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1918年双十一德国正式投降后,德国总参谋部在汉斯-冯-塞克特的带领下认真分析了一战的教训,开始研判新的战略和战术学说。塞克特组织雇用了数百名军官在全军上下进行全面性的战后调查,充分地吸取从士兵到高级军官的经验。同时基于一战战败带来的国家经济严重通货膨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和国防军被极大的束缚带来的耻辱感,国防军上下致力于重整军备准备着未来战争。在德国,总参谋部创设出的新的战术条令就会马上在全军试点运行,同时国防军开设了合理高效地科研体制确保武器开发进度。在领袖人物的带领下,在全军上下厉兵秣马式地的实行下,德国军队在20年代中后期即有了极大进步,奠定了二战爆发的1939-1940年德军势如破竹的基本战术体系。
战间期前的汉斯-冯-塞克特
冯-塞克特,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利奥波德(又名汉斯)。1866年4月22日生于石勒苏益格(1936年12月27日卒于柏林)。
他生性沉默寡言,因此有“斯芬克斯”的绰号。1896 年,他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绩从战争学院毕业。随后,他被调入总参谋部,交替担任一线和参谋职位。因为在每一个职位上的出色表现,他的声望与日俱增。1914 年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了柏林第三军团的参谋长。
塞克特的军团随第一集团军开赴马恩河,当德军未能取得胜利时,他的军团后撤到了韦利(Vailly)。在他的领导下的在索伊斯(Soissions)的局部进攻使他在总参谋部声名鹊起。1915 年 3 月,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第 11 军参谋长,隶属于马肯森将军(V. Mackensen),该军东征加利西亚。一个月后,第 11 军在戈尔利斯-塔尔诺(Gorlice-Tarnow)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 12 天内俘虏了 14 万俄军,占领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并确保了西里西亚的安全。德皇授予塞克特 “功勋奖章”。到 6 月底,伦贝格落入第 11 军之手,其俘虏人数已超过 25 万。第 11 集团军向前推进了 300 公里。马肯森成为元帅,塞克特晋升为准将。随后将俄国人赶出了波兰,并占领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1915 年 9 月,塞克特和马肯森作为 “马肯森集团军群 ”前往特米斯瓦尔,其任务是击败塞尔维亚,打通巴尔干通往土耳其的交通线。保加利亚不久也加入战局,使德军穿越多瑙河和萨维河对付塞尔维亚人变得更加容易,但马肯森集团军群进展缓慢。战役从 10 月一直持续到 11 月底,德奥保联军将塞族人驱逐到到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约 15 万名战俘被俘,塞克特获得了 “荣誉勋章 ”橡树叶奖章。
1916年春,马肯森集团军群驻扎在保加利亚,由于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该集团军群进攻萨洛尼卡盟军的计划被搁置。为了应对 1916 年 6 月布鲁西洛夫攻势造成的危机,法尔肯海因(Falkenhayn)和康拉德(Conrad)派遣塞克特前往加利西亚担任奥匈帝国(k.u.k.)第七集团军参谋长,命令他阻止俄国人的进攻。东部的奥地利人和德国人之间存在着不和,塞克特陷入了既不被需要也不被尊重的境地。他与他的指挥官普夫兰泽-巴尔廷将军(V. Pflanzer-Baltin)关系不好,“他从来不是德国人的朋友”。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两军对参谋长角色的不同理解,普夫兰泽-巴尔廷在战后总结了这一点。他写道,塞克特 “前来,观察--然后下令”,就好像统帅根本不存在一样。这种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塞克特成为了卡尔大公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塞克特与卡尔大公相处得更好,经过艰苦的战斗,俄军在喀尔巴阡山脉被阻击,被迫停下了进攻的步伐。随后,卡尔大公的部队与法尔肯海因的第九集团军会师罗马尼亚战役。卡尔大公成为奥地利皇帝后,约瑟夫大公接替他担任集团军司令。
