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心理与阅读,作者隋真。
在实践中,明了本书价值
我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简单介绍生命故事是什么,并结合其他读者和我自己对这本书的实践经验,来阐释这本书的价值。
什么是生命故事
作者提出人格有三个层次:①基本特质;②个性化适应;③生命故事。
基本特质描述了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会表现出的稳定的总体特征,一般心理学家会用量表和问卷测量它,例如人格五因素测试。
基本特质是对一个人的粗略概括,而个性化适应则增添了细节,它是人们为了适应某些场景、时间段、社会角色而发展出的适应性特质,例如动机、防御机制等。但不论是基本特质,还是个性化适应,都没有回答最关键、最终极的问题:“我是谁?”作者认为,只有人格中最核心的层次,才回答了这道与“身份认同”(identity)相关的问题,那就是生命故事。它是我们为了诠释人生意义而不断演绎、生成的内在叙事,是一则讲述了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以及你要往哪里去的故事。每个人的生命故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人会有完全一致的过往经历与成长背景、当下的重点与未解决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想象。可以说,是生命故事区分了“我”和其他人。与其他故事一样,生命故事也包含着多种元素,例如叙事基调、主题线、意识形态背景、故事角色(们)等。随着我们人生的发展,这些元素在不同的阶段登场、调和、完善,直至生命的终点。它可能是少数的一项人们会持续一生的工作。
— 03 —
认识生命故事,有“什么用”
在阅读本书书评时,我注意到一部分读者并不满意于阅读所得,他们提出本书只提供了单一视角(“只是在说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构建生命的意义”),或是认为只需要简单认识一下生命故事里包含哪些内容就已足够(“阅读序言和目录就可以了”)。实话说,我曾经对构建生命故事也是轻视的,直到我按照作者提供的框架写下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并用它访谈了其他人、聆听了他们的生命故事后,我才体悟到仅仅知晓概念是单薄的,无法替代亲手实践后的所得。对于生命故事的各项元素,我也鼓励读者们去细细地阅读作者在阐述时所介绍的研究背景,以及他引述的来自别人的故事。因为,当我们对着概念词语猜想它的内容时,会受到原有认识的局限,而别人的故事和研究内容可能会提醒我们,去注意到过去未曾留意或是习以为常的部分,那里往往是完善自我认识的“突破口”。“原来这样的行为也体现了能动性(agentic)吗?那我好像也没有那么被动”“我从没想过这样的说话方式算叙事基调,好吧,我换一下试试看”类似这样的话在访谈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
综合我和其他人的实践经历以及本书中的理论框架,我感到识别和构建生命故事满足了两种“动机类需求”(能动需求和共融需求)与两种“朝向型需求”(面向过去的疗愈需求与朝向未来的生成需求):
追求自主的能动性。作者赞同人的动机主要分为两类:能动性动机和共融性(conmmunal)动机。有些人的生命故事只会主要体现其中一种动机主题,也有些人会比较平衡,而整理生命故事可以同时满足两者。渴望能动性的人会追求自主,即自己能够决定自己是谁、怎么做。掌握对“我是谁”的认识,就是掌握对自己的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力量在抢夺对人的定义权:总有声音(无论是来自上级的、商业的、亲朋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在这种时刻,构建生命故事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拒绝来自强权者的定义,比如,有访谈参与者提到,老板对她的定义是“供老板使用的员工”并传递出贬低的意思,但通过觉察生命故事中活跃的多种角色,她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并非如此,这让她充满力量。“我让你剥削的部分就到此为止了,”她说,“我知道我远远不止这些,而且这是老板无法伸手进来的地方。”当面临增长的生存压力和意外事件时,回溯生命故事之前的章节,能让我们发现被忽视的、过往留下的经验和资产,并且,顺着前后贯通的叙事链条,这份资产也可能被我们继承到当下,成为力量的来源。
追求联结的共融性。共融性动机包含了对亲密的渴望和对爱的追求,受它驱动的人希望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聆听生命故事使得我们离叙事者更近了。而且,由于生命故事里包含丰富的元素,因此,当叙事者按照作者提供的框架叙述时,并不像是在进行一场碎片式的日常闲谈,而是深入的对话。毕业于罗得岛设计学院的卓燕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基于本书设计了一套辅助玩家交流生命故事的卡牌,并邀请了妈妈参与游戏。她感慨道:“以前还是聊得太少了,聊完感觉对家人的了解不够。”她说,生命故事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聊天框架,确保对话继续的同时,也让她惊喜地意识到自己缺失了很多理解对方人生的维度。这份对缺失的觉察,并不一定会在当下立刻导向迅速的转变,但是它使得卓燕在后来以一种更立体的方式去和妈妈沟通,关照了对妈妈来说很重要而她过去未曾在意的地方。对此我心有戚戚,在和伴侣交换生命故事的过程中,我感到即使和一些我们在意的人朝夕相处,我们也很少有机会如此系统性地、有条理地去了解对方。而如果我们在乎一个人,就会想要去知晓和讲述这个人的故事。当一个人去世后,爱着逝者的人往往会撰写纪念对方的文字,叙述逝者的一生,并尽可能让别人看见这则故事;但到了那时,许多片段无法再寻回,也无法再知道逝者对这份记述是否满意。何不趁我们爱的人还活着时聊聊呢?
