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全球十五至四十四岁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死因,分别居于第四位和第二位(易之新,2000)。
不只是对生命感到绝望的人会这么做,也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或学者,曾经徘徊在生死边缘,甚至做了绝望的选择,例如作家三毛、演员张国荣、哲学家尼采、文学家三岛由纪夫等都是相当著名的例子。
本文将试图从「存在哲学」的角度探索自杀者的孤独困境,并借由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赛尔(Gabriel Marcel 1889-1973)的思想,提出存在的希望。
01
自杀者的困境:孤独到绝望
为什么现代社会的物质充裕、生活质量提升,但是人际关系却越来越疏离?疏离到自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在「十大死因排行榜」徘徊不去。即使不去自杀的人,也渐渐让自己活在慢性自杀当中。
人际关系的疏离让人遇到挫折时,没有寄托,最严重的现象就是「孤独」。在孤独中便无法找到倾诉或询问的对象,这样的人很容易在遇到重大挫折时自暴自弃,更甚者就是自杀了。所以「孤独」可以说是自杀者最常见的困境。
那么现代人「孤独」的成因是什么?以下将从环境与个人两大角度来分析「孤独」现象:
1.环境部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机器取代人力,也似乎取代了人的价值,在科技越发进步的现代,人的尊严与不可替代性就更加模糊不清了。
渐渐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能力成了个人价值的唯一指标。这样的现象不断扩大到整个社会,「功能」就是人存在的唯一价值。
人际关系不再被重视,只要工作能力好就有存在的价值,反之就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人不再被当作人对待,自然也不把自己以及别人当作人对待。
这样的发展结果会导致人与他人只有彼此利用的「功能性」关系,而形成一个「非人」的社会。
例如一个工厂中,工人是操纵机器的工具,主管是管理这些工具的工具,就连老板本身,也只将这些主管与员工当作是赚钱的工具。一整个工厂都没有真正的人,只有功能性的工具人。
这样的现象,不只是个人的慢性自杀,也会成为一个社会或国家或人类毁灭的根源。
2.从个人部分探讨:思维模式过度偏向理性主义的结果
十七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发现理性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理性主义的特色就是凡事都必须怀疑,通过思考与求证,才能相信。
马赛尔称这种思考模式为「第一反省」。这种思考模式用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上,有相当好的成效。因此,带动了医疗和科技等进步,紧接着而来就是物质生活的提升。
然而要善用理性主义的思考模式,人们必须要保持「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主客对立」的态度面对世界,才能时时保持理性。
人们过度肯定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并且将之扩大到其他层面,却忽略了有许多领域是不能只通过理性思考的,比如文学、艺术、音乐、伦理和宗教等。
当我们把他人当成是客体理解、思考与判断时,就无法与他人产生心灵的交流。而当人们习惯以主客对立的态度看待他人时,他人亦然。因此,人们日渐疏远,「孤独」也由此而生。
综合前述两种「孤独」的成因,可以想见,活在现代社会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选择自杀的人必然遭遇很大的痛苦或压力,但痛苦或压力无法得到社会上的谅解或支持,因为功能化的社会并不关心人的痛苦处境,只在乎人的功能。
在人际关系上也无法获得支持,因为人们是冷漠、疏离且不重视沟通的。在孤独困境中的人,若只看到自己的困境,而无法见到「事情可能会变好」或「你是被爱的」,那很容易被绝望所包围,走上自杀一途。
02
马赛尔以主体际性的爱回应孤独的困境
1.克服孤独的主体际性
马赛尔针对这种主客对立的关系提出了「第二反省」(关永中,1997:43)。
“我写过「人间只有一种痛苦,即孤独」,对这句话我越来越认真。我确信,如果一个人体会过真正的爱情或真实友情,他没有丧失什么。反之,若他是孤独的,则丢失了一切。”(陆达诚,1992:8)
真正的爱情显然无法建立在「我与他」的状态,而是「我与你」的状态,即「主体际性」的概念。
主体际性就是将「他人-自我」的关系提升到同样是主体的位置,亦即「我」与「你」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彼此不再是疏离的客体,而是互为主体的你与我,在你我互动中脱离孤独的困境。
2.主体际性带给人的无穷希望
究竟什么样的希望才能称为真正的希望?马赛尔将希望分为两种:
(1)普通的希望:
这种希望还停留在对个别的、具体的、在现世能找到的事物的希望中(关永中,1997:457),例如名誉、财富、健康等的希望。
普通希望是以个别、具体的对象为目标的希望,一旦期待落空则感到失望,是容易产生希望却又容易失望的希望,而一般人的希望几乎都是停留在这一层次中。
(2)形上的希望:
在绝望处境中,人会体会到自身的渺小、力量的微薄,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突破困境的,因此,有些人开放自己,向超越的、也在自己体内的一股力量求援,马赛尔将这股力量称之为「绝对你」。
“一个自我中心且封闭在自我以内的个体不可能有形而上的希望。为他既不参与存有,又缺乏内在资源,在困境时完全局现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中,根本无法超越。”(陆达诚,1992:306)
因此真实的希望在于开放自我与「绝对你」结合的意愿,在这样的主体际性中,人与「绝对你」相伴,自然能超越孤独的绝望。
第2种希望就是「绝对希望」,是没有欲求个别对象的纯全希望,必须先预设主体际性的关系下,才有可能产生。因为「主客对立」的存在关系是不能够脱离「有」的层级,而在「有」的状态,是不会有所谓形上的希望出现。
03
绝对希望对自杀者困境的回应
一般人平时很难察觉到真正希望的存在,唯有在面临极端困境中,才会出现绝望与绝对希望的唯二选择:封闭自我则走向绝望,开放自我与绝对你结合,则超越对现世的一切盼望,转而向往超越界。
会选择自杀的人往往看不到绝处逢生的可能,也不相信任何感官不可及之物,一个有绝对希望的人绝不会在普通希望寂灭之后,便走向绝望;相反地,他会因为普通希望破灭而清晰地见到绝对希望的存在。
比如怀抱绝对希望的癌症晚期病人,他并不会因为生命走到尽头感到人生无望,限世的「有」已经无法提供他生命的意义,但他也知道绝症并不等于一切失落。他感受到的是「绝对你」的关爱与融通,他期待来生与彼岸永恒的生命。
至亲至爱之人的死亡并不会让有绝对希望的人感到绝望,在对亲爱之人的爱中,我们期待彼岸的相聚。
当生命的尽头都能够拥有无限希望之时,那么只失去一些身外之物,为什么会让我们想自杀的呢?
开放自我与「绝对你」相遇,将自我中心向「你」的位置产生主体际性的关系,涌现出真实的希望,超越了对实在界个别事物的索求,转而投入形上的、不会破灭的圆满境界,相信并肯定存在的价值,则自杀的可能性在主体际性的爱与绝对希望的保证下逃逸无踪。
04
结语: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明显的就是母亲经历痛苦的生产过程将我们生下来,这是第一个愿意用牺牲生命的风险来爱我们的人。
生命不会没有意义,一个相信活着有一定意义的人,不会轻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也不会轻易感到绝望。
自杀的问题很难通盘回答,本文只能就孤独困境,通过马赛尔的思想,期待与大家分享可能的解决方式。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思想,可以应用在建立生存希望与寻找生命意义的路途上。
本文摘录自《学生辅导季刊第108期》,略有删减。
-End-
如果您有心理咨询的需求,欢迎联络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