1917年12月,塞克前往伊斯坦布尔,成为土耳其军队的少将参谋长。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与盟军签订停战协定,允许德军在30天内离开土耳其。塞克特于 11 月 4 日出发,途经黑海和敖德萨,于 11 月 13 日抵达德国。
由此可见,一战中的塞克特主要服役在东线。而英国、法国和美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所有战术经验几乎都来自西线,那里的主要问题是,他们需要进攻和防御由坚固堑壕组成的连续防线。德国军队的经验与协约国军队极为不同,因为很大一部分帝国军队是在东线作战,那里战线极长,地形开阔,每英里只有少数几名士兵,这就意味着运动战是东线所用战术的典型特征。比如1914年8月,德国第8集团军利用本国铁路系统出色的机动性和更强的炮兵火力,在坦能堡包围并摧毁俄国第2集团军。
1915年5月,以汉斯·冯·塞克特上校为参谋长的德国第11集团军,运用发射准备时间短但猛烈的炮火开启了戈尔利采攻势,用整个集团军压垮了俄国人。在6个星期内,德国人的进军速度是每天6.5英里,并以4万人伤亡为代价俘获了24万名俘虏和224门火炮。
同样的,不少在二战中开创了新战术的德军将领如克莱斯特,隆美尔,凯赛林,曼施坦因,伦德施泰特基本都在一战东线过,而同盟国将领如蒙哥马利,戴高乐,巴顿都在西线。这也造就了二战中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战术的不同。
战间期隐蔽的重建工作
1.重建总参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规定,战后德国军队的最大兵力为 10 万人,其中只有 4000 人为军官。第 160 条规定大德意志总参谋部和所有类似组织应予解散,不得以任何形式重组。
伊利诺伊大学Berenice教授提出了一个 “军备-裁军比额表”,从最底层的全面裁军到最高层的全面战争分为八个不同的等级。
第一级:全面裁军(没有任何武装组织)
第二级:只有警察部队
第三级:民兵制度(如瑞士)
第四级:小规模常备军(防止叛乱,以及日常的边境巡逻,军费投入不超过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
第五级:国家防卫武装力量(能够防外敌入侵;军费投入不超过5%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六级:进攻性军事力量(既能防御和持续进攻,也可进行海外行动;军费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0)
第八级:全面战争(50%或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投入到军事中)
可能与大众印象不符的是,凡尔赛条约并没有将德国武装力量降低到最低等级,而是仅仅削弱到了接近中间等级,主要原因是英国和法国此时还无法接受德国军事力量的突然彻底丧失形成的权力真空,这将导致东欧国家对于中欧和西欧国家的威胁呈几何倍增。
1919 年底,条约签署后不久,此时已任德国代表团军事专家组组长汉斯-冯-塞克特少将启动了一项计划,重新思考和编写德国国防理论,并按照凡尔赛规则重组军队。10 月 1 日,他成为帝国国防军部内新成立的 Truppenamt (部队局)机构的负责人。1920 年,冯-塞克特接替瓦尔特-莱因哈特(Walther Reinhardt)担任陆军司令部司令(Chef der Heeresleitung),他的工作变成为德国从零开始重建一支新的军队——这是人类历史上都少有的壮举。
1919 年总参谋部解散后,其作战部成为了陆军司令部,而总参谋部的其他部门则移交给了政府部门:历史部门移交给了内政部帝国档案馆,测量和地图部门移交给了内政部测量办公室,运输部门移交给了交通部。经济科和政治科则直接由陆军司令部司令控制。这样,总参谋部的核心部门就变成了 Truppenamt 的四个新部门:
T1军务处(行动和规划)
T2 组织处
T3(也称 Heeresstatistische Abteilung)统计处(实际上是情报机构)
T4 训练处。
(没有 T5 或 T6 科)
