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第五十八期 腮腺腺淋巴瘤

文摘   2025-01-18 16:58   河北  
腮腺
腺淋巴瘤
?
KNOW
每周一例
PAROTID GLAND
LYMPHOMA




病因与发病病例提供者



01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 75岁


  • 现病史: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上颈部、下颌角下肿物,约“小枣”大小,无发热、红肿、疼痛,无声音嘶哑及咽部异物感,未予诊治。肿物缓慢生长,现长至“大枣”大小,质硬、界清、活动可,伴局部疼痛不适。

  • 超声检查(2023-12-28):左侧腮腺下极实质内可见大小约为2.4cm×1.5cm的不均质低回声紧贴下颌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5×109/L,红细胞4.26×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50%,淋巴细胞百分比35.20%,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254×109/L。

  • 电子咽喉镜:鼻腔鼻咽部通畅,咽后壁无隆起,表面粘膜光滑,喉部粘膜充血,会厌无水肿。双侧声带粘膜光滑,运动好,闭合正常。梨状窝及环后未见占位病变。


01

平扫



增强早期
02



03

增强晚期




02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

马存余一辈子的爱:

老年女性,左侧腮腺下极肿物,边界清,早期边缘强化,晚期病灶内可见不均匀强化,壁呈持续强化!考虑腮腺混合瘤,血管瘤、淋巴结不除外,如果是淋巴结,有可能就是颈部不明原发淋巴结转移!


罗志伟~吉安:

晨读:老年女性,病程2月,左侧腮腺下极浅叶类圆形结节,等稍低密度,形态较规则,未见钙化,未见明显分叶,增强:快进慢出型强化,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内部不强化,静脉期渐进性强化,内部有条片状或分隔强化,周围组织、血管推压移位,未见明显渗出及侵犯。综合考虑腮腺基底细胞瘤。鉴别混合瘤,转移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CD,淋巴增生性肉芽肿


王勇:

周读病例 图像有限  定位:如果定位于腮腺--(1)腮腺下极   腮腺混合瘤;鉴别: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如果定位腮腺外--(2)左侧颈部-皮下-胸锁乳突肌外侧;定性:良性;考虑:神经鞘瘤;鉴别:(1)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巨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转移瘤;(2)颈动脉体瘤;(3)SFT。


李世军:

定位,左侧腮腺肿物,环状强化,考虑腮腺脓肿/腮腺炎,鉴别诊断腮腺混合瘤,转移瘤


安平~刘啸:

老年女性,左侧腮腺区肿物,边界清,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似可见分房样改变,考虑良性病变,腺淋巴瘤可能,多形性腺瘤待除外


安平~刘啸:

鉴别淋巴结转移瘤


五院~梁彬:

年龄部位强化符合腺淋巴瘤


王芳:

老年女性,无明显不适,左侧腮腺下极浅叶类圆形结节,形态较规则,未见钙化,未见明显分叶,增强:快进慢出型,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内部不强化,静脉期渐进性强化,内部有条片状或分隔强化,周围组织、血管推压移位,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腮腺良性病变,腮腺基底细胞瘤,鉴别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


钢蛋儿(Olive branch)~潘成州:

老年女性,偶然发现左侧腮腺浅叶肿物,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考虑基底细胞瘤,鉴别常见的混合瘤、腺淋巴瘤。


阜城~赵欣茹~心星星晴:

结合年龄性别部位,肿物快进慢出强化特点,考虑腮腺基底细胞瘤


来者~刘子源~霸州:

定位在腮腺浅叶,老年女性,增强早期明显边缘强化,延迟渐进性强化,多发分隔并强化,似多发囊变,边界清晰,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血象不高,排除炎性脓肿性病变。两个月迅速长大,首先考虑腺样囊性癌,不除外基底细胞腺瘤,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


姬国敏:

左侧腮腺区占位,密度不均匀,边界尚清晰,增强后呈分隔状强化,边缘强化明显,首先考虑混合瘤。鉴别淋巴瘤


赵泽军~医生:

老年女性,左侧腮腺软组织密度结节,无钙化,病灶边界清、周围无渗出。增强扫描动脉期环形强化,呈渐进式改变,内部不强化,考虑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腮腺基底细胞瘤?鉴别混合瘤?


迟宝权~如許前塵:

各位老师分析的都很细致,个人同意基底细胞瘤诊断


肇兴~梁小朗~昔年ᶞ:

老年女,左腮腺结节,富血供,持续强化,内部坏死或者黏液变,考虑基底细胞瘤可能大,年龄 性别 强化模式都符合,主要鉴别黏表,神经鞘瘤 副节


红七公~郭宏峰:

老年女性,腮腺浅叶肿物,质硬,活动可,不完全强化,延迟持续强化,不均匀改变,考虑腮腺粘液性癌,鉴别面神经鞘瘤,腺样囊性癌。


景县医院-李倩~浅蓝深蓝:

老年女性,浅叶单发,边缘尚清,强化方式快进慢出,考虑良性,基底细胞腺瘤可能性大,鉴别腮腺混合瘤


张佳乐~家乐福MR:

老年女性,无明显症状,定位左侧腮腺浅叶,类圆形病变,边界清,早期边缘强化,病变内部有囊变,分隔,晚期病灶内可见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略减低,病变边缘有血管穿行,考虑良性病变,腮腺腺淋巴瘤,鉴别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瘤,神经鞘瘤。


