的功能,就基本上能万事大吉了,这段时间比较重要的运化水湿、宣降肺气、滋养五脏……它都会帮你做好。




平日养生,如果有不舒服的时候,好好护理脾胃准没错,这是根基。


以此为基础,各个节气又有不同侧重。讲到脾胃,随着新时代科技,家中有了空调,冰品冷饮,人类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方便,却也因使用不当,对身体造成了很多附加问题。


在古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冰品、空调,很少有在夏季想呕吐、腹泻、咳嗽的情况,现在因为吃了太多的冰品、冷饮、吹空调,反而带来了寒凉感冒,是现代比较大的问题。



处暑后,阳气衰退,寒气渐长,人体也到了由“春夏养阳”到“秋冬养阴”的转换。主管这一转变的,是运筹帷幄的中土之官——脾。


脾居中土,它要平衡所有五脏的气机,所以我们要更注意脾的养护,因为这意味着脾的责任更大,负担更大。


益生菌,酵素,保健品,通常适合在什么季节,什么样的人群来食补调理呢?刚刚写到脾要平衡所有,包括消化系统,举例来说,脾需要很好的“士兵”,“补给部队”,不造成脾的负担,那么消化系统用益生菌增强活性,不会有负担,并能高效的运化,那就需要适当的进行补充。


在不贪凉的基础上,适当的空调通风,帮助解除湿热,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湿热过重时,我们容易感到头重脚轻,饮食不顺,胃口不好,感冒鼻炎,产生热感冒现象,等等... 


湿热过重显现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状态,无论是呼吸道问题,头痛脑热,心脏不舒服,腹泻,各种肺、肾、肝、心的问题都可能出现,同时在大环境的温室暖化效应中,暑热造成的不适也会更加明显,因此,这些都是十分需要重视的。




湿热,就像水气和火气重叠在一起,有的人是肝火,湿气重,浊气使人容易心烦气躁,无法清净,所以无法心静,心定。如果有肝火、肾火、肠胃火,就可能有口腔溃疡,湿气重,心情一定会比较烦躁,因此适当锻炼是很好的,把身上的火卸掉,释放掉,以此强化五脏气机。


比如处暑到白露这一段,养生是以祛湿气为重。我们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太极拳等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同时要注意的是,秋季体内阴阳、气血亦应随之产生“收”的改变,故运动量不可过大,避免造成大汗淋漓而不利于秋季气机的收敛。


微循环对身体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广庭于步,眺望远方,或快步竞走,略微出汗,锻炼身体,强化五脏气机。超过2小时的大量消耗体力就不太建议了,一般正常人1~2小时的有氧运动是正常的,过多了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即将秋收,尽量不要大汗淋漓。



在白露前的这段时间,也是祛湿气的最后时期。若没能很好排出湿气,等白露后,燥气开始往上冒,与湿气纠缠一起很容易形成外燥内湿的情况。


所以建议大家处暑、出伏这几天,把芳香化湿的精油用上——比如能帮助清热利湿的广藿香;暖胃健脾的生姜、黑胡椒、肉桂;促进循环改善代谢的丝柏、迷迭香、天竺葵、圆柚、杜松浆果,以及能帮助放松舒缓的马郁兰、冬青、罗马洋甘菊精油...等等,这些精油都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用来泡澡或泡脚,发一发伏暑





伏暑” 是指在三伏天的湿热之中,空调冷气这种外在的阴寒闭住了毛孔散邪的渠道,那么邪气都藏在了三焦。这就是伏暑了,它会在人体潜伏。


在湿热的当下,家里用薰衣草、尤加利精油扩香,或点一支辟邪香,养一养空间的正气,都是非常好的。场域的能量,交流互感之下助力我们人体的正气,祛湿化浊,这些细节,于养生来讲,是非常好的补充。



现代人比较繁忙,建议也以调一瓶自己喜欢的精油,随时做142呼吸法,透过嗅吸,让香气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再帮助五脏六腑,清理浊气。在吸与吐之间,把浊气吐完,就好像不断清理脏的污水,于是,清凉的气就出现了。嗅吸的部分,我们可以选择:薄荷,迷迭香,罗马洋甘菊精油,只要是喜欢的香气都可以,这是非常简单的方法,举例像肝火旺,眼屎多,希望能去肝火,那么就可以用罗马洋甘菊+薄荷精油来做腹式呼吸。