T7 运输处(1921年建)。
正如冯-塞克特当时所说:“形式在变,精神不变”。
各处必须合作,创设军事条令。军务处是作战和策划处,负责评估战略形势,并为军队制订战争计划和作战命令。在制订动员计划方面,军务处与组织处紧密合作,后者负责编写组织和装备一览表。编制处还负责协调空军的重新武装计划,它为此保留了一支专门的空中人员队伍。训练处负责监管全军的训练事宜。尽管在训练和编写手册方面,各总监处承担了大部分日常工作,但所有的训练计划、手册和材料都必须经过训练处的批准。
其中,对于改革最重要的总参军官的训练完全由T-4训练处负责。1922年魏玛的第六军区中162名参选候选总参军官的只有20名被选上。入选的军官还要再为期三年的军区司令部学习和部队服役中保持优秀,才会在最后一年转移至柏林国防部进行强化教学。而原本入选总参候选军官的30人中,大约有20人会在去柏林前淘汰。仅有10人被真正接纳为总参军官。军队会排除最好的军官来担任候选人的教官。每个教员都必须熟悉每一位候选人,教员不仅要培养出未来的战术大师,还要锻造学员在压力下的镇定。正如德国军队的传统:将战争视为艺术。
每一个总参军官每年的学习重点从步兵团一级到集团军级不等,同时注重兵种合同战术培训,包括现代陆海空军如何配合等。与帝国时期相比,魏玛国防军非常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在培养出学员从战史中提取教训的能力外,还会派遣总参军官前往柏林大学参加历史,政治,经济外语课程。
在新的军队最高指挥部中,与Truppenamt并列的还有武器署和九个兵种总监处。武器署负责所有军械与装备的测试和开发由60~65名军官组成,人员数量和部队局差不多。九个兵种总监处,每个总监处由4~7名总参军官组成。各总监处的设置如下:第一总监处是兵种学校总监处;第二(总监处,下同)是步兵总监处;第三是骑兵总监处;第四是炮兵总监处;第五是工兵与要塞总监处;第六是运输部队总监处,该部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负责马匹运输和机动车运输;第七是通信兵总监处;此外还有军医总监处(第八)和兽医总监处(第九)。各总监处人员对其所服务的兵种并没有指挥权,主要负责指导各兵种的训练和条令。他们需要督查各训练机构,撰写训练手册,就武器和装备的研发问题向武器署提出建议。
在武器研发方面,T1军务处、T2组织处、各兵种总监处,武器署以及相关工业机构一同负责。这与美国不同,美国建立了属于军队的军备设计局和军工厂,提高了研发的效率。而魏玛国防军选择让每一种武器都存在广泛竞争,克虏伯、莱茵金属等军工业龙头为了每一种重型火炮和车辆展开了激烈竞争,且保持了高水平的武器设计团队。
此外,t3情报处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为了收集外军先进的军事科技,收集整理成一系列的名为《技术通信》的小册子。例如在20年代访美的军官收集并购买了美军所用装备的大量技术数据和前沿发展。
(联邦档案馆图片 136-B1302,第 5 和第 7 军事指挥部)
1926 年冯-塞克特视察国防军演习。
总参谋部解散一周后,冯-塞克特开始实施一项计划,收集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并为帝国国防军制定新的军事理论。新计划由 57 个委员会组成,负责研究战术、法规、装备和理论。这项工作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广泛地总结战争经验,并在这些经验还新鲜的时候将其收集起来。这些委员会的成果是对新获得的经验进行简明扼要的研究,特别是:(a) 出现了哪些以前未曾考虑过的新情况;(b) 战前的观点在处理这些情况时有多大效力;(c) 战争期间为新武器制定了哪些指导方针;(d) 战争提出的哪些新问题尚未找到解决办法。
该项目涵盖了从军事司法和部队士气问题到渡河、火焰喷射器和军事气象服务等各种主题。军事领导力是一个重点,有七个委员会负责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问题。为了涵盖这些领域,任命了经验丰富的军官担任委员会成员。这些军官通常是前总参谋部人员或者各领域专家,。T3 部门的工作是收集和审查委员会的成果,并对委员会结构、军事条例和理论手册提出修改建议。看到陆军做出的巨大努力,Truppenamt 内的空军部门也开始了类似的计划,到 1920 年中期,所有这些委员会的人员超过了 500 人。
2.战术思路调整
(1)步兵战术及训练
