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黑白第1121
很多事,很多人因为没有目的,而达到了很美很远的目的,而我们后来的很多事物,因为太有目的,结果离目的越来越远
(账户展示只作为思路分享,不代表买卖推荐,情谨慎参考)
定投账户:
本周二减仓了5%左右的沪深300ETF
股票账户:
周二,按《(周总结249)9月29日聊聊未来》一文中的计划,51.3元,卖出了2%格力持仓,
下午50.9港元买入了3%中国平安H股。
周五84.8买了2%富安娜观察仓,这个只是观察仓,希望以持有人的视角在去研究一下,也有可能后面会卖出,情谨慎参考。
目前账户现金2%
股票统计:
01
就往前走
这周末有个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就是财政部的会议。
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之前一些工作计划的总结。
一万亿超长期国债, 结构性减费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加大国内需求,灾后重建,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保就业等等。
第二部分:未来增量政策:
1. 加力支持地方化债,给更多额度,让地方促发展保民生。
2. 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一级资本。
3. 叠加地方专项债、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支持房地产行业,促进止跌回稳。
4. 支持民生,下一步针对学生加大奖励助困力度。
当下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地方债,一个是房地产,未来的政策方向也基本都是围绕这两个展开的。
会议没有宣布具体的政策数据,但是表示规模会较大,多次表示,举债规模有较大操作空间。
总的来说,周六的会议算是不错,给了不小的正面预期。
对于这种政策本身大家的目标就不完全一致。
股民希望的事来一波超预期的政策,赶紧让股市大涨,赚一波钱,政策效果好不好不那么重要,股市短期能暴涨这很重要。
政策呢是需要循序渐进,让经济逐步好起来,他需要出一些牌看看效果,再出一些牌,还要考虑汇率压力,国际形式等等问题。
所以本质上大家希望的方向可能一样,但是需要的节奏不一样。这一次算是既发布了政策,又留足了想象空间。一是反复提及韧性足够,发债空间很大。另一个是蓝部长表示,会是近年来化债规模最大的一次。
如实说,如果是10年前的我,每次有这种发布会都会很认真的去看,但现在的我基本提不起兴趣了。因为要写分享,才强迫自己去看了一下。
倒也不是装清高,只是和我的体系没太大关系,对我投资没啥帮助。
首先,我很少以未来几年政策受益的逻辑去布局,因为你会发现政策方向也是经常调整的,一个孩子本来学习不咋地,你听到校长在大会说要帮扶落后学生,因此你去押注,过段日子政策变了,或者帮扶没成功,你就变的很尴尬。
其次,我也不做短线,再热血的发布会,市场兴奋几天也就过去了,没有做短线的能力,又太在意这些,反而是受到伤害的概率更大。
对基于企业长期价值的人来说,你知道自己所处的周期和政策的大方向就足够。
昨天有个新闻想必大家都看了,抖音某顶流大V被封了,节前他的视频表示,节后给我全仓猛干,干就完了等等反正一顿激昂的输出,情况大家也知道,节后是几乎涨停开盘,一路下跌,如果节后冲进去,本周亏20%很正常。
难道他不知道以他的影响力,说股市一定涨,一旦说错了,要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他肯定知道。
必然是一时被情绪影响了,认为这是一个一定正确,百分之百出风头吸引粉丝的好机会。
一直玩情绪的大V,都有被短期热度冲昏头脑的那一刻,更何况我们普通人。
在投资上你分辨一个人的信息有没有意义很简单。
真正理性的投资人,往往都是先聊风险。
比如黑白常说的,任何一笔投资你要先想最坏的结果你能接受,之后你才能从中选有一定收益的机会。
投资中,大多机会都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很少有100%成功的选择。
上限再高,你无法承受可能的错误带来的损失,对你来说他都算不上机会。
相反那些动不动就说,绝对、稳赢、千载难逢的人,大概率是想煽动你的情绪然后收割一波。
当你发现自己情绪非常亢奋,或者非常悲伤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又被周围的氛围影响了。
