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的抗争:普加乔夫起义

文摘   2024-10-30 21:39   湖南  

一:风云诡谲:18 世纪的俄罗斯政府压迫少数民族群体

普加乔夫起义,在某种层面上,可被视作一场针对共同对手—少数民族与群体对俄罗斯民族的抗争。此次起义,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几乎所有的民族,除了俄罗斯人,均投身其中。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卡尔梅克人、米萨鞑靼人、马里人、莫尔多瓦人、楚瓦什人、乌德穆尔特人、哈萨克人,皆因俄罗斯帝国的政策而心生不满。叶卡捷琳娜女皇虽推行开明改革,但为时已晚,给予这些少数民族的惠及甚少。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局势,恰恰揭示了这些民族人群为何如此热衷加入普加乔夫的哥萨克部队。

17世纪40至50年代,伏尔加地区的鞑靼人备受兵役压迫。巴什基尔人与卡尔梅克人,则对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定居化与中央集权政策满腔愤慨,毅然投身哥萨克叛军。同样,叶卡捷琳娜女皇对哈萨克土地的深入干预,也促使哈萨克人加入了普加乔夫的行列。这三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巴什基尔人、卡尔梅克人与哈萨克人,因俄罗斯政府破坏其游牧经济的政策而蒙受损失。尽管他们传统上是牧场的竞争对手,且俄罗斯当局巧妙利用这一敌意,但在一个冒名顶替者的出现后,他们过于轻易地相信了其慷慨的承诺,并投身于起义之中。

18世纪,俄罗斯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日益加强。1744年奥伦堡州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政府对这些昔日自由边疆的控制。自1744年至1770年代初,俄罗斯官员的权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边疆起义,正是俄罗斯专制主义成功的产物。专制主义的实现,部分归因于叶卡捷琳娜女皇对彼得大帝后宫廷政变再发的担忧。为加强帝国对边疆的控制,俄罗斯官员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他们的专横与腐败,不仅引起了帝国偏远地区非俄罗斯人的反感,也触怒了俄罗斯边境的忠实守护者——雅依克哥萨克人。

至17世纪70年代,俄罗斯当局虽通过向部分游牧民族贵族赐予礼物、物质利益与奖赏来争取其忠诚,但仅在一定程度上将该地区经济转向全面的农业经济。只要他们仍保留一定的游牧生活方式,紧张局势便可能导致武装冲突的再次爆发。18世纪俄罗斯政府试图让他们定居,旨在促其俄罗斯化。俄罗斯农民便可安心迁移至此,无须担忧游牧民族的侵扰。然而普加乔夫的起义证明,沙皇的政策在该地区的效果有限。

在这一动荡时期,心怀不满的民众寻求解决之道,以应对俄罗斯国家政策给整个帝国带来的困境。1770年代初,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交战,并在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后吞并大片领土。战争需求庞大,为满足其需要,税收、征兵等义务沉重地压在民众肩上。例如要求哥萨克人加入正规军,放弃其在帝国军队中的非正规军角色,并剃除胡须,这对信奉传统旧礼仪派的哥萨克人而言,无疑是极大的侮辱。战争动员需要严格的征兵制度,五年间,中央当局共征召了33万余人也给哥萨克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二:胜利转进:被轻视的普加乔夫和士气低落的守军

在18世纪70年代,雅依克哥萨克人的持续反叛中,一位身份不明的流浪者悄然混迹于他们之中,从事着各种杂役。此人言辞粗俗,对官员们口出不逊,并煽动哥萨克人逃往奥斯曼土耳其。他声称顿河哥萨克会紧随其后,且自己已在边界筹备了巨额资金与物资,一旦哥萨克人抵达,将有一名巴夏提供高达五百万卢布的资助。同时,他承诺给予每人每月十二卢布的薪资,并散布谣言说有两个团的兵力正从莫斯科赶来镇压雅依克哥萨克,预示圣诞节或主显节前后将有暴动发生。政府耳目欲以煽动暴乱之名将其拘捕,但他却与丹尼斯·皮亚诺夫一同逃脱。直至马雷科夫卡村(今伏尔格斯克),他才在一名农民的指引下被捕获。此人便是叶梅利扬·普加乔夫。

