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CT和MR,你了解多少呢?

文摘   2024-11-22 17:24   河北  

CT\MR
神奇的CT和核磁
               你了解多少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CT和磁共振检查逐渐成为医院常用的检查手段

但因两者外观相似令许多人对其两者混淆

实际它们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设备

那么我们如何区分二者呢

两者的功能能否相互替代呢?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听到患者这样问:“为什么我刚做完CT,医生又让我做核磁?”去医院检查时,究竟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CT,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核磁呢?两者到底有何区别?面对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CT/MR



成像原理不同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它利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对X射线吸收率与穿透率的不同,通过扫描这些被检部位,运用球管发射X射线穿透人体,由探测器吸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获得密度不同的影响图像。





磁共振成像,简称MRI,通过利用人体中的氢质子在高强磁场环境和射频脉冲共同作用下产生信号,通过无线电射频发生器发出射频脉冲,射频脉冲会促进人体内各个部分产生弛豫时间,最终将所有检测到的数据整理后再进行详细计算,得到需要的图像。




检查优劣不同、分辨率不同



CT密度分辨率高,对肺部、骨骼、空腔脏器等成像效果好,如骨折、肿瘤、钙化等,对于急性脑出血,CT是首选。


磁共振软组织分辨率高,对神经系统、脊柱、四肢骨关节肌肉、乳腺等成像效果好,对于急性期脑梗死,MRI敏感度最高。




辐射程度不同




CT检查是通过×射线电子计算机进行断层扫描,会产生少量辐射,但辐射剂量均在安全范围内,所以无需特别担心。磁共振检查是直接将人体放入磁场检测,因而不会产生辐射。





扫描速度有别



CT检查的速度较快,随着64排、256排螺旋CT及双源CT成像速度逐步提升,即使同时做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增强CT,也只需要几分钟而已;磁共振做一个部位成像就需要10~20分钟不等,成像速度较慢,并且对体位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做一个增强的核磁共振需要注射造影剂,因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每天做磁共振检查的人数是有限的。




适合人群有别




CT检查适应的人群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除了孕妇禁做、婴幼儿慎做,若必须要做,应做好性腺、甲状腺等部位的防护,其他人都可以做。



磁共振的机器犹如一个大磁铁,身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材质植入物及胰岛素泵的人都不能做磁共振的相关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有:磁共振机房内的磁场是24小时持续存在的,平车、轮椅、担架、氧气瓶、监护仪等禁止靠近机房;进入核磁检查室前,一定要摘除体表所有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发卡、戒指、衣服上的金属拉链、钥匙、手机、打火机、身份证、银行卡等等。千万不要觉得麻烦,因为这些物品一旦带入检查室,轻则损伤财物,重则危及生命。而CT对随身携带金属物品的要求就没有这么严格,只需去除检查部位及临近部位的体表金属物品即可。




CT与磁共振的选择

在临床检查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所患疾病来决定检查方式,通常有以下3种选择方式:


(1)如果存在脑出血的问题,最好立即做颅脑CT检查,能够清楚地看出颅内是否有出血灶。此外,还可以做颅脑CTA检查,确认出血的责任血管。





(2)如果出现疑似脑梗问题,可以做颅脑的磁共振检查,能明确显示脑梗部位,如果处于窗口期,还能立刻做溶栓处理。






(3)一般情况下,如果存在骨折的问题,CT和磁共振都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的具体部位,但针对比较细微、新鲜的骨折,磁共振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出水肿的骨折部位,从而判断问题是否严重。


CT与磁共振检查作为当下常见的两种检查手段,有着各自的优劣势,并且针对的项目大不相同。磁共振更适用于缺血性病变检查,而CT检查则更适合出血性病变检查。如果实在无法判断应该选择哪种检查方式,最好先去找专科医生面诊,然后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2024


立即扫码

作者|邢台市人民医院CTMR科 董晨 范晓娟 郑丽娜

编辑|白子博

审核|杨在利







衡水医学影像
隶属于衡水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成立于2016年,宗旨是团结从事影像的工作者,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推广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检查理念和技术规范化,展示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促进影像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