一个容易被周围氛围影响的人,必然是2700点,你说便宜,他嗤之以鼻,一路大涨后,你说理性点,他说涨停也要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所以上周我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周总结250)如果真的是牛市,希望我们能记得》第二篇:《在猜是不是牛市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上周一个老股民朋友发消息和我说,这两篇文章他要收藏反复看,其实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警醒。可能越是老股民,越能理解这两篇文章的珍贵。人真的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情绪影响的。
也希望大家能时不时的来看看这两篇文章。
即使不是这一次,早晚也会有牛市,无论曾经飞的多高,平稳降落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本周指数高开低走回撤不小,这个在9月30日的周总结里写过。
原文截图如下:
就算有较大的行情,追涨杀跌最后亏光的其实也不少,更别说所有牛市最终也都有估值回归的那一天。
什么事情都有结局,花开注定会花落,列车也终会到站,你不能让自己成为最后买单的人。
牛市末期大部分人不是看不出自己的持仓高估,只是因为牛来了预期提高了舍不得卖出。
只要守着低估的企业,高估就果断卖出,最终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只是一旦市场活跃了,看到别人赚快钱,自己就无法平和的面对了,也想去抓住更快的机遇。
怎么预防以上,周二的文章在雪球用的标题是《别猜是否有牛市,就是平稳度过牛市的方法》,这就是方法:
有没有牛市不重要,你的持仓是否还低估这很重要。
当下有人说是倒车接人,有人说是倒车撞人。
我个人对于短期走势确实没什么能力预判,但是短期如何也并不对我有什么影响。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是平稳的走,平静的面对一切。
踏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去不断幻想自己未拥有的东西。总去想一些未来可能的美好状态,就会越来越着急。
就坚定的低估买,高估卖准没错。
聊到这里,肯定有一些朋友想问,什么方法看高估低估。
这事,他没有一个统一且简单的标准,你很难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判断。
我们都知道,总市值=净利润X市盈率。
市盈率方面,理论上可以参考无风险收益率,但是不同资产市场明显又会给出不同的定价。
资产质量,发展空间,大家对这类资产的预期,都是变量,所以你很难说同一个估值标准完全对应所有企业去用。
更重要的,企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很低估的企业,也会因为业绩下降变的高估,一个看似高估的企业,也可能他有极强的增速。任何估值都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发展判断的基础上。
所以这件事不可能有捷径,只有认真的去把企业搞明白了,答案自然就显现了。
保持平静的内心,保持阅读,保持多看企业和资料。
好的结果是做正确的事后顺理成章到来的。
一个人,很功利的做一件事,我平时不想花时间,感觉机会来了去搏一把,往往自己就成了炮灰。
越是功利的想逃避所有弊端只要好结果,越是做不好一件事。
比如平时分析企业这件事,我在文首经常说,企业分析我把他当做和阅读一样拓宽视野的事情。并不是说看一家企业就要买一家企业,你看过的人多了,就能看懂人性,看的企业多了自然也就懂商业模式了。
但是一些读者朋友是无法改变功利的思考方式的,很功利的去做这件事,如果看了一家企业就必须当下是个机会。
所以每次写企业分享的文章,都会比较有压力。
黑白公众号14万关注,雪球13万关注,喜马拉雅26万订阅,加起来少说也得几百个想法。
我希望的是,和大家保持一个阅读企业的习惯。
但是每次也必然充斥着很多,你为啥写这家,不写那家的指责,有一类人他的理念是这样的,他关注谁,就觉得谁欠他的,今天写的企业他不喜欢,就不行。
趁着这个机会也说一下,对于免费更新的我来说,10万关注和14万关注没什么区别,有觉得关注了我是我占了你便宜的读者请尽快取关。
当然大部分读者还是理性,发几句牢骚更重要的是想说。——任何回报都是付出后的自然结果。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在股市上花费时间建立过认知,某一刻看到情绪来了,想去占点便宜,最终大概率损失惨重。
如果一个人阅读,只想读最有用的那本书,那么他大概率,一直都在找最有用的书。
如果一个人看企业,只想看最有用的那家,那么他对企业商业模式的了解永远都不会全面,无法站在全局的角度去了解商业模式。