虽然所有大国都在一战后修改了战术,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德国让经验丰富的上尉以上总参谋军官来完成任务,而其他国家则让下级军官来完成。例如,英国将重写步兵手册的任务交给了24 岁的中尉巴西尔-H-利德尔-哈特(Basil H Liddell Hart)。陆军部甚至在一些地方插入了 1911 年手册中的章节。这个差别的原因来自于德国特殊的传统:总参部门的精锐军官会分布在前线与后方共同研判战术。前线的总参军官,哪怕仅仅是上尉,也可以直接与总参的上校沟通,这导致很多总参军官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前线经验。
1921年9月1日,部队局训练出颁布第487号军队条令《合成兵种的指挥与作战》前11章, 1923 年颁布了后六章。在第一部分的序言中,冯-塞克特指出:“本条令针对的是现代军事大国的力量、武器和装备,而不是和平条约所规定的十万德国军队。”尽管德国取消了飞机、重型火炮和坦克,但军队仍然应该训练与现代敌人交战的现代战争。现代化的武器“可以被出色的机动性、更好的训练、对地形的更好利用,以及持续的夜间作战部分替代”。
从名称上看,第487号军队条令就已经指出合成兵种的重要性。与军事决策相关的主要兵种仍然是步兵,但根据战时经验,步兵军官应该与炮兵紧密合作。1921年的条令已经预见到每个步兵团都会配备自己的步兵支援用火炮,执行特定任务时甚至会配备至连一级。这就意味着现代的德国步兵军官不仅要熟悉如何布置使用步枪兵、机枪、迫击炮和火焰喷射器,还必须了解炮兵。
新的《步兵训练条令》(德文缩写为AVI)发布于1922年10月,它整合了1917年和1918年的所有战术发展成果。每个步兵班由10~12人组成,包括轻机枪兵和步枪兵两部分,这也被普遍接受为定制。突击队使用的火力和运动战术同样得到了认可。与1917-1918年间战术不同的是,《步兵训练条令》也和《指挥与作战》那样将运动战作为常态。进攻敌人的堑壕仍然是条令的重要内容,更加强调开放区域的作战。相应的步兵手册也拒绝将战术考虑局限在《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装备上,比如步兵炮虽然被和约禁止,但仍然被设计为常用装备。
同时,塞克特及相关委员会对于德国的步兵编制做出了调整。传统的步兵师(方块师)由两个步兵旅组成,每个旅指挥两个团。1915年起,德国简化了师的结构,采用了“三角师”“最小单位是班,由中士领导;四个班组成一个排,由中尉或军士长领导;四个排组成一个连,由上尉指挥: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组成一个营;三个营组成一个团;三个团组成一个师。但是这对于特殊部队,如侦察,运输等部队实力相对弱小。在1923年的改革中,师级侦察部队由一个骑兵中队扩充为一个营,通讯营由两个连增加为三个连,附属服务部门,如医疗队,补给对,摩托营,工兵等部队也相应扩充。
依据上述可以看出,1923年版步兵师是适应运动战的非常强大的作战单位。师级指挥官拥有90门火炮执行各种任务,同时通信部队的扩充减少了沟通的困难。这种编制十分合理,当德国1939年发动战争时,就是依据1923年版步兵师经过细微调整得到。(每个步兵团增加反坦克连及取消师属空军中队)
然而,德国军队做出的最富有成效的改变在于德国人利用凡尔赛和约的漏洞招募了大量士官。1922年,魏玛国防军有17940名高级士官和20740名低级士官(下士和一等兵)。同时士官标准被设置的很高,每次晋升都需要考试。冯-塞克特自豪地说“魏玛国防军是一支领导型的军队“。在这样的军队中,每个军官,士官和士兵都可以承担比自身级别高的指挥职务。如二等兵可以指挥步兵班,中士可以指挥步兵排,中尉可以指挥步兵连。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高能力来源于高教育,高报酬及艰苦训练。为了加入魏玛国防军,适龄的德国人需要在身体条件方面高于平均水平。以第九步兵团为例,百分之七十三的人接受过各领域专业训练,百分之十二左右接受过中等及高等教育。同时,该团于1920年成立之时,大部分士官都是曾经在前线服役的老兵,这得益于应征者很多,军队的需求量却很小,这就使国防军可以精挑细选精兵良将。
(2)装甲战
与步兵类似,在一战中,装甲部队在西线主要是防守部队,或者承担步兵团级的支援单位。在1918年10月11日在康布雷北部的坦克大战中,德军使用10辆坦克便堵住了防线上的缺口,组织了英军坦克突进。而在东线,德军收获了更多利用装甲部队实行机动作战。1916年,在瓦吉登的进攻中,德国五辆装甲车造成罗马尼亚450人伤亡。
