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民艺 | 非遗民艺乡创集·“文化赋能乡村”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文摘   2023-09-23 19:55   江苏  

一方水土造就一地民艺,

一地民艺反哺一方水土。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观看今日活动视频)


2023年9月23日下午,运河豐物志·非遗民艺乡创集暨“文化赋能乡村”主题沙龙在村上长漾里的乡邻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3吴江区农民丰收节的分会场活动,本次活动包含一个为期两天的50+摊位的民艺乡创市集和一场深度交流的“文化赋能乡村”主题沙龙

本场沙龙活动共邀请了4位来自乡旅及民艺行业的大咖嘉宾:火山荔枝创办人、6次产业专家陈统奎自然造物联合创始人王猛涛,乡创学院院长顾军以及村上文旅创始人储海晋。活动现场,围绕“文化赋能乡村”的主题,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深度探讨了民艺与乡村的关系,并从实操层面给出了专业层面的建议。


运河文化滋养着位于平望镇的村上长漾里,这里既有以精雅著称的“苏工”百艺,同时作为南北货的流通汇集地,自古以来也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艺;作为一个以“内容为王、运营为先”为策略的乡旅项目,村上长漾里深挖在地文化,通过IP化、产品化、场景化等方式,不断推出更符合文旅消费场景的民艺主题体验产品。通过本次主题沙龙的交流,村上长漾里将继续探索民艺与乡村之间的更多可能性,后续将以聚焦民艺创生的村上研习所业态为平台,在长漾里的乡土环境之间,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乡旅产品,孵化更多民艺创生品牌。



“文化赋能乡村”主题沙龙

关于民艺在乡村,他们这么说



火山村荔枝创始人 陈统奎:

“6次产业的事情,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走。”

半农半品牌顾问,以成为和成就6次产业家为使命。2009年从上海回到海南岛火山村,创立火山村荔枝品牌,带头探索荔枝6次产业化,还办了5届全国返乡论坛和4场Farmer4千人演唱会。受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學商学院演講,被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日本NHK电视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鸟瞰中国》,陆续拍成纪录片。


陈统奎老师在沙龙中分享了自己在乡旅实践中的三个阶段(脉络),在他的总结中,三个阶段脉络的关键词分别是:社区营造、品牌农业和六次产业


社区营造的理念是受台湾地区乡村发展的影响,在这个阶段(2009年~2014年),他一直聚焦在挖水井、修路、盖篮球场、修门,这些虽然不赚钱但是为村庄赋能的事情。2014年开始,他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品牌农业上,开始认真地去关心和产业有关的事情,一边围绕“荔枝”做文章,一边深入日本、台湾、德国等多地的乡村,去寻找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知道并了解了“6次产业”的概念。


6次产业,简单来说就是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是“1×2×3=6”,是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6倍及以上。【备注:近年日本推动农山渔村的六级产业化(以下简称六级产业化)系指农业生产(一级) X 农产加工(二级) X 直销(三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产生相乘综效,同步发展不以偏重哪一段。】


陈统奎老师坦言,自己是在一边倡导一边实践的过程中。对于1来说,难点在于标准化,比如如何建立有机、绿色这些标准,并执行到位;对于2(工业化)来说,怎么把农产品深加工并产品化,比如把农产品变成面包、汽水、面膜,怎么找到合适的加工商、代理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3(服务业化)来说,最难的是让农民变从传统的农民成服务从业者,一个乡旅项目的长期走下去还是要靠本地人,而不能只靠外来人、大学生。




自然造物 王猛涛:

通过回到乡村,看到原来在追寻的东西,找到了自己的‘药材库’。


自然造物联合创始人。自然造物通过记录,讲述着中国传统的故事,宽慰鼓励了上下两代人;通过设计,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濒临消亡的民艺以崭新的姿态来到当代生活。自然造物以浙江杭州为根据地,向四周扩散。目前,除了杭州瓶窑,自然造物在桐庐、临安、大明山、河南、天津都设置了“乡村城市会客厅”。


在沙龙中,王猛涛老师分享了自然造物团队的十年创业经历,并把这个过程形容为找到自己的“药材库”。在成为民艺专家的基础上,自然造物团队打通了民艺的产业链,发现了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核心价值。过程中,他们深度接入到民艺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为其建立标准、梳理流程并完成市场化,也通过民艺的影响力为一个又一个的乡村发掘了巨大的产业价值。