周晓往~安平县医院:

老年,结合影像及临床,腮腺浅叶下极囊性肿物,持续不均匀强化,包膜完整,考虑良性,腺淋巴瘤可能,鉴别混合瘤,神经鞘瘤。


立二拆三~张希军~景县:

老年女性,缓慢增长,病变囊实性占位,位于左侧腮腺浅叶下极,平扫等密度,增强动脉期边缘区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边界清楚,周围无浸润,无钙化成分,考虑良性肿瘤,腮腺最常见良性肿瘤1多形性腺瘤,中青年,女性多见,动脉期弱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该例强化,年龄不符,2腺淋巴瘤,囊实性占位,老年男性,吸烟史多见,单侧多发或双侧多发,强化呈快进快出,血管贴边,核磁弥散受限,该例年龄影像表现也不符合,少见良性肿瘤,单形腺瘤,基底细胞瘤,老年女性,囊实性,动脉期明显强化,且持续强化,易囊变坏死,符合。肌上皮瘤动脉期强化还要明显,持续强化,中年女性好发,须要鉴别。另还需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宋娜:

老年女性,左侧腮腺浅叶占位,边缘清楚,考虑良性肿瘤,动脉期边缘强化,静脉期不均匀强化,持续强化,快进慢出,符合基底细胞瘤。鉴别腮腺混合瘤。



03




病理结果


04




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WT)

  • 又称淋巴囊腺瘤或乳头状囊腺瘤

  • 是腮腺第二常见良性肿瘤,约占25-32%

  • 多见于老年人,男:女=2.31:1

  • 与吸烟密切相关,可与病毒感染有关

  • 多位于腮腺下极,多表现长轴平行于下颌骨升支

  • 多单发。


01

组织病理学

  • 发生机制:最被接受的假说是WT是由腮腺内或腮腺周围淋巴结内的异位唾液腺管上皮发展而来

  • 大体上,肿瘤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可见完整包膜,质软,剖面呈灰黄色

  • 组织学上,WT具有两种组织学成分--淋巴组织和上皮细胞,肿瘤组织由呈囊性的腺样结构构成,囊腔衬覆特征性双层上皮,多呈乳头状排列,内层为高柱状胞浆嗜酸细胞,间质见含生发中心的密集淋巴样组织

  • 总体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有一定对应性,体现在肿块包膜完整及内部囊变的一致性上



影像学表现
02

  • 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可为双侧发生,可跨深浅叶

  • 肿块多边界清楚,有包膜,合并感染时可边界不清

  • 囊变是WT一个特点,囊性成分表现为囊腔样、分隔状、裂隙征

  • 可呈囊性、囊实性、实性,囊实性多见,肿块密度/信号多不均匀,可呈T1WI、T2WI混杂信号,DWI弥散受限,ADC值偏低,低于腮腺恶性肿瘤

  • 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呈“快进快出”强化特点

  • 贴边血管征“包绕血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 右侧腮腺浅叶后下极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密度高于正常腮腺。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可见多发细小血管穿行/环绕,包膜强化明显。病理示肿瘤由嗜酸性腺上皮(白箭)和淋巴间质(黑箭)构成。





鉴别诊断



1、多形性腺瘤
  • 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广泛(平均46岁),女性多见

  • 生长缓慢,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孤立性软组织肿块,以腮腺浅叶多见,生长加快并疼痛时考虑恶变可能

  • 恶变率可达3-15%,术后易复发


影像学表现:

  • 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 多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小者密度/信号均匀,大者可见钙化、囊变、坏死、出血

  • 弥散多不受限,ADC值高于恶性肿瘤和腺淋巴瘤

  • 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表现为“慢进慢出”

  • CT平扫示右侧腮腺浅叶圆形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 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均匀强化

  • 静脉期持续轻中度强化

2、基底细胞腺瘤

  • 60岁以上女性多见,常单发,位于腮腺浅叶

  • 无痛,生长缓慢,无症状,可自由移动的肿块

  •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呈等密度/T1WI等T2WI高信号,周围有明显T2WI低信号包膜,ADC值介于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之间

  •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略减低,呈“快进慢出”


右侧腮腺浅叶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尚清,增强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低


3、粘液表皮样癌

  • 最常见的原发腮腺恶性肿瘤,中青年多见

  • 来源于腺管上皮细胞,大多位于深叶或跨叶生长

  • 质硬,固定无活动,伴有疼痛或面神经受侵症状,但也可无症状

  • 影像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不规则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液化、坏死和钙化,呈浸润性生长,并侵犯邻近组织,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

  • 右侧腮腺类圆形软组织结节,边界欠清,增强不均匀强化





小结

  • 腮腺腺淋巴瘤为淋巴结构起源的腮腺第二大常见良性肿瘤

  • 好发于浅叶后下部

  •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 可见贴边血管征

  • ADC值从低到高:腺淋巴瘤<黏液表皮样癌<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





GUANZHU



立即扫码

编辑:白子博


审核:赵泽军 刁胜林





往期回顾

#

【影像病例分享】滑车上孔

#

双下肢静脉CTV扫描经验

#

孟辉教授《骨与关节摄影技巧》

#

急性白血病相关肺部真菌感染CT诊断

衡水医学影像
隶属于衡水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成立于2016年,宗旨是团结从事影像的工作者,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推广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检查理念和技术规范化,展示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促进影像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