一战后,随着德军的重建,装甲兵学说和装甲武器被重新提上案桌。谈论其中最重要的装甲兵战术家那必然绕不开恩斯特-福尔克海姆。福尔克海姆在1918年2月被调到德军坦克部队服役,同年4月在维莱布勒托讷参加他的首次坦克战斗,后来又参加多次坦克战,直到1918年10月11日负重伤。战后他被魏玛国防军留任,成为摩托化运输部队的一名军官。福尔克海姆作为坦克理论家和战术家的生涯始于1923年。当时,他被委任为魏玛国防军设在摩托化部队的总监处总监职务,随后负责杜伯利茨(Doberitz)训练营地的武器试验小组。1925年晋升上尉后,福尔克海姆被选中在德累斯顿步兵军官学校教授装甲和摩托化战术。20年代后期,他是摩托化部队的一名教官。
从1923年开始,福尔克海姆全身心投入装甲部队的发展。1924年他发表了德国装甲战的基础教程《现代战争中的坦克》。1932-1933年,福尔克海姆工作于德国设在苏俄喀山的坦克学校;1937-1939年间,他负责撰写本国装甲兵的战术手册。
与20年代早期各国军队的主流观点不同,福尔克海姆不支持以轻型坦克作为进攻主力。他指出,坦克最大的优点在于装甲防护而非速度,未来战争中当坦克与坦克决战,通常装甲更厚的一方获胜。因此,装备有重型火炮但速度不如轻型坦克的重型坦克才应该是装甲作战主力。不过,他相信坦克本质上是一种步兵支援武器,应该配属在步兵师或者步兵团,有团级或者营级的装甲部队支援。
福尔克海姆是第一个在德军装甲部队的未来发展领域提出关键意见的人,此外还有威廉-布兰德等人。从国籍上来看,毫无疑问的是,自1923年到1926年间德军装甲学说得到了长足进步——由原先国内发表的机械化战争文章基本是对外军文章翻译,到德军军官原创文章成为主流。
在装备上,坦克发展历经一波三折。1922年,德国与苏联通过签署《拉帕洛条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条约涵盖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根据该条约,德国在苏联境内获得了军事训练和武器试验的权利,这一安排让德国能够逃避《凡尔赛条约》带来的国际限制。
利用这一机会,德国在苏联利佩茨克地区建立了一座秘密军事基地。这座基地不仅用于训练德国军官,还成为测试新型武器装备的场所,尤其是坦克技术的实验基地。在这段时间内,德国尝试开发了多种坦克原型,其中不少是轻型和中型坦克。这些原型虽然技术水平还不成熟,但它们提供了德国后续坦克设计的宝贵经验。
1933年,随着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加速军事重建,坦克研发成为重中之重。希特勒意识到德国装甲部队需要一种简单、便宜且适用于训练的坦克来满足新组建的装甲师需求。于是,克虏伯兵工厂提出了LK-B1原型坦克,这款原型坦克很快成为PzKpfwI轻型坦克的基础。
PzKpfwI的设计开始于1933年,它最初被伪装为“Kleintraktor”(小型拖拉机)以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通过竞争,克虏伯的LKA1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实际上这一设计是借鉴了德国从苏联秘密获取的两辆英国MK.IV小型坦克的底盘。这标志着德国通过苏联的援助获得了大量技术,促使它在武器开发上取得进展。
1934年2月,PzKpfwI的首辆原型车完成了测试,德国陆军立即订购了150辆A型坦克。随后,经过改进的B型坦克也陆续投入生产,最终德国陆军订购了大约2000辆PzKpfwI坦克。到1935年10月,德国已经组建了三支装备PzKpfwI坦克的装甲师。
PzKpfwI是一款轻型双人坦克,装甲极为薄弱,车体上存在大量开口和缝隙,因此在战场上极易被击穿。即便以当时的标准来看,PzKpfwI的设计也远远达不到坦克应有的基本要求。然而,它的研发过程为德国设计人员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帮助他们在日后设计出更强大的坦克型号。尽管PzKpfwI在战斗中表现欠佳,但它作为训练坦克却表现出色。
PzKpfwI首次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中亮相,德国派出约100辆坦克支援佛朗哥的国民军,参与了“秃鹰军团”的作战行动。这种坦克随后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1940年的法国战役以及北非战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它逐渐退出主力战斗部队,但直到1942年仍有少量PzKpfwI被用于小规模作战。
