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谓的趋光性有一种说法是:虫会借助光源的平行光和自己视线的夹角进行导航,而太阳射到和月亮折射到地球的光,几乎都是平行的。至于为什么那些昆虫会扑向火或者灯泡,是因为这种很像一种点光源,发出的光是各个方向的 ,所以虫子会因为夹角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飞行方向,从而“跌入”光源。
第二,昆虫一般白天是不一直飞的,白天一直飞容易被鸟逮着吃掉。所以昆虫一般都是选择晚上出出来飞,晚上出来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聚集起来寻找配偶,因为这个时候日落前太阳就像一个无限远的点光源,而鸟大部分看不见都归巢了。一般晚上又很少有自然光源,所以人类发明的光源就成了一种污染,主要是污染了黄昏的日落光。
第三,飞蛾有趋光性,但它们不会朝着太阳飞去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首先,飞蛾作为夜行动物,它们的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太阳作为自然光源,其亮度和方向与人造光源不同,飞蛾对太阳的反应与对灯光的反应并不相同。其次,飞蛾扑火的行为并非因为喜欢光,而是因为人造光源的特性导致它们迷失方向。人造光源的亮度和方向对飞蛾的飞行路线产生干扰,使它们无法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此外,飞蛾在靠近亮光时可能很难快速做出反应并逃往暗处,因为它们已经离开光亮太长时间了。最后,飞蛾扑火的行为可能是一种视觉误导,即复眼受到光线的干扰,无法正确辨别方向和距离,导致飞蛾误以为火源是配偶,从而被引诱向火源飞去。
第四,蛾分辨不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的区别,才会出现有的蛾子趋光的现象。借助光线分辨方向是它们必备的生存技能,被点光源骗属于这一技能带来的副作用。除非智商进化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进化是很不容易发生的。被烧死的蛾子还不够多,还没达到威胁种群生存的地步,即使某一只蛾子有了这个能力,它也不一定就比其它蛾子有优势,这种基因也不一定能流传开。
第五,以前看过的一个解释是说飞蛾的,它的趋光性不是朝着光源飞,而是趋向与光的方向大概呈45°的的角度飞,太阳光射到地球上可以看成平行光,而我们蜡烛这种放射型光源会吸引着飞蛾绕一个螺旋状的弧线最后飞向光源处,也就是所说的飞蛾扑火。
第六,自然界的火可不是人类发明的,更不是有了人类才有火。有地球第一天起就有各种火,草原经常因为雷电,太阳炙烤,露珠聚光,植物堆积自燃而发火,假如飞蛾是因为需要火光导航而进化出倾向扑火,那飞蛾早就被自然淘汰了。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