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2024/11/10)

文摘   2024-11-10 17:01   北京  

本期导览

01 “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

02 寻找真正的满足感,从“谁”在你身边的问题开始

03 扼杀生产力的3种心理陷阱




撰稿 |Litta、木马

编辑 |栗子


01 /

“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


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够通过照片、Vlog和文字标记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它好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例如,有人喜欢旅行不仅是因为新鲜的刺激、能丰富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也因为喜欢记录旅行,即使有些旅行只是坐在游池边,手拿饮料。在这种追求中,我们花心思和精力把自己或内容物放入画面中,最后照片和社交媒体的发帖是不可或缺的。


图像的描述向认识的人们证明了我们去了所说的那些地方,向他们展示了我们和我们的新朋友。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这些照片中看起来不错,而且所有人看起来都很享受彼此的陪伴,哪怕是在人群中的自拍看起来也别有韵味。毕竟,这些记录里是“我”都在一个自己设计的理想化位置。


这是否意味着“我和我的生活是表演性”的,或至少在朝着需要他人不断的认可与肯定方向前行?


能够确定的一个现实是,在这种标记的生活方式里,对某些群体而言个人形象就像公司品牌那样有一定的影响力。博主们通过媒体向世界展示自己;粉丝希望自己关注的博主是受欢迎的、自信的、积极乐观的、有能力的、可以被信任的等等;博主们的定位和形象又是被甲方看好的重要参考。


普通人想要用图像这种永恒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自己的样子,这很正常,也是一种很有创意的生活。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媒体的“精装修”成为想成为的任何人,只是希望这个过程的背后不是源于我们成为不了自己。



02 /

寻找真正的满足感,从“谁”在你身边的问题开始


你是否曾在自己所心愿向往的工作中,感到精力一点点流失,纳闷为何明明是自己所爱却又感到如此不适?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感——仿佛每一丝能量都被悄然抽走……


可能问题并不在于你做什么,甚至不在于你为什么做,而在于你和谁在一起。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常听到“为什么”的重要性:知道你的“为什么”——你的目标——对成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然而,在追寻“为什么”之前,我们或许更应关注“谁”。要知道,你身边的人,既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你前行的阻碍。他们可以激发你的潜能,也可以耗尽你的精力。


“谁”背后的科学


我们常常低估了身边人对我们的影响,但科学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哈佛成人发展研究——一项关于幸福的最长久研究之一——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和幸福的最强预测因素,甚至超过了财富或名声。


强大的社交联系能够减轻压力、降低炎症、保护心脏健康。而孤独的危害则如同每天吸食15支烟一样严重。世界经济论坛的另一项近期研究也发现,即使是与咖啡师的简短交流,也能显著提升我们的情绪和幸福感。


因此,当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决定我们幸福感的就是我们关系的质量——而非职位或财富


如果你感到疲惫或缺乏灵感,也许是时候关注“人”的问题了


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方法:


1/绘制你的人际内圈


首先,关注自己让谁进入了你的内圈。写下你生活中花时间最多的五个人,并思考以下问题:

他们是否支持并激励你?

他们是否与你的价值观一致,推动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是否能给你带来快乐?


你的亲密圈子应该是那些能够让你飞得更高的人,而不是拉你下水的人。当你从“谁”的层面开始关注时,你就为每一个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感并非源自完美的计划,而是源自正确的“人”。


2/明智投资你的亲密圈子


一旦你识别出了你的亲密圈子,就要投资于这些关系。满足感来自于与对的人共度时光,因此要优先培养这些联系。每周设定一次“关系投资”——具体做一些事情来加强关系。这可以是打电话给朋友、发送一封真诚的邮件或计划一次面对面的聚会。关系需要经营才能茁壮成长。让投资于你的人成为和工作会议一样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人在消耗你的能量,学会“优雅地保持距离”。这并不意味着要突然断绝来往(除非必要),而是意味着设定界限、限制互动、保护你的能量。


3/有目的地扩展


如果你的圈子不够大,或者你需要更多的支持,那么主动出击吧。


寻找那些能够支持你、与你的价值观一致并挑战你成长的人。这可能意味着加入一个与你的兴趣相符的社区、参加活动或联系你欣赏的人。让自己与正确的“谁”在一起——那些能为你的生活增添价值的人。


合适的人能带来全新的体验。而你越是有目的地去寻找他们,就越能接近真正的满足。


想象一下,你每天醒来时都充满期待——不是因为工作本身,而是因为你将和谁一起度过这一天。正如我的朋友朱利安所说:“和一群负能量的人一起拯救世界也没什么意思。”他说得对。


从“谁”开始,你会发现其他一切都会随之而来。合适的人能让你的旅程变得值得——这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03 /

扼杀生产力的3种心理陷阱


大多数人都希望提高效率,越是事多越希望一切井井有条,会拒绝一些不重要的社交,列出待办事项的优先次序,恨不得把自己和时间掰开用都不够。


心理学教授André Kukla认为扰乱我们生产力的往往是心理陷阱,它指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不仅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扰乱我们的休息,还会耗尽我们的精力,却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事情。


1.“计划谬误”,低估完成一项(未知)任务所需的时间。


误判自己需要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试图做更多,意味着我们难以坚持时间表。


高期望值加上我们在满足这些期望值时的低控制力,会直达倦怠和生活失衡


为了可视化时间,可以用时间表为每件待办事项保留一段特定的时间。我们可利用时间跟踪app来知道自己通常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某个事情,但也要在分配任务的时间上自由些,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最好或最坏生产力的时间里,若我们提前完成,可以休息一下。


2.无聊时间,我们大多人都有过在等待一个浏览页打不开时,又打开其他网页的经历,等最初那个网页打开时已经分心了半小时了。


下一次当我们在无聊或想分心时,告诉自己等十分钟再去,很可能当时的冲动就会褪去。十分钟等待能有效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潜在的分心,例如,无聊时想吃不健康的东西。


3.紧迫性效应,指追求紧迫性而非重要性的倾向,人们可能会选择执行所需时间较短的紧急任务,而不是重要任务。


规划集中的工作时间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琐碎任务的诱惑,可以避免因未及时回复而感到的内疚或焦虑,因为老板和同事知道你不是在偷懒。也会让我们知道在这段时间内做的任何其他事都是一种分心。


我们可以识别这些心理陷阱来解除它们对保持生产力状态的威胁。


参考文献


The Selfie: It's a Lifestyle Now |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story-over-spreadsheet/202411/the-secret-to-true-fulfillment


4 Mental Traps That Kill Productivity | Psychology Today


评论区互动

你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的呢?




-End-
如果您有心理咨询的需求,欢迎联络我们。
课程推荐

推荐阅读

01“小时候不能满足爸妈,长大后也无法满足伴侣”丨如何修复童年创伤

02看完《流金岁月》,你该避开的恋爱陷阱

03校园自杀自伤危机事件处理的陷阱与预防


北京心舍
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文章、课程信息;为大众提供靠谱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