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8:李安乐《书牍杂录:清代同治年间陕西白水县知县杨振钧信稿》考

学术   2024-12-18 13:55   甘肃  

《书牍杂录:清代同治年间陕西白水县知县杨振钧信稿》考

李安乐



一、信稿信息

       信稿为线装装订,尺寸21x13.5㎝,竹纸,原装订,63个筒子页,数百封信稿。

       封面为民国时李紫若题名“书牍杂录”“紫若手订”,有两枚印章11月宝鸡县县长印”“宝鸡县??之印”(县府官印?)。

       内页有朱笔句读,又有墨笔修改及少量注释,为原稿时痕迹。内页中有印章数枚“李恩绶印”“李紫若印”“李紫若章”“凤翔城南之李氏图记”“宝鸡县总局图记”。

二、信稿作者及藏者

       信稿作者为贵州人杨振钧。在第一封致左宗棠的信稿中,提到自己“黔省微材”。查《白水县志》有“杨振钧,同治十年,黔南”,知同治年间的白水知县为杨振钧。信稿序文时间为同治九年。

     

       此外,信稿中提到两位同乡均为贵州人。“禀江苏中丞前任山东中丞丁宫保(同乡)”,丁即丁宝桢。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山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年)四川总督。

      又有“禀广西抚宪苏(同乡)”,苏即苏凤文。苏凤文,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字虞阶。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由举人教习知县,分发广西试用。曾任平乐知府、全州知州。同治元年(1862)以广西左江道迁按察使。同治四年迁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授广西巡抚。同治十年(1871)擢漕运总督,旋因病解职。撰有《广西昭忠录》《股匪总录》《平桂纪略》等。

       由是可以确定此信稿为杨振钧的。关于杨振钧,所查资料较少。《清实录》卷之二十七,光绪二年四月,“谕内阁……候补知县前署白水县事杨振钧不守官箴,钻营干进……均著即行革职。以肃官常。现月。”

       又有光绪十年正月,“又谕。丁宝桢奏、□□□尔□劾州县等语。四川茂州直隶州知州张祺。心地昏庸。性近猥鄙。著勒令休致。秀山县知县杨振钧,习于作伪,事多欺蒙。著开缺另补……现月。”此又处杨振钧为不同人。因据《秀山县志》,杨为江华人(湖南)。

       杨振钧,贵州人。清同治九年始署任陕西白水县,后因“不守官箴,钻营干进”被革职。其后不详。

        另有抄录的刀笔之人,某可亭,号琴鹤主人。有一篇序文可知其经历。可知其秀才出身,屡不中第,无奈做了他人师爷,做近来送往,看人眉目的吹嘘刀笔之事。


        重要收藏者李恩绶。有图章数枚。

       另有一段题于封三的收藏跋文,交待了。这段跋文写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写了自已任职宝鸡县长,虢镇县佐之事。李恩绶(紫若)之事见于王丕卿《凤翔县民国元年选举议员简述》:民国元年(1911),李紫若被选举为凤翔县议会的25位议员之一 (《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34页)。党肖婷, 李均宏:《借“仕学斋三种备览”探寻周昺潢生平与思想》中有:“李紫若,陕西凤翔县城府前巷人。李惺子(字慎庵,凤翔城内府前巷人。清贡生,曾任凤翔府中学堂、蚕桑学堂、高等小学堂,书斋堂号 为“仕学斋”,《凤翔县志稿》有传)(《当代图书馆》,2020年,第1期(总第141期),第60页)。另在《凤翔老宅记录西府人家的风雨兴衰》一文中有,“李惺的长子李恩绶,很小时便通过童试,成为清末生员,在凤翔府中学堂求学。辛亥革命后,李恩绶被选为凤翔县第一届县议会议员,还先后任陇县、凤翔县高等小学教员,宝鸡县县长等职。李恩绶也像父亲一样,不仅勤俭自持,还常常救济贫困之人。1929年,陕西遭遇了自然灾害,凤翔县也闹起了大饥荒,长青镇罗钵寺村的一个小孩饿晕在路边,李恩绶看到后便将这孩子收养,并抚养成人。(《宝鸡日报》2014年3月27日)

