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营造 | 村上文旅合伙人王斌:把握村落的“文脉”,做留得住的乡村建筑

文摘   2022-12-15 20:00  

栏目语


一个乡旅项目的外在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营造决定的。在村上的各个乡旅项目,建筑设计部分大都由设计师王斌主持设计。本栏目试图通过与王斌等村上的建筑师朋友们的访谈,向大家分享在乡旅运营中有关建筑营造的经验与思考。


王斌,村上文旅合伙人,毕业于东南⼤学建筑系,取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世界知名的伯克利建筑学院硕士学历,曾任职于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KPF,主持设计村上湖舍、乡邻中心、稻田餐厅、村上研习所、六一民宿等建筑。


Vol.1 
我在村上做建筑

跟着下方视频,

走进村上长漾里·乡邻中心~



#01

“把握整个村落环境的气质(文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读”

当你在做乡村建筑设计的时候,你会更关注哪些方面?

我觉得第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整个村落环境的气质,简称“文脉”(concept)。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是在一个旁边有很多现存历史肌理的村落,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原生态村落,还是像在我们村上几个项目面对的,各种不同的气质的房子都混杂的这么一种村落。从中你可以做出一个恰如其分的一个解读。


第二就是建筑本质,本体的结构和空间。对于建筑本身,我有自己的一些坚持,这就是建筑学科内部的一些事情。往往这部分业主不太会太关注,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可能比较关注建筑的结构、空间的共振,最后实现一个空间的表达。


第三,我比较关注实际的施工条件。因为在我设计的过程中,我会考虑到施工的局限性,以及很多的不精确性。这些东西我们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应对,是要在设计之初就想到后期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2015年设计村上湖舍时提前看现场


#02

不断地参与到整个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以应对随时会发生的变化”

你觉得回国之后在乡村做建筑设计的环境,跟之前在城市里做建筑会有不同吗?

城市项目基本都是我在国外做的,都是超高层、大型办公楼、大型商务这种。所以一般周期特别长,第二是反复地斟酌,每一个画到图纸上的东西,最后几乎都会被 100% 还原实现。


但乡村的建筑特征其实有很多的变数,尤其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我基本上会不断地参与到整个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以应对随时会发生的变化,而不是一开始图纸交出去以后,就能够保证百分之百还原的明白。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问题,需要现场解决,需要改变材料,甚至改变结构和动态的一种设计过程。


乡邻中心设计草图

乡邻中心施工现场


乡邻中心落成后。图片拍摄者@郝萍


乡邻中心落成后。图片拍摄者@郝萍


#03

“灵感不是先入为主的”

具体到某一个建筑设计的时候,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灵感不是先入为主的,不是说我内定了一个空间、风格,我从来不这么做。而是通过这个场地,就是刚才说的对一个村落文脉的整体把握。


比如村上湖舍,我们的北立面几乎是完全封闭的。这是因为北面的农民房跟我们的内部有视线的干扰,我不希望被他看到,所以北面首先要比较封闭,南立面靠近水面就是完全打开的一个状态。出于这样一种对环境的判断,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光的容器”


再比如村上湖舍屋顶坡度跟旁边的这些农民房的坡度都是一样的。当你从鸟瞰图上看,它还是基本上保持了村落的那种坡屋顶的风貌。建筑的呈现在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标新立异的做一个跟旁边的整个环境没有办法对话的这么一种建筑。

比如乡邻中心是三角形的,因为我的地本身就是个三角形,我朝向北边,因为是稻田,所以我希望屋檐能够尽量的平缓,能够低一点。我要强调它的一个入口,所以入口的南边是高起来的。


村上湖舍,2016,图片拍摄者@侯之

村上湖舍,2016,图片拍摄者@侯之


村上湖舍,2016,图片拍摄者@陈颢


#04

面对乡村的实际条件,做出一个真实的建筑风格

看到在《时代建筑》的文章中,使用了乡村粗野主义这个词来总结你的乡建作品的风格。你觉得这个准确吗?