 


普加乔夫先是被押往辛比尔斯克,随后转至喀山。鉴于当时雅依克哥萨克问题的严峻性,奥伦堡省长认为此事必须上报国家陆军委员会。1773年1月18日,相关呈文被发出。然而,当时雅依克暴乱分子众多,喀山官员并未对此罪犯给予特别重视,对他的看管也并不严苛。普加乔夫的同伙则趁机在流放途中协助他逃脱。

按常理,他们应逃往库班地区,但雅依克哥萨克对富饶的雅依克河依依不舍,决定举行新的暴动。他们认为,假冒被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黜的彼得三世为领袖最具号召力。因此,他们选择了胆大心细、工于谋略且不为众人所知的普加乔夫,并轻易说服了他。随后,他们迅速集结同伙,准备再次暴动。喀山陆军委员会的西蒙诺夫中校则下令搜查普加乔夫可能藏匿之处,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于是,喀山军方逮捕了几名与彼得三世流言相关的哥萨克进行审问,这一举动反而加速了事件的进程。

 


9月18日,普加乔夫率领三百余人从布多林哨所来到雅依克镇外,驻扎在距镇三俄里的恰干河对岸。雅依克镇陷入恐慌,刚被平息的居民又开始投奔新的暴乱者。西蒙诺夫派瑙莫夫少校指挥五百名哥萨克迎战普加乔夫,他们配备两门大炮并有步兵协同,另有两百名哥萨克由克雷洛夫大尉率领在前。一名哥萨克策马飞奔而来,高举着冒名帝王的一封煽动性信件。哥萨克要求宣读信件,克雷洛夫拒绝,导致队伍哗变,一半人投向了僭号者一方。瑙莫夫见势不妙,撤回镇内。

次日,普加乔夫来到雅依克镇前,但一见军队出镇迎战,便命令手下在草原上散开后退。西蒙诺夫没有追击,担心哥萨克叛变,也不敢调动步兵离开镇子,因为镇上的居民正准备暴动。他将情况上报给奥伦堡长官赖因斯多尔普中将,请求派出一支轻装部队追捕普加乔夫。然而,由于与奥伦堡的直接联系中断,西蒙诺夫的报告足足七天后才送达。

普加乔夫的队伍因新暴乱者的加入而声势浩大,直抵伊列克镇。他给管辖该镇的哥萨克统领波尔特诺夫送去一道诏令,要求其出镇相迎并会合。他向哥萨克许诺赏赐十字架、允许留胡须(哥萨克多信仰旧礼仪派,留胡子是其宗教传统),还保证赏赐河流、牧场、金钱、给养、子弹、火药以及永久自由,并威胁不服从者将遭到报复。波尔特诺夫忠于职守想要抵抗,却被哥萨克捆绑起来。哥萨克鸣钟捧着面包和盐迎接了普加乔夫。普加乔夫绞死了波尔特诺夫,庆贺胜利三天,然后带上所有伊列克哥萨克和镇上的大炮,完成了起义队伍的初步组建,并向拉瑟普要塞进发。

随后,各要塞的哥萨克纷纷哗变加入普加乔夫的队伍。奥伦堡军队士气低落,不愿与普加乔夫作战。很快,普加乔夫攻占了下奥焦尔纳亚、塔季谢瓦等要塞,力量日益壮大。从普加乔夫带着少数几人来到雅依克镇附近算起,不过两周时间,他已拥有近三千步兵和骑兵,二十多门大炮,七座要塞被他攻占或投降。他的队伍每时每刻都在迅速扩大。普加乔夫决定乘胜追击。10月3日夜,他利用一座未按赖因斯多尔普命令拆除的桥渡河,向奥伦堡挺进。

奥伦堡形势不断恶化。雅依克哥萨克军队随时可能全体叛变;巴什基尔人受其首领挑动(普加乔夫用从布哈拉人那里抢来的骆驼和货物收买了首领),开始袭击俄罗斯人村庄,成群结队投靠普加乔夫;卡尔梅克士兵不断从前哨逃跑;莫尔多瓦人、楚瓦什人、切列米斯人不再服从俄罗斯人指挥。很快,不仅奥伦堡省,相邻省份也出现了动荡。