“改写”过去的疗愈性。有时过去的失败和创伤使得我们倾向于淡忘,仅仅回忆就过分痛苦,于是煎熬和羞耻变成盘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模糊阴影,干扰着行动和选择,但我们却意识不到它的影响。在梳理生命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得以后退一步,看见影响如何变成了重复创伤的模式,找到调整的入口。人们会说:“回忆改变不了已有之事。”是的,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抹除,但当时的痛苦常常会成为我们注意力的全部焦点,使我们无法看见生活中其他同样重要的事件和经历;我们的叙事方式也会使我们遗漏一些支线故事,而重拾它们会丰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梳理生命故事并不是要强迫我们觉得“好起来”,它只是扩充和丰富了图景。正如作者所说:“......重新书写过去—并非歪曲或隐藏事实,而是......找到能更好地反映过去的历史。”当然,对创伤的梳理需要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必要时最好由专业人士陪伴。追求不朽的生成性。生成性(generativity)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指的是对建立和指导下一代的关注,目前学界普遍将这个词翻译成“繁殖”,但我更倾向于译为“生成性”。因为在本书中它不仅与生育有关,也包括了对后辈或他人的创生、成就与放手。
生成性回应的是我们面对死亡结局的焦虑—既然无论高低贵贱,死亡都会将我们带走,那么我们存在过的意义是什么?而在梳理生命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个体故事与其他人和社会的故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通过将一部分自我与更大的叙事关联,我们得以让自己的存在超越肉体的局限,实现某种程度的“不朽”。北美洲原住民讲故事的传统正体现了这一点—在篝火边,人们会讲述来自先辈的故事,提及那些过去叙述者的名字,并加入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生命故事成了公共知识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承载着经验和支持。
在实际应用之前,卓燕和我都担心过本书理论的文化适应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后,我们都感到,有些元素经过调整,仍然可以被本土理解。例如我们会根据情况弱化“英雄”的概念;在谈及意象原型时,我不使用希腊神话作为例子,而是使用历史名人,或是直接讲述“角色”;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比起人生章节,使用“旅途”可能更好理解。卓燕认为比起词汇,更可能产生隔膜的是我们的文化对“自我探索”比较陌生。但外在的不关注不代表个体没有自我探索的需求,反而个体更需要有资源提供自我探索以及彼此支持的方式。而且我们都注意到,有些人在一开始认为自己并没有“谈谈自己,认识自己”的需要(特别是年长者),但最终聊完后,面对被写下的生命故事,他们也会感到新奇和满足,发现过去从未注意到的部分。
“我的故事是一个‘我属于我自己’的故事,”我的伴侣说,“但在故事最终被说出来之前,我不会这么认为;直到我讲完,我才突然确定:对,这就是一个‘我属于我自己’的故事。”
感谢初版中译本的编辑曹文、张昕曾经辛勤的工作;感谢负责本次再版事宜的编辑陈兴军和欧阳智,没有两位老师的意愿、耐心与付出,这本书不会再次面世;感谢过程中贡献了许多细致劳动的文字编辑王雨菲及其他老师,确保本书易读又精美,无有疏漏。感谢接受我访谈的参与者们。从聆听故事的分享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更完善了我自己的生命故事。
感谢我的好友,艺术家唐菱珑,设计了精装版封面的主视觉元素。我曾希望封面能体现“再叙事就像在已有星星的基础上串联出新的星图”,她采纳了这个想法,并通过生命之树和生命之火的描绘,以古代人提出的构建个人宇宙的方法论,呼应了本书中关于叙事的力量。我实在是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表达了。感谢我的伴侣蒋雪玮,没有她,曾经的翻译工作和此次的译者序写作都不可能完成。很高兴在构建和发展生命故事的道路上能有她陪伴,她是我的生命故事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感谢音乐剧演员米开朗基罗·洛孔特。五年前我曾经在译者序中致谢;很巧的是,在编辑通知我译本再版的同一天,我也刚得知他即将时隔五年再次回到中国出演《摇滚莫扎特》。或许只是巧合吧,但我选择将它编织成叙事,它对我有意义。
五年的结束与开始在这里构成回环,两封同时而来的远方信息仿佛潮汐的前奏,告诉我过去总会归来,并且将再次归来。
愿我们都能讲述一个自己满意的故事。
书籍介绍
△ 点击图片购买 △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方?为了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可以做些什么?
本书告诉我们,通过创造自己的生命故事,我们得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人生历程和发展走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生命故事的发展贯穿我们的一生,从婴儿咿呀到垂垂老矣。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使命,我们不必追随社会时钟埋头往前赶,屏蔽自己内心的需求。只要完成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我们就能在回顾自己的生命故事时,相信自己创造的是一份有价值的礼物。
欢迎参加留言赠书活动,请围绕“我的生命故事”的话题在本文下面留言,分享一下您的经验,我们将精选出3个留言,赠送《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图书1本,中国大陆地区包邮^_^
(注:1.获得赠书的本公众号关注者在通知发出后一周内没有回复快递地址,视为自动放弃;2.北京心舍合作方机械工业出版社负责寄送图书;3.本文案内容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本号不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关责任。)
-End-
如果您有心理咨询的需求,欢迎联络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