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考试习题 【周周练】 第十期

文摘   2025-01-23 19:12   河北  

1.可导致几何学模糊增加的因素是()。

A.尽量用小焦点

B.增大焦﹣片距

C.减小肢﹣片距

D.减小焦﹣片距

E.使用大照射野

参考答案:D

解析

减小几何模糊的方法有:①增大焦﹣片距,②减少肢﹣片距,③使用小焦点和大照射野。故D选项,减少焦﹣片距会导致几何学模糊增加。

2.关于散射线含有率的概念,错误的是

()。

A.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

B.80~90kV以上时,散射线含有率趋向平稳

C.与散射线的散射角无关

D.随体厚的增加而增加

E.30cmx30cm的照射野时达到了饱和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发射线能量越大,所产生的散射线光子的散射角越小,与直进的形成影像的原发射线越靠近,对照片对比度产生的灰雾机会也越大。

3.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
A.聚焦栅反置
B.焦点/胶片距小于栅焦距
C.焦点/胶片距大于栅焦距
D.X线中心线与栅平面侧向倾角
E.X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
参考答案:E
解析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即滤线栅铅条侧面对X线原射线的吸收作用。栅切割效应的产生有四种情况:①聚焦栅反置使用;②侧向倾斜;③上、下偏离栅焦距;④双重偏离。

4."切线效果"形成的原因是()。

A.X线光量子的减弱

B.X线光量子的增强

C.X线穿透力增强,对比度提高

D.X线穿透力减弱,对比度提高

E.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差异

参考答案:E

解析

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差异

5. 我国规定,连续三个月内接受的个人外照射总剂量当量不得超过()。

A.15mSv

B.20mSv

C.25mSv

D.30mSv

E.40mSv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连续3个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年剂量当量限制的一半(25mSv)。

6.关于高千伏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康普顿效应为主

B.影像显示层次丰富

C.光电效应的几率增加

D.形成的对比度较低

E.骨与肌肉的对比度指数下降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一定标准管电压下,光电吸收与康普顿吸收各占一定百分比。当光子能量逐渐增加时,光电效应递减,康普顿效应递增。所以,在高千伏摄影时,光电效应的几率是减少的。

7.放大摄影,允许放大率最大值M=1+0.2/F,F代表()。

A.肢﹣片距

B.焦﹣肢距

C.焦﹣片距

D.有效焦点

E.实际焦点

参考答案:D

解析

放大摄影允许放大率最大值M=1+0.2/F,F 代表有效焦点。

8.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应等于或小于()

A.0.3

B.0.01

C.0.1

D.0.05

E.0.5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X线管的焦点是面焦点,肢体离开胶片,半影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这会导致影像清晰度的下降。为此,X线放大摄影使用微焦点(0.1~0.3)X线管,使半影控制在0.2mm以内,则不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9.减少或消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间隙法

B.软组织加压

C.使用遮线器

D.加大管电流

E.使用滤线栅

参考答案:D

解析

加大管电流使得更多的射线与被照体产生作用,则产生更多散射线

10.属于主观评价的方法是()。

A.维纳频谱(WS)

B.量子检出效率(DQE)

C.照片颗粒度均方根值(RMS)

D.调制传递函数(MTF)

E.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ROC)

参考答案:E

解析

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ROC)。ROC是一种以信号检出几率方式,对成像系统在背景噪声中微小信号的检出能力进行解析与评价的方法。它可以对主观评价以定量的方式进行表述。因此,ROC解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中模拟、数字这两大系统的成像性能的评价。

第三篇 专业知识 章节汇总

专业知识  第十章 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

专业知识 第十章 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成像原理


衡水医学影像
隶属于衡水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成立于2016年,宗旨是团结从事影像的工作者,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推广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检查理念和技术规范化,展示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促进影像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