女皇对这场初露端倪的祸患极为关注和不安。当时形势对举行骚乱非常有利,各地军队都被抽调到土耳其和波兰。因此,女皇命令驻扎在莫斯科、彼得堡、诺夫哥罗德和巴赫穆特的步兵连和骑兵连紧急开往喀山,由以严格执行命令著称的卡尔少将指挥。然而,卡尔抵达奥伦堡后开始畏首畏尾,使普加乔夫赢得了时间壮大力量,而自己丧失了进攻机会。奥伦堡城手握精兵和比起义军精良得多的火炮,却开始经历一段苦难的受围困时日。

围困一段时间后,11月2日,普加乔夫率领全部人马逼近奥伦堡城。他将炮队配置在城四周猛轰,城墙上官军也猛烈还击。同时,普加乔夫手下约一千步兵从河岸一侧悄悄进入已烧成焦土的城郊地窖里,在靠近土墙和拒马的地方开枪放箭。教堂钟声响起时,炮火每小时轰击一次,使奥伦堡城守军疲惫不堪。

卡尔少将的消极应战给了普加乔夫壮大的机会,其队伍由最初的不到三千人发展至两万五千人之多。于是,他向旁边的喀山省求援。卡尔让正沿萨马拉一线向奥伦堡推进的辛比尔斯克警卫司令切尔内绍夫上校尽快夺取塔季谢瓦,并打算等一同派来的正在卡卢加接收新兵的弗赖曼少将一到就派他去增援切尔内绍夫。然而,计划落空。11月初,卡尔在增援未到的情况下开始向前推进,但沿路村庄都是起义队伍,使卡尔队伍在行军中狼狈不堪。第二天拂晓,卡尔又受到普加乔夫的炮轰,慌忙开始撤退。这时,两千多暴民队伍从四面八方飞驰而至,用九门大炮开火轰击,普加乔夫亲自指挥。他们散开在田野上,与官军保持大炮射程的距离,毫无危险。而卡尔的骑兵疲惫不堪且人数不多,暴乱者则拥有良马。卡尔的步兵一进攻,他们就远远跑开,迅速将大炮从一个山头搬到另一个山头,尾随后撤的卡尔十七俄里。卡尔用炮火掩护撤退,五门炮整整射击了八个小时,辎重被丢弃,伤亡惨重。

切尔内绍夫则中了起义军队的埋伏,在奥伦堡五俄里的冰河上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普加乔夫绞死。卡尔得知切尔内绍夫被绞死的消息后沮丧至极,开始考虑自身安全而非战胜暴乱者。他将情况上报陆军委员会后,借口有病放弃指挥职务,将军队交给弗赖曼少将照管,自己前往莫斯科。他一露面,莫斯科一片哗然。女皇下诏开除他的军职。自此,卡尔一直住在庄园里,直至亚历山大初期在乡间去世。女皇这时看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平定这场愈演愈烈的祸患。她在物色足以信赖的军事指挥官以接替临阵脱逃的卡尔。她选中了比比科夫上将。亚历山大·伊里奇·比比科夫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已在军事活动中功勋卓著。七年战争期间,其忠勇精神就引起了腓特烈的注意。比比科夫的派出也让普加乔夫对战奥伦堡守军一直占上风的局势到头了。


三:由盛转败:比比科夫重振守军重创普加乔夫

1772年底从各地调派来镇压普加乔夫暴乱的军队终于陆续开到各自的指定地点。比比科夫迅速把他们派往奥伦堡城方向。少将戈利岑公爵应率他的军团在从喀山到奥伦堡之间一带活动,以切断通往莫斯科的大道,以防普加乔夫孤注一掷。曼苏罗夫少将受命指挥右翼掩护萨马拉一线,穆费利少校和格里尼奥夫中校率本部军兵正朝那里开去。拉里奥诺夫少将被派往乌法和叶卡捷琳堡一带。杰卡隆格守卫着西伯利亚,他须派加格林少校率领一支野战分队去保卫昆古尔。近卫军中尉杰尔扎温被派到马雷科夫卡去,从奔萨和萨拉托夫方面掩护伏尔加河后来的胜利证明这些布署是正确的。

