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想起了他们(余杰)

文化   2024-11-21 00:00   上海  


转载自:阿拉老底子


过年了,想起了他们


余 杰


春节来了,合家欢聚,开开心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每当这个时候,我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他们,一些曾经上山下乡的朋友们——


2009年7月回农场与留场知青朋友交谈


第一个思念是那些一辈子留在农村(农场)的知青朋友们。


五十年前,我们一起上山下乡,来到了遥远的边疆农村。那时,我们都是没有读完初中高中的学生啊。度过了将近十年的艰难的岁月,在四十年前的大返城中,我们幸运地回到了城市。我们都走了,可他们由于各种原因留了下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啊,一辈子都交给了农村。四十年前的大返城时,这些曾经与我们一起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的兄弟姐妹,是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离开了他们啊!这一幕终身难忘啊!



过年了,千万不要忘记他们啊!如今我们都退休了,也许他们还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为了生活还要去上山割胶、还要下地去种菜、还要去喂猪、还要去集市卖掉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等等。生活的艰辛是我们回城的知青所不能想象的。



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知青们。假如当年在大返城的时候,他们也与我们一起离开了这片土地,现在又会是怎样呢?假如没有大返城,我们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现在又会是怎样呢?这里是没有假如的,已经没有必要去假设了。一句“我们要回家!”的呼唤积聚起的大返城使我们都回来了。现在退休了,在城市里享受着生活,弥补着曾经失去的美好生活。与这些一辈子在农村的城市知青一比,我深深地懂得了两个字:珍惜!



此刻,我们只能在喜庆的节日里,遥祝我们留在农村的知青朋友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


第二个思念是那些长眠在红土地上的知青战友。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想起他们。长达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我们曾经守望相助。这种情感是没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尤其是那些曾经生活在一起离开上海到云南上山下乡的同学、朋友,在一瞬间意外地离去后,那种悲哀和思念之情永久地留在了心中。



突发的疾病,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是当地的医疗条件的限制,造成了知青的死亡;


崎岖山路上的翻车,在大山上、森林中被大树压死的、毒蜂子叮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措施等造成了知青的死亡;


为了一点小事发生斗殴,也有为了争夺女朋友的争风吃醋的群架,还有一不留神的失手等等,使一些知青意外地失去了生命;


还有因为种种原因被残酷殴打,被关押,被批斗以后的死亡,有的是不堪忍受的自杀,有的是至今不明原因的离奇死亡。



从1968年开始,当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们来到了云南这块土地上,此类事件不断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位知青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

我是1970年4月24日从上海出发前往云南兵团的。在离开上海的前夕,我特意到同一个里弄的同学家中了解云南兵团。这位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叫陆国海。当时他先于我到了云南兵团的一师二团五营工程连。我看了他从云南写给家里的信,大致知晓了一些云南的情况。当时我还盘算着到了连队以后一定要去看看老同学。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到达连队前,陆国海已经离我们而去。死因是被山上的大树压死的。后来云南东风农场专门为知青建了龙泉公墓,但在墓地里找不到陆国海。据说,找不到他的埋葬地了。唉,一声叹息啊!

另外一位是安葬在龙泉公墓中的上海知青施德全。他是来之上海市上海县(该县已撤销)的一位知青。他有一个绰号“小猪锣”。德全个子不高,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脸。因为年龄的关系,大家都把他当作小弟弟。干活时他可是一员虎将。德全是因为在上山砍竹子时被蜂子叮咬后受了重伤的。据当年与德全一起在机务队工作的重庆知青高维回忆:“我是和施德全一同从15分场8队调到机务队的,我开轮式拖拉机,他开链轨拖拉机。出事后他被送到景洪农垦分局医院抢救,三天都昏迷不醒,直到停止呼吸。我奉命开着拖拉把他从景洪接回分场,那时的公路很差,拖拉机就更颠簸了,我知道他已永远地离开了,再无知觉,可还是尽量把拖拉机开得平稳一点,生怕颠簸影响了他的沉睡。……”



可以说,在所有曾经到过云南的知青都能够有这样的往事记忆。那些同伴们在消失的时候的音容笑貌定格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些逝去的知青都是从上海出发的,都是在同一面上山下乡的大旗下进军云南的,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美好的梦想的,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啊!

如今,我们回城了,他们则在异乡安息了;我们在享受着晚年的生活了,他们永远定格在那个青春年华中。作为上海知青到云南去的一部分,该给这些人、这些事留点位置。哪怕是一个两个。等到了我们在天堂里与他们会面的时候,我们可以真切地对他们说,我们没有忘记!

大过年的,在喜庆中说上一些感伤的话语,为的是不忘曾经的苦难;为的是珍惜今天的幸福;为的是不允许悲剧再度重演!

写于2019年春节前



作者
简介


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

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


作者作品荐读

余杰:说说我们这些人的故事(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

余杰:在去往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的列车上结交的朋友

余杰:我们的晚年

余杰:知青往事:抽烟趣谈

余杰:知青偶遇记

余杰: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五)

余杰:后知青时代的晚年生活

知青故事│无处寻觅的后悔药(余杰)

知青故事│无奈分飞的鸳鸯(余杰)

知青故事│不必纠缠的情感(余杰)

知青故事│小兵的“孽债”该怎么还(余杰)

知青故事│阿康的爱情悲喜剧(余杰)

知青故事│她葬送了青春和爱情(余杰)

知青故事│被拒绝的“爱情”(余杰)

余杰:云南农场知青的两次下跪

余杰: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

余杰:落叶归根的我们,不易!

余杰:知青口述,我们的爱情并不单纯

知青讲述:上山下乡的那一刻(余杰)

偶遇知青朋友(余杰)

在西双版纳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余杰)

我期待着放上鲜花的照片(余杰)

知青口述:我们的后代(余杰)




。。。

荐读: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9+8集/2965篇)(2024.7.19.)

.阅后请在下方点击【分享】【点赞】【在看】,谢谢支持!

.


知青情缘
欢迎你!知青朋友!这里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这里有同龄人的心声,这里有往事的回眸,让我们走进《知青情缘》打开心灵之窗,共同谱写生命中永不熄灭的人生之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