王猛涛老师在分享中讲述了自然造物团队的多个爆款产品,比如“金枣柿柿干”、“老铁手工器具”和“高粽”等,其中铁质手工器具的案例让人印象有其深刻。王老师说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造物团队建立了第一条中国打铁的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从批量化采购“老铁”的源头开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老铁所具有的独特肌理无法替代;接下来是铁器加工过程中的“切边”步骤,师傅们通过剪刀切边,花费的时间甚至比打铁更久,自然造物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师傅们设计好的铁枕和冷锻圆头锤子,降低时间成本;同时帮助师傅们建立标准,比如打出锐角才给钱,虽然简单,也真正在民艺行业中实践的人应该能知道,每一个简单的标准的树立过程有多困难。在“去人名化”的过程中,自然造物建立了民艺产品的标准化,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建立,让民艺产品有了成为标准产品的可能。




乡创学院 顾军:

“想下乡的人,能够很成功的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


乡伴创客学院、水牛书店、田园梦想家青创基地创办人;莫干山宿盟、莫干山民宿学院联合发起人;觉醒商业上海中心城乡共振学科召集人。2015年联合大学生创投、私董会、新教育投资行业的多位专家,与乡伴文旅集团朱胜萱老师共同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乡村创业教育和孵化平台-乡伴创客学院。目前已成为国内乡创领域的教育、培训、孵化的领先机构,已经帮助数百位学员成功乡村创业。其中2位获评全国甲级民宿,6位获评浙江省白金宿,4位入选借宿民宿排行榜TOP50。


顾军老师在分享中,讲述了自己2018年开始,从乡伴的合伙人变成小业主的身份转变历程。在顾军老师的乡村实践中,更想做的是一个社区化的乡村,而他自己持有的乡村业态,也全都都是公共配套类型的,比如创客学院、水牛书店。在他的乡村实践叙事中,他是从一个城市人的视角讲述“市民下乡“的故事。



城市的人下乡能做什么,他希望每一个想下乡的人,都能够很成功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乡村的消费者。如果仅仅是一个消费者,那对乡村振兴也起不到该做的作用,很难有很好的转化。


因此,顾军老师在工作中会更加关注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比如计家墩和村上长漾里,都属于苏州近郊的乡村。他认为这种类型的乡村,主要扮演的是两个功能:一个是社区,一个是产业孵化器。




村上长漾里×民艺:

非遗民艺乡创集 


在长漾里的乡野自然环境之间,在中心大草坪上、在临河的漫步道路上,聚集了来自苏州、上海、杭州的50+非遗民艺乡创品牌,一场内容丰富的乡村民艺市集让整个静谧的村子变得热闹非凡。



苏扇、玉雕、苏绣、真丝布艺、编绳、传统香、茶、盆景,传统民艺来到了乡村之间;草木染创意服饰、原创手工陶器器具、皮具自制用品,以及自然造物的各种文创产品,手工创意好物;还有来自平望本土的平望酱菜、糖画、手工糕点、新鲜果蔬和各类小食。



整个市集活动持续两天,欢迎大家来到长漾里和我们一起玩~感受年轻的民艺的力量,感受乡土间迸发的可能性。



村上研习所:

跟着长漾二十四时,研习美好时光


村上研习所,是村上文旅发起的一个共创共享手艺工坊。我们欢迎各有所长的手艺人们带着造物技艺和创意作品汇 集于此,一起用创意复兴传统民艺,并联合打造一张贯穿全年的多元主题造物课程表。跟着长漾二十四时的时间轨迹,一起在乡村的田园自然里,研习美好生活的细枝末节,收获美好欢聚时光。


作为二期的代表性业态,村上研习所的空间已经落成,我们精心策划的二十四节气手作课程表正在筹备中,欢迎有意向的民艺手艺人前来发起合作,一起在乡野间创造。




“想和创始人聊一聊”


有关文旅的探讨、咨询或合作,

欢迎扫码加微信。



📞
门店预订方式

【阳澄湖 | 村上湖舍】

(扫码添加村上小姐姐微信)
📞联系电话:村上酱 18015510970
📍所在地址:苏州相城区阳澄湖度假区清水村刘家庄
🚕如何抵达:自驾。导航搜索 #村上湖舍

【苏州平望 | 村上长漾里】
(扫码添加长漾小哥微信)
📞联系电话:长漾里小哥 18606219918
📍所在地址:苏州吴江区平望镇庙头村1组
🚕如何抵达:自驾。导航搜索 #村上长漾里



cunshang



村上

片区式乡旅开发及运营



村上是2015年夏天诞生于阳澄湖畔的新乡旅品牌,创始人团队由海归建筑师、媒体人、设计师、项目策划人、运营团队等组成,专注乡旅生活空间设计营造、开发以及管理,在地文化开发及经营,致力于用内容激发乡村更新。截至目前,已布局三个项目:苏州阳澄湖-村上湖舍、宿迁三台山-村上花房里、苏州吴江平望-村上长漾里。

  ●  ●  ●  ●  ●  ●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