乡村粗野主义不是一种风格,只是一种态度和精神。真实面对建造条件,真实面对施工条件,真实面对场地条件,所做出的一种真实的反应。


新粗野主义当时是英国的一个流派,它其实要反对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的住宅风格。因为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是一片废墟,它要解决问题,要给尽量多的工人阶级或者劳动阶级提供住房用的空间,所以它不能够去再去照搬以前的所谓的维多利亚风格。


我觉得我们有类比的情况,就是不用去照搬以前我们印象当中的粉墙黛瓦的江南风格,而是真正面对我们现在的乡村的实际条件,并且根据实际的样子,做出的一个真实的建筑风格。

当我们的面对的整个的环境已经改变了,我们要去表达传统文化或者地方特色,不能忽视掉我们现在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去表达传统,而是要在一种现在的实际的情况下去做出一个当代的表达。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建筑观。


稻田餐厅设计草图

在稻田餐厅的施工现场

村上长漾里稻田餐厅,2020,图片拍摄者@薛亮


村上长漾里稻田餐厅,2020,图片拍摄者@薛亮


村上长漾里稻田餐厅,2020,图片拍摄者@王斌 



#05

多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在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做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和契合

建筑设计跟业态运营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你会为了运营上的便利,做一些设计上的妥协吗?

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七八年前完全没考虑的一个问题。当你经验不够之后,比较容易很自我,比如贯通空间很大,空间之间的隔音和就不好,所以在手作区(村上湖舍)做活动的时候,旁边就会形成干扰。最后运营时就会做一个隔音板把空间给遮断了。


这个对我来说是很遗憾的,因为本来我其实想表达的是一个贯通的空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使用上的实际的需求,所以一厢情愿地做了空间。


这样的情况下,最后的空间可能也没有办法长久地保持我想要的样子。不管我真正想要什么,他会从他运营的角度去修改。

所以从这点上说,我觉得我一直在改变。我希望能够更多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在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做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和契合。因为这样建筑才能够保持原来的样子。


与阳澄湖相处泰然的村上湖舍 


村上长漾里的精神建筑——乡邻中心



#06

村上的团队对后期的运营是负责的”

作为村上的合伙人,你跟村上团队有没有哪些是契合的点,或者是有哪些主张是一致的?

在契合点上来说,第一,大家都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第二,他们给我很大的自由度,也比较包容我。第三,就是大家互相支持,比如嘉昊和周周她们也经常在现场,有很多时候是从她们的角度去盯现场,去确保施工的实现度。可能我们的在具体的某个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对某的上有不同的偏好,但是我大方向是一致的,这个是我们能够合作到今天的基础。

另外,在做乡建项目方面,我们的改造思路是一致的。相比很多的地方乡建“用完就弃”,或者资本介入运营以后就不管了,或者是搞了一把网红效应以后就不负责了。村上的团队对后期的运营是负责的。


另外一个就是目前的这几个乡村都在我们的家乡,我们都是苏州人,我觉得是随时可以回去看看的这么一个地方。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有一种情感上的连接。


村上长漾里稻田餐厅,2020,图片拍摄者@王斌 



“想和村上文旅聊一聊”



有关文旅的探讨、咨询或合作,

欢迎扫码加微信。


cunshang


村上

片区式乡旅开发及运营



村上是2015年夏天诞生于阳澄湖畔的新乡旅品牌,创始人团队由海归建筑师、媒体人、设计师、项目策划人、运营团队等组成,专注乡旅生活空间设计营造、开发以及管理,在地文化开发及经营,致力于用内容激发乡村更新。截至目前,已布局三个项目:苏州阳澄湖-村上湖舍、宿迁三台山-村上花房里、苏州吴江平望-村上长漾里。

  ●  ●  ●  ●  ●  ●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