12月29日,穆费利少校率领一支野战分队接近了前一天被攻占的萨马拉城。暴乱分子上来迎击,穆费利将他们击溃并一直赶到城下。他们想在城里大炮的掩护下在此进行抵抗。骑兵冲上去短兵相接,一拥入城,刀砍马踏那些四处奔逃的人。正在这个时候,距萨马拉两俄里的地方出现了前来增援暴乱者的斯塔夫罗波尔的卡尔梅克人。他们一看见出城迎击他们的骑兵队伍,就逃跑了。萨马拉城里的起义队伍被肃清。野战分队缴获6门大炮,俘虏200人。随后,格里尼奥夫中校和曼苏罗夫少将开进萨马拉。在萨马拉的胜利成功鼓舞了比比科夫手下军队的士气,又相继收回了被起义队伍占领的乌法和村庄。戈利岑公爵接过了吓破了胆的弗赖曼少将统辖的军队的指挥权。1月22日公爵渡过了卡马河。2月6日,比比科夫和他会合。2月10日,曼苏罗夫也与他会合。军队朝奥伦堡开去。

 

(起义军画像)


3月22日戈利岑到达了塔季谢瓦附近,普加乔夫的部署使戈利岑公爵大为惊奇,他没有料到普加乔夫竟具有这样的军事知识。戈利岑先是派出300人去侦察敌情。起义军潜伏起来,放他们一直接近到要塞跟前,然后突然进行强有力的出击,但他们被配合侦察队行动的两个骑兵连阻遏。比比科夫马上派出了猎兵(18-20世纪欧洲和俄国军队中的一种轻步兵。19世纪中期以前由优秀射手组成),成散开队形行动,他们登着滑雪板在深雪上飞奔,占据了所有的有利高地。戈利岑把部队分成两路纵队,朝目标接近并开火射击,要塞里回击的炮火同样非常猛烈。炮击持续3个小时。戈利岑看出只用大炮不可能取胜,便命令弗赖曼将军率领左路纵队发起猛攻。普加乔夫摆出7门大炮进行反击。弗赖曼的部队夺过大炮,冲向已冻结成冰的围墙。暴乱分子拼命抵抗,但却无法抵挡正规部队的威力,四散逃去。此前一直没有参加战斗的骑兵队沿各条道路进行追击。双方伤亡十分惨重。仅被击毙在要塞里边的暴乱分子就多达1,300人。在塔季谢瓦周围方圆20俄里的地域内暴乱分子的尸体遍地都是。戈利岑方面死伤则只有400人。这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得胜一方缴获36门大炮,俘虏3,000多人。而普加乔夫率60名哥萨克冲出敌阵,待他奔逃至别尔达村时,包括他本人在内已只剩5骑人马了。普加乔夫战败的消息传开,起义军能乘马车乘马车,能乘雪橇的乘雪橇,纷纷四散而逃。而比比科夫和戈利岑在3月26日到达了奥伦堡,受到了居民的夹道欢迎。但天不遂人愿,在比比科夫的军队一步步清理剩余的残兵游勇的时候,患上了热病。4月9日上午11时溘然逝世,时年44岁。但普加乔夫的起义军也已然不是让官军风声鹤唳的状态了。


