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考试习题 【周周练】 第十三期

文摘   2025-01-30 17:24   河北  

1.产生X线必备条件中,电子源来于:
A.靶物质
B.阳极面
C.高电压
D.阴极罩
E.灯丝加热

参考答案:E

解析:灯丝加热后,放射出电子

2.透过被照体并带有影像信息的被减弱的射线称:
A.中心线
B.散射线
C.透射线
D.二次射线
E.焦点外射线

参考答案:C

解析:在X射线摄影中,透过被照体并带有影像信息的被減弱的射线被称为透射线。这是因为这些射线已经通过了被照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部分吸收和散射,从而携带了被照体的结构和密度信息

3.下列关于连续X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X线强度与管电流成反比
B.连续X线强度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C.连续X线强度与高电压波形无关
D.连续X线的强度与K的关系:IK=K2i(U-U
K)^n
E.连续X线强度与管电压成反比

参考答案:B

解析:影响连续X线产生的因素有:①靶物质:连续X线的强度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在管电压和管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愈高,产生的X线强度就愈大。②管电压:连续X线强度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③管电流:连续X线强度与管电流成正比

4.K特征X射线的产生,管电压必须在:
A.50kVp以上
B.60kVp以上
C.70kVp以上

D.80kVp以上
E.90kVp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管电压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激发电压),使撞击靶材的电子能量 (eV)足够大,可使靶原子K层产生空位,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70KVp以下不产生特征X线;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线

5.关于X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线带电
B.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C.X线不具有粒子性
D.内层轨道电子跃迁到外层放射出X线
E.内层轨道电子被激发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

参考答案:B

解析: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进入到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区域,电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时,电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然发生变化,电子将向外辐射电磁波,故X线是电磁辐射谱中的一部分,因此X线不带电;X线具有波动性、粒子性、波粒二象性等特性;外层轨道电子跃迁到内层放射出X线;外层轨道电子被激发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

6.焦点线量分布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沿X线管长轴,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
B.沿X线管长轴,近阳极端X线量少
C.沿X线管长轴,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
D.沿X线管长轴,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小
E.沿X线管短轴,有效焦点对称

参考答案:D

解析: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X线量少;短轴上有效焦点大小相等,X线量分布也对称

7.关于X线强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靶面倾斜角度无关
B.阴极端X线强度弱
C.照射野内强度分布均匀
D.X线管长轴两侧非对称
E.X线管长轴的两端对称分布

参考答案:D

解析:高速电子碰撞阳极靶面(厚靶或反射式靶)所产生的X线分布与阳极倾角有关。阳极倾角是指垂直于X线管长轴的平面与靶面的夹角。在通过X线管长轴且垂直于有效焦点平面内,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近阴极端强,最大值约在10°处,其分布是非对称性的,这种现象称为阳极效应。90°极倾角越小,阳极效应越明显。在通过X线管短轴且垂直于有效焦点平面内测定,在90°处最大,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的。靶面出现过热熔解而凹凸不平时,产生的X线强度分布就会改变上述规律严重影响X线质量

8.X线平均波长(入mean)与最短波长(入min)的关系是:
A.入mean=3入min
B.入mean=2.5入min
C.入mean=2.0入min
D.入mean=1.5入min
E.入mean=入min

参考答案:B

9.下列组织对X线感受性最低的是:
A.胎儿
B.生殖腺
C.造血组织

D.结缔组织
E.淋巴组织

参考答案:D

解析:低感受性组织包括:脂肪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0.属于X线化学效应的是:
A.穿透作用
B.电离作用
C.荧光作用
D.衍射作用
E.感光作用

参考答案:E

解析:化学特性:感光作用、着色作用


相关知识章节链接:(点击文字观看)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第一节——X 线的产生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第二节——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衡水医学影像
隶属于衡水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成立于2016年,宗旨是团结从事影像的工作者,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推广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检查理念和技术规范化,展示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促进影像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