从整体来看,尽管PzKpfwI在战场上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它的研制和部署在德国装甲部队的早期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的坦克战术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德国成立了“陆军武器办公室”(Heereswaffenamt),该机构成为德国军方的武器开发和采购中心。陆军武器办公室不仅负责监督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的设计和测试,还确保所有武器在投入使用前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在二战爆发前的德国重整军备过程中,陆军武器办公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5年,德国公开废除《凡尔赛条约》中的军事限制,坦克的生产规模随即大幅扩大。德国陆军在此期间提出了新的装甲车辆需求,计划研制两种主要型号的坦克:一种为配备高初速火炮的主战坦克,另一种则为支援步兵的火炮坦克。最终,这两种型号演变成了PzKpfwIII(三号坦克)和PzKpfwIV(四号坦克)。
三号坦克最初设计用于打击敌方坦克,装备37毫米火炮,而四号坦克则作为步兵支援的辅助武器,装备了短管75毫米火炮。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四号坦克逐渐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反而是三号坦克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从1939年10月到1945年5月,德国共生产了8870辆四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力量的中坚。
四号坦克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10个主要型号,从A型到J型,装甲厚度和战斗全重逐步增加。例如,早期的A型战斗全重为18.4吨,随着型号的升级,战斗全重增加到25吨以上。此外,三号坦克与四号坦克的设计也十分相似,二者共享部分零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三号坦克有6个负重轮,而四号坦克则有8个负重轮。
到1939年,德国的坦克年产量已达到数百辆。这些坦克在二战初期的波兰战役、法国战役等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成为“闪电战”战术的核心。与此同时,德国在坦克战术上不断创新,发展了集中使用坦克快速突击的战术,这些战术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德国在战争初期占据了主动权。
塞克特的改革奠定了在二战初期德军的战术思路,也为未来大规模扩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斯-冯-塞克特
重整军备
1933 年 1 月 30 日在施莱彻尔将军担任魏玛共和国最短暂也是最失败的总理之后,帝国总统兴登堡于再次向阿道夫-希特勒提出了担任总理的建议,这次纳粹领导人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条件是任命冯-帕本为副总理。
同一天,希特勒任命维尔纳-冯-布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中将为帝国国防军部长。在希特勒的批准下,布隆贝格任命了另一位总参谋长瓦尔特-冯-赖歇瑙(Walther von Reichenau)担任部长办公室主任,后者已转向国家社会主义党。
在此之后,希特勒成功地争取到了帝国国防军的忠诚和支持。虽然大多数高级军官鄙视这位纳粹领导人,但他们支持他的目标,即让德国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恢复军事能力。然而,希特勒在年轻军官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他的革命计划赢得了许多上尉和中尉的钦佩和尊重。