       综合以上资料,可知重要收藏者李恩绶的信息。李恩绶,字紫若,陕西凤翔县城府前巷人。出身读书世家(其父李惺子为清贡生,曾任教于凤翔府中学堂、蚕桑学堂、高等小学堂等,又任凤翔县修志局局长)。清末生员。民国元年(1911),被选为凤翔县第一届县议会议员,还先后任陇县、凤翔县高等小学教员。民国十九年(1930),任宝鸡县县长,又任虢镇县佐等职。其余不详。


三、信稿内容

       信稿所写内容为白水县知县与各级官员、朋友,以及幕僚与慕僚等的交往。

        有写给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的信稿,向其汇报到任时间。还有写给同乡丁宝桢(宫保)的,写给陕西巡抚、按察使,广西巡抚苏文凤,陕西县府等,陕西、贵州、山东等各地的上司同僚朋友。

       写给左宗棠的信中提及平等叛乱,其中有军给陕西提督马的信稿,提到代为寻找戏班。信稿内容极为丰富。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信稿价值

       数百封信稿,内容丰富,涉及清代同治间及陕西地方文化,未见刊登,是陕西白水及贵州重要的乡邦文献,是非常好的学术课题研究资料。

       对于研究清代下层文官与上级及同僚交往互动,交往日常等,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文章:

NO192乡邦文化:李安乐丨清代静宁进士王源瀚致联魁信札研究

NO199乡邦文化:李安乐丨静宁清代书院山长录

NO206:李安乐丨信札中的东交民巷激战与介绍请托:清末光绪李淦澂致何得彪、党志振等两通信札的研究


作者:
李安乐,1980年生,甘肃静宁人。传统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员。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2020年入选)。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甘肃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理论研究员。 艺术理论文章曾先后荣获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暨青年艺术批评奖及甘肃省第二、三、四届文艺评论奖,并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历史与现状”首届青年艺术理论成果、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首届青年美术理论家评选等,参编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国书画·教学参考用书(2019年版)》。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书画》《中国民族美术》《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社会科学论丛》《中国艺术时空》等报刊。编著有《观看与视觉:艺术批评的洞见》,《慕天颜集》(与李世恩合编)。待出版《静宁历史人物辞典》《全静诗》《清代道同间甘肃静宁协营副将衙门信稿抄本校释》等。


文艺评论相关:

NO.15【文学评论】李安乐:丰盈抑或沉重:女性肉身叙事的伦理纬语——读《沉重的肉身》兼论女性写作

NO.15【文学评论】李安乐:口述史的乡村质感及个人意义的症候 ——读桑子的《家书》

NO.63【艺术评论】李安乐:黄忠龙的诗

NO.64【艺术评论】李安乐:又见“五谷丰盛”的山村:读陈宝全诗集《看见》

NO.66【文学评论】李安乐:  山庄:追寻乡土社会的潜在记忆

NO.74【文艺评论】乡邦里的记忆:故纸堆与田野中——王小龙的《静宁记忆》系列的历史景观

NO.77【文艺评论】李安乐:身体的诗性栖居 ——读王晓华的《身体诗学》

NO.83李安乐:衰落乡村的忧惧一一读黄健《忧郁的故乡》

NO.88艺术版与小说版的《成纪公咅》:闲话李源

【N109】李爃燊:家庭形象及罪与罚——评《家弱是朵光》

N0133:李安乐/《醒狮路》读后

NO167:李安乐:灰涩世界中的女性景观一一简评张怡微短篇小说集《家族试验》

NO169李安乐:父亲与父亲节

NO183乡邦记忆丨靳恒德:静宁最后的黄埔生走了(第三期)李安乐丨史记•靳恒德列传



艺术链接:
1.立春大送脉望阁手刻朱砂印制的版画财神赵公明
2.2024,白菜朵朵开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脉望阁”及作者


............................脉望阁..........................


       脉望阁,一个书斋号与公众号,一个物理与非物理的存在,兼具私人言语与公众话题。在上下两个维度上致力于文艺与乡邦文化的探究、表达、推介与传播。


 脉望阁微信、视频号、抖音号


脉望阁
脉望阁,一个书斋号与公众号,一个物理与非物理的存在,兼具私人言语与公众话题。在上下两个维度上致力于文艺与乡邦文化的探究、表达、推介与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