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知道,决定接受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个选择带有几个重要的意义:一、什么是心理咨询?与朋友聊天有什么差别?
跟朋友聊心事可能会听到「要自己改变想法、事情会好的、抑郁就是你想太多」之类的回复,好一点的朋友会陪伴与聆听,但始终不是中立且具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师情绪与认知引导的探索下,来访者将能够在同理与接纳的安全空间里,一步步理解、调整、照顾自我。【推荐阅读】找朋友聊天免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咨询?
常见的谬误是许多人仍然认为去做咨询的人都是精神病,但其实人人都曾在情绪或认知上打结。好比感受到被负面情感(抑郁、焦虑、恐惧、暴躁等)或状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厌食暴食、拒学、适应困难等)持续影响生活,就像得了「心理流感」但一直无法自行康复的时候,就很值得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以进一步帮助自己疗愈小病,同时正视背后可能的隐患。当来访者具备高咨询动机,愿意开展一段自我探索与疗愈的历程时,心理咨询师将在保障隐私与伦理规范的前提下:
a.初期主要了解个人经历,厘清主诉议题与目标,调配合适的工作架构,引导并准备咨询的工作阶段;
b.中期会聚焦于在情绪、认知模式、人我关系等的深度探索与理解;
c.最后,若咨询过程顺利,来访者预期会达到自我调节、认知与情绪的转变、开展新的反应与行动。可以先从心理咨询师的实务经历、擅长的议题和咨询取向,作评估挑选。若能够询问行内人士的推荐,往往会比看广告更为准确。但找到适合的心理师也像交朋友一般,许多时候还需要看「眼缘」与相处的「契合」程度,所以咨询中随时留心自己的直觉感受,比如是否被理解、是否能信任、咨询期待是否被回应等,如实沟通给咨询师知道,以便作出修正或转介,提升咨询效能,钱也花得值得。【推荐阅读】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常见的基本频率为一周一次,再视来谈者的议题深度、身心状态、以及咨询师的工作取向等作调整。通常在咨询初期,就会一起讨论咨询的目标、费用、频率与次数(从每期八次左右,到长期工作的数年,都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