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扫描规范!前中后足部MRI扫描方法

文摘   2024-12-24 17:25   河北  


足的构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前足部、中足部、后足部。其中前足骨包括5块跖骨、14块趾骨;中足骨包括3块楔骨 、舟骨和骰骨;后足骨包括跟骨和距骨(如下图)。
前、中、后足需分别进行特定方位扫描。首先根据横断面定位图像获取垂直矢状面图像,扫描线与足部长轴平行(图 1)






1.前足MRI扫描平面:
成像平面包括:跖骨短轴和长轴平面。
(1)短轴平面使用垂直矢状面图像设置,扫描线垂直于跖骨长轴(图 2);



(2)长轴平面使用短轴横断面图像设置,部分扫描线需穿过5个或至少4个跖骨(图 3),可用于评估应力性骨折或骨髓炎。
诊断要点:前足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跖趾关节病变、骨质病变和软组织病变,应该重点关注跖趾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

2. 中足MRI扫描平面
成像平面包括:垂直横断面、垂直冠状面、斜冠状面。
(1)垂直横断面根据垂直矢状面图像设置,扫描线垂直于胫骨长轴且大致平行于足底,扫描范围从胫腓骨远端、踝关节以上开始,至跟骨下方(图 4);



(2)垂直冠状面根据垂直矢状面图像设置,扫描线垂直于足底腱膜(图 5);



(3)斜冠状面使用垂直矢状位图像设置,扫描线垂直于距下关节后部(图 6)。
诊断要点:中足多关节,且通过更加复杂的韧带、关节囊和筋膜之间的网络结构相互联系和限制,需要采用针对性的中足MRI检查扫描方法。Lisfranc关节为足纵弓和足横弓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3. 后足MRI扫描平面
成像平面包括:踝穴冠状面和矢状面。
(1)踝穴冠状面根据距骨穹隆顶部的横断面图像设置,扫描线平行于内外踝之间的连线(图 7);



(2)踝穴矢状面使用与踝穴冠状面相同的 横断面定位图像设置,扫描线垂直于内外踝之间的连线或垂直于踝穴冠状面扫描线(图8)。
诊断要点:后足位于Chopart 关节后方,包括距骨和跟骨。后足主要疾病包括足底肌病变、足底筋膜病变及足跟部病变。足底筋膜中央带受累最常见。足底筋膜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病史可明确诊断。Haglund综合征的MRI报告需同时体现跟骨骨质改变、跟骨后滑囊炎(跟腱前滑囊炎)以及跟腱情况。

参考文献(侵权必删):
[1]陈爽,袁慧书.足部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4,58(12): 1371-1380.



作者:衡水市人民医院 张瑜

编辑:白子博

审核:杨在利



衡水医学影像
隶属于衡水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成立于2016年,宗旨是团结从事影像的工作者,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推广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检查理念和技术规范化,展示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促进影像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