四:走向灭亡:普加乔夫屡遭失败直至被捕

1774年4月,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工矿区和巴什基尔征集新兵,很快征集到了5000余新兵,但很快受到了政府军的打击,放弃了在乌拉尔工矿区,转而沿伏尔加河向喀山进军。而此时喀山只有1500名守军,守城的勃兰特在普加乔夫的强攻下没能抵挡住进攻,被攻入城中,起义军在城中大肆破坏,但好景不长,自工矿区一直围剿普加乔夫的米赫尔松的军队迅速赶到。米赫利松派遣哈林进攻敌人左翼,杜韦进攻右翼,他本人则从正面攻击喀山的主炮垒。普加乔夫一方因先前取得了胜利而情绪高涨,又夺取了一些大炮而力量得到加强。他们向攻击的队伍开火猛轰。炮垒的前面是一片沼泽,米赫利松必须要从中穿过,而哈林和杜韦则设法绕到敌人后面去。米赫利松冒着敌方的炮火终于攻下了炮垒,杜韦在右翼也夺下了2门大炮。起义军分成了两群。一群来迎击哈林,他们在壕沟后面的狭窄道路上停住,设好炮垒就开火射击;另一群人则设法绕到官军的后方去。米赫利松留下杜韦,自己去增援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沟壑中穿行的哈林。最后经过5个小时的顽强战斗,普加乔夫败了下去,逃跑了。起义军一方死 800人,被俘180人。米赫利松的损失很小。夜很黑,部队也十分疲惫,米赫利松无法再追击普加乔夫。但喀山已被米赫利松收复,普加乔夫只能回到城外准备集合部队再次攻城。他率领25,000名杂兵大群大群地沿着已经两次进攻失败的路上蜂拥前进。米赫利松则800名马枪手、骠骑兵和丘古耶夫哥萨克出发迎击。他又占据了察里津村附近战斗阵地,把部队分成彼此相距很近的三路。米赫利松和哈林从两个方向实施夹击,起义军一下子就被打垮,退逃下去。这一切转瞬之间就结束了。普加乔夫先奔到他的第一个营地,接着又赶到第二个营地,极力想阻止人群逃散,但徒劳无益哈林迅速进行追击,不让他有喘息的机会。卡赞卡河漂满了起义军的死尸。5,000俘虏和9门大炮落入到了胜利者手中。

这不禁让人感慨米赫尔松是多么迅速而又不畏劳苦地对普加乔夫进行了追击。如果守城的波将金和勃兰特能够尽到他们的职责,能够坚持住哪怕是几个小时,那么喀山就会免遭劫难。

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普加乔夫虽然在伏尔加河西岸攻占了几处要塞,但却很难守住,政府军的军备和战斗素养是起义军所欠缺的。8月21日,米赫利松在察里津附近追上了普加乔夫,这成为了起义军的最后一次决战。普加乔夫停扎在两条大路之间的一个高地上。米赫利松趁天还未亮迂回绕了过去,在起义军的对面扎营。清晨,普加乔夫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又是那位对他紧追不舍的可怕人物;不过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打发他那些步行的喽罗们去对付列在队伍两翼的顿河哥萨克和丘古耶夫哥萨克,自己则勇敢地朝米赫利松攻去。战斗没有持续多久。几发炮弹就把他们打得乱作一团。米赫利松朝他们冲了上去。他们丢下大炮和所有的辎重就跑。普加乔夫上了一座桥,一边朝河对岸跑,一边徒劳无益地想阻止这些人;他跟着他们一起跑。他们一直被追击出40俄里。普加乔夫约有4,000人被击毙,7,000人被俘。其余的四散逃掉了。普加乔夫带着至多不过30名哥萨克在距离战场70俄里、切尔诺亚尔斯克以北,分乘4条小船渡过了伏尔加河,朝草地方向遁去。追击他的骑兵来迟一刻钟。那些还未来得及乘船过河逃命的就跳进河水泅渡,尽数溺水而死。

 

(起义军的溃败)


普加乔夫数次逃脱之后,还想着东山再起。但上天没有给他又一次机会。政府军向察里津派来了当时已有卓建功勋的名将——苏沃洛夫。感觉胜利无望的哥萨克把普加乔夫绑了起来送到了雅依克镇上。普加乔夫被送去了莫斯科接受俄政府的审判。


(带镣铐的普加乔夫)


1775年1月10日,寒风凛冽的早晨在博罗特广场聚集了不计其数的人们,这里搭上了高高的断头台,沙俄最大的农民起义始作俑者普加乔夫就此殒命。


五:唤醒自由的火种:普加乔夫起义的意义

普加乔夫起义是18世纪末发生在俄罗斯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民反抗运动。这场起义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经济及政治格局,而且其影响还延续至后世,对历史的演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这场起义中,他们要彻底颠覆沙皇的统治,坚决反对那种不公的封建制度和特权阶级。他们追求的是一个更为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环境。这种观念在俄罗斯的历史变革和现代化道路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普加乔夫起义的爆发,标志着俄罗斯社会开始萌发出思想自由的苗头,为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统治铺平了道路。


芝兰学社
2017年1月5日成立于悉尼的军事历史爱好者社团,qq粉丝群号96130133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