认真做事,然后平静的往前走,好运自会降临。
02
聊聊最近的几笔交易
最近做了两笔减仓,9月30日448港币卖出了7%的腾讯持仓。
去年12月22日,因为网游新规腾讯当天暴跌了13%,黑白在274港元换股了7%的持仓到腾讯。
这笔调仓后腾讯的仓位一直很大占了总持仓45%,不是很符合我适度分散的风格。
但是因为太过低估一直也没舍得降低仓位,去年就计划450港元卖出加仓的这部分,这笔调仓收益63%。
另外一个是降低了一些格力的持仓,之前卖出了2%,本周二51.3元,又卖出了2%格力。
有两笔新买入。
第一笔是周二买了3%中国平安H股,
减仓腾讯后,一直没找到太适合的港股标的,正好周二港股平安H暴跌15%,因此买了3%。
其次是周二买了2%持仓的富安娜,对于富安娜还是观察仓,目前再找一些这类,股息不错,估值不高的企业,目的是为了未来其他持仓逐步上涨高估后,降下来的仓位如果没更好的机会,能有一个比较稳健的去处。
这类特点的企业,不涨,稳定持股收息,还有一定的意外之喜的可能。
当然富安娜有个缺点,就是成长性较差,在我心中还不算完美。
有朋友问我减仓腾讯格力是不是应该高估了。
我认为估值还不高,我减仓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投资要学会赚简单的那一段
今年5月聊分众年报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聊聊分众传媒年报,投资要学会赚简单的那一段》
文中我说,4元敢于买入分众那一刻,这笔交易就基本成功了,未来你是7元卖8元卖,9元卖,他都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也许分众还会股价更高,但是你赚到了最简单获胜概率最高的一段收益。
原文截图如下:
以上是当时写分众时聊的逻辑。
最近降低了一些腾讯,格力的持仓也是基于这个逻辑。
不是他完全高估了,而是最简单的那一段已经赚了大半,随着难度增加降低一些仓位。
腾讯270港元涨到450港元这60%的难度,肯定低于450港元涨到720港元的难度。
50元的格力只要市场情绪恢复就能达到,之后可能需要其他业务也能贡献利润。
作对1+1就给奖励的时候,押注更大,作对复杂数学题才给奖励的时候,减少一些押注。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无论是不到完全高估尽量不卖,还是随着赔率下降逐步降低仓位,先明白了逻辑,能够承受负面,适合自己性格,这最重要。
2、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部分持仓获利了结以后,部分利润装到了兜里,心态上会更平稳一些,也有助于剩下的持仓更耐心的长持。
首先我这个选择,肯定不是完美的做法,可以找出无数大师的理论反驳这一点。
但我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相比做到极致,先要确保的是,自己能做好。
投资书籍看了很多,为啥还是做不好投资。
很多时候,不停的看天才的发言之后,也把自己按天才定位了。
林丹给你说跳杀很简单,羽毛球很简单的时候,你可别真信了
另外不同市场也是有差异的,要因地制宜的去思考。
广东人说冬天穿个薄外套就行,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到了北方不考虑因地制宜,仍然这么做就冻伤了。
在持续上涨的美股,你轻易下车可能意味着永久的失去买入这家企业的机会。
但是国内目前仍是一个暴涨暴跌的市场,我认为不必担心错过机会,并为此去承受极大的波动。
基于价值的核心理念不变,但你要根据你参与的市场和自己的能力做微调。
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喜欢《金钱心理学》和《一如既往》两本书的原因,他首先把你定位成普通人,再此基础上才去聊投资。
这两本书我也都写过系列陪读,链接放到文中了。《金钱心理学陪读》《一如既往陪读》
黑白的书中也说,这是基于普通人的投资方法,我们先得明白自己的定位。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很多投资中的焦虑都来自于,还不能做到完成,就已经要求自己完美了。
投资或人生都一样,一下把目标订的太高,往往连普通的结果都做不到。
一旦你非常功利的想做一件事,大多时候结果都不太好。
但是你坚持做正确的事,不求极致,坚持基于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的往前走,好事就会发生。
很多事,很多人因为没有目的,而达到了很美很远的目的,而我们后来的很多事物,因为太有目的,结果离目的越来越远。
我是终身黑白,今天就聊这么多,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