  //  

142呼吸法的练习

142呼吸法采用的是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最大限度的扩张腹部。呼气时,最大限度的向内收缩腹部。时间频率按照1:4:2的比例来进行:也就是说吸气1:止息4:呼气2的比例,建议练习时吸气从2秒开始。


2秒吸气,8秒止息,4秒呼气;3秒吸气,12秒止息,6秒呼气;以此类推。可以根据自己的呼吸情况来决定时间长短,建议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可用多种精油,每种做3次深呼吸,五组一共是15个深呼吸。




另外,全身酸痛特别累,肾气不足的,有肾火的,可以用肾气平阴的精油,例如:元气复方,薄荷精油,也都是非常好的。


消化系统的部分,则首推乐活精油,嗅吸有时甚至比涂抹更好,因为透过吸吐,可以先把体内浊气清理干净,自然的干爽恢复了,甚至不用刮痧、拔罐都可以去除湿热。


如果适当的刮痧,也可以将已转成“毒素”的湿热散发出来,那会舒缓很多,刮痧完可以再涂抹精油,安抚身心,而如果身体太虚弱的朋友,马上用艾灸,又可能会马上虚火上火,所以建议过一两天,补一补,缓一缓后再开始艾灸。






COOL SUMMER



立秋过后,就明显感到一种清凉感将人浸透,头脑清晰、内心平静。就五行来讲,秋季对应“金”,金的能量是收敛的、肃杀的、沉降的。也是棱角分明的、美丽的。


它让植物沉淀成籽粒、果实;去掉一切树叶和细枝末节,提取春夏生长所有的精华,等冬天来临,把它送到根部。这就是秋收乃至冬藏的过程。


图片|油画 《拾穗者》(法国画家米勒代表作)

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造物主的伟大,自然天地是一种永恒不变的“道”,所以人心要依凭这一切来生活,有时我们因为人情世故,纷纷扰扰,很容易会偏离心中的道,因此按照节气将其调整,依循人世间的道德,自然界的法则,所有身心灵不偏离天地而行。否则,就没有了依凭,如果在天地的流转中同步生活,这样就是非常自然健康的。


大自然之中,有着人类无法理解的伟大智慧,我们在夏季对外消耗所有一切,因此秋季要开始对内收,沉淀转化,让身心的状态沉降,从而转入冬天。我们强调:建立自然的渠道,建立自然正常的环境。



冬天的气是“收”和“藏”的,等待着春季来临的蓄势待发,帮助这样的平衡,养护后天之脾,除了熏香,中医调理等,食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透过“送暑粥”,透过天地万物的食材来帮助我们。


在这里就推荐一款“送暑粥”,不仅可以养脾胃,还能送暑气、补气血。这款粥用小米、绿豆、南瓜,百合,马蹄来煮。北方暑气小,燥气渐起,生活在北方的人小米稍多些,绿豆少些;南方湿热依然重,生活在南方的人绿豆稍多些,小米少些。百合、绿豆先煮,大火煮开后,放入南瓜、小米,马蹄。


这其中小米南瓜为黄色食物,得“土气”最旺,养脾健胃。百合润肺气,是金秋要常备的重点食材,马蹄因为养阴润燥的效果特别好,秋天感觉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时候吃几颗,热气立消,人会马上就得到滋润,特别舒服。


绿豆和诸食材一起温和清暑。这样的粥处暑期间每天来一碗,不挑体质,是很好的脾胃滋补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它一强,五脏六腑都跟着强了,气色、精神也都会好起来。



如果头脑精神不安定,不安分,就很难有多余的免疫力对应外邪,内邪未散,外邪进入,两股力量交替在一起,就很容易在秋天产生例如便秘,口腔溃烂,溃疡,咽喉炎等等问题。


处暑时,天气较干燥,燥邪犯肺证,因此宜多食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蜂蜜、银耳,除此之外,还可多食用梨、百合、芝麻、鸭肉、莲藕、荸荠、甘蔗等食物。


早晨起来,喝点蜂蜜水,加几滴柠檬精油,调配起来清新适口。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不适合过早或过晚的高强度运动,这点提醒大家。图片皆来自网络图库,如有侵权请告知删改。




02

处暑三候








千禧研学社
千禧平安,吉祥如意。传递新时代理念,分享新人类文化生活的交流共享平台,愿世间一切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