希特勒很快向德国军队明确表示,他批准在未来三年内秘密扩编至 20 至 21 个师。
在国联裁军会议否决了德国的请求后,希特勒于 1933 年 10 月 14 日退出了国联。
经希特勒批准,布隆贝格于 1933 年 10 月 1 日任命路德维希-贝克(Ludwig Beck)中将为部队局的新负责人。几周后,45 岁的弗洛姆上校被任命为新的总参谋部负责人。弗洛姆和贝克因此成为德国军队重组的决定性人物。
1934 年 2 月 1 日,弗里赫尔-冯-弗里奇(Freiherr von Fritsch)中将被任命为新的陆军司令部司令,也就是陆军总司令。与大多数高级军官一样,他支持纳粹计划的重整军备,然而,他缺乏处理危机的能力,以至于他后来未能实现德国将军们有权在紧急情况下随时结束希特勒的政权的构思。
然而,此时弗里奇最关心的是如何抵御罗姆不断试图用他的冲锋队取代军队的企图。希特勒知道将军们对罗姆的恶意,也不想失去帝国国防军的好感。于是希特勒和希姆莱决定对冲锋队进行血腥清洗,同时尽可能多地清除党内和帝国内的政治反对派。
高级军官们预感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他们在 1934 年 6 月 25 日让军队进入了戒备状态,但他们肯定没有意识到这次行动的巨大规模。
1934 年 6 月 30 日星期六黎明,国家下令进行的大屠杀开始了。首批受害者中包括党卫军领袖罗姆,以及帝国倒数第二任总理施莱彻尔将军。8 月 2 日,希特勒血腥大清洗一个月后,老帝国总理兴登堡去世。现在,所有军官都必须亲自向希特勒宣誓。
德国毫不动摇地推行其军事重整政策和修改凡尔赛条款,有计划地单方面废除了《凡尔赛和约》在军备均等化框架内的一项又一项条款,从而破坏了根据国际法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根据第 160 条的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而第 198 条则禁止任何空军。到 1934 年秋,德国陆军兵力已达到 25 万人。同年底,德国已经拥有一支拥有 270 架轰炸机、99 架战斗机和 303 架侦察机的空军。军备预算逐年增加,从 1933 年占公共预算的 4%增加到 1934 年的 18%,最后在 1936 年达到 39%。与此同时,德国要求遵守《凡尔赛条约》中符合其利益的条款。条约第 49 条规定,在条约生效 15 年后,在此之前一直由国际联盟管理的萨尔地区将由萨尔人投票决定其最终地位。法国没有因为德国违反条约而暂时中止这一规定,以增加对德国政府的压力,而是无条件地遵守条约,批准了 1935 年 1 月 13 日的投票。萨尔投票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政府的又一次成功。投票率为 98%,90.8% 的人投票赞成并入纳粹政权。3 月 1 日,萨尔地区再次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违反条约和修正主义在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面都得到了回报。希特勒没有犹豫太久,1935 年 3 月 9 日,他公开宣布了德国的空中军备,3 月 16 日,他违背《凡尔赛条约》第 173 条的规定,开始全面征兵。同日通过的帝国法律再次规定增加军队人数。第三帝国实际发起的军备竞赛虚伪地向德国民众证明了重整军备的正当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提出抗议,但同时英国继续寻求与德国达成谅解。直到 3 月 25 日和 26 日英国与德国之间的会谈未果,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代表才于 4 月 11 日在斯特雷萨会面,商讨应对德国一再违约的对策。4 月 14 日签署了《斯特雷萨协定》。协议重申了三国维护奥地利独立的愿望,并讨论了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
经过几次试探性会谈后,德国和英国于 1935 年 6 月 18 日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两国同意将其水面舰队的比例固定为 35(德国)比 100(英国)。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首次以契约形式同意德国重整军备,这超出了《凡尔赛条约》的规定。斯特雷萨战线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后中断了。德国对英国的让步完全没有意义;即使付出最大的努力,德国也无法达到所允许的35%的军备水平。
为了应对希特勒越发庞大的野心,法国政府于1935年 3 月 6 日降低了征兵年龄,并将之前的征兵期延长了一倍,从一年延长至两年。这意味着法国武装部队的规模实际上扩大了一倍。法国议会于 3 月 15 日批准了这一计划,而此前英国已于 3 月 4 日在其白皮书中宣布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首次重整军备计划。
作为回应,德国政府在 1935 年 3 月 16 日星期六通过广播宣布并重新实行征兵制是(有意思的是,希特勒几乎总是在周末宣布他的惊喜,因为他怀疑外国政府此时无法立即做出反应)。新的德国国防军的兵力被宣布为 36 个师,约 50 万人。
这些报道在国外和德国都引起了轰动。即使是帝国国防军的高级军官也是通过广播才得知国防军的成立。只有部队局知道这件事,并演变为总参谋部。《凡尔赛条约》的签署国最终只剩下抗议和愤慨,因为希特勒并没有正式迈出重整军备的第一步。
1935 年 3 月 10 日,戈林召开发布会,向惊讶的各国武官们透露,现在德国空军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但这完全是谎言。
德国以1935年5月签署的法国-苏联互助条约为借口,用于废除凡尔赛条约中最后几个仍然存在的条款之一。从1935年5月起,报纸就被指示强调法国-苏联互助条约与1925年洛迦诺条约的所谓不兼容性。1936年3月7日,国防军进入了根据凡尔赛条约第42/43条去军事化的莱茵兰地区。德国政府显然是在试探英法,仅仅派遣三个营进入莱茵兰。
1936年3月19日,德国不得不接受国际联盟的正式谴责,但为此,其安全政策状况已大大改善。去军事化的莱茵兰是法国干预部队的理想入口。如果德国发动侵略,干预部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冲进德国中部,并威胁到重要的工业区。莱茵兰丢失后,防止德国再次侵略的最后保障已经被放弃。
接下来的事就很显而易见,德国的被威胁的力量被证明并不团结坚定,最直接的威胁也已消除,国内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空前高涨,怎么办?唯有大规模扩军。
1935年7月19日,德军总参谋部提出一项新的扩军计划,根据计划到1939年10月1日组建33个步兵师、1个山地旅、3个装甲师。之后在1936年8月,陆军又提出了“八月计划”,规定以1939年10月为期,建立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山地师、3个装甲师、3个轻装师和1个骑兵旅,陆军总兵力242.1万人,可动员的师达到102个。
截止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之前,德国陆军总数已经达到275.8万人,其中现役师53个,其中包括35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1个骑兵旅。拥有277万支步枪,12.68万挺机枪,1.12万反门坦克炮,4642门81mm迫击炮,2933门75mm加农炮,4845门105mm榴弹炮,2049门150mm榴弹炮,410门150mm重炮和22门210mm臼炮。
同时,德国陆军还有3195辆坦克,其中包括一号坦克1445辆、二号坦克1223辆、三号坦克98辆、四号坦克210辆、喷火坦克2辆、指挥坦克250辆。
据西德历史学家和航空专家福伊希特尔的材料,到了1939年二战爆发前,德国空军已经拥有了4333架各式战斗机,其中轰炸机1180架、俯冲轰炸机336架、歼击轰炸机408架、歼击机771架,强击机40架、侦察721架、海军飞机240架和部分其他飞机。算是高射炮部队和空降部队,德国空军在二战爆发前夕总兵力已经到达了37万7千人。
至此,德国军队基本完成了进行下一次大战的准备,他们将重新进行一场鲜血洒满欧洲的旷世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