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张 悦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 伟
微信编辑:王忻媛
投稿邮箱
zgqnzjb@cyd.cn
假期返家,我与许久未见的好友相约一聚。看到她发来的消息,我不由弯起嘴角,把聊天框里的“书店”二字删去,回道“好”。
小县城里的书店七七八八,但能直接省去前缀的老地方,只有坐落在十字街的那家新华书店。
从我家往东不到两公里,就是贯穿整个县城的十字街口,这里在不甚发达的过去便颇为热闹,如今更是连通着最为繁华的一段街道。路口新建的两座大商场对立相望,东边气派精致的商业步行街日渐熙攘,往南半条路挤满了种种批发小商店,衣物、箱包、食品百货应有尽有。而在越修越宽的道路旁、越盖越高的楼群间,新华书店始终站在北侧的街角,仿佛静止在时光中,历经沧桑变幻,看尽车水马龙。
父亲曾谈起,这家新华书店大约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便是少时居于乡下、闲散爱玩的他,也对其略知一二。我不曾见过书店旧时的模样,但书店却默默见证了我的成长。
在我的记忆中,书店有过两次大修。巧的是,回想起每次修整,似乎都与我人生轨迹的节点有所重合。
小时候,我被父母带去书店的机会并不多。我们住在乡下,进城一趟不是很容易,但往往一去便是一个下午。我识字早,一个人看书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父母最初还轮流陪着我,后来便放心地把我扔在儿童读物区,各自去看喜爱的书。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分散在书店各个角落,像跃进波涛的几尾游鱼,沉浸在书海中,直到日落时分才重新汇聚成群。
那时的书店虽然只有一层,却对小小的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时看书累了,我便在整个书店里转来转去,像个巡视领地的君王,得意于尽揽怀中的万里江山。医药卫生、社会科学、摄影影视……转过一个个书柜,我对上面挂的牌子似懂非懂,却偏要抽出一本翻上几页,再撇撇嘴塞回去,继续开拓下一块疆土。
书店角落还设有一个文具用品专卖区,我也会进去溜达一番,瞧一瞧书包墨水,翻一翻彩纸本子。我并不需要买些什么,往往空手而归,但只是看着那些漂亮的封皮和笔芯,便心满意足了。就像每次去超市,我总要把货架上花花绿绿的零食扫视个遍……
小学四年级,我们搬进了现在的家,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书店在闭店装修后重新开门了。
二楼被开辟出一个小空间专门放置青少年读物,而通往这个神秘世界的,是大厅中央竖起的一架旋转楼梯。
踩着吱呀作响的浅棕色木板向上探寻时,我总怀着一种奇妙的期待感。四周的书架一步步出现在眼前,踏上二层小阁楼,猛然被一圈书籍所环绕的刹那,我坚信这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方天地间,我读完了《笑猫日记》,知道了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为青铜和葵花落泪,也疑惑于小王子和狐狸。满满的书架中,有两个专门用来摆放《斗罗大陆》《查理九世》之类的漫画和冒险小说。它们大多裹着塑封,不被允许拆看,以防翻旧的书籍无人购买。但总有那么几本“漏网之书”藏在其中,我便趁没人注意时悄悄夹在怀里,小心迈过地板上横七竖八的腿脚,找一个最远的角落盘腿坐下,慢慢翻看搜罗来的珍宝。
一旦沉浸在书的世界,时间的流动便浑然不觉。偶尔中途起身换书,我一动才发觉麻了整条腿,身子一晃便“扑通”跪倒在地板上,疼得龇牙咧嘴。一圈的男孩女孩,不乏依旧埋心书中、恍若未闻的,大多则抬起头来,有些脸上是被打扰的不耐,有的则在目光相触后会心一笑,又纷纷低下头去了。往往等到工作人员催促离开,我们才听着僵硬酸痛的脖颈被扭动时发出的咔咔声,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拖拉双腿向楼梯口挪去。那就像一个穿梭时空的虫洞,每每转下楼梯,我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坠落,直到走出书店大门,被夕阳的余晖照耀,恍惚之感和暖黄光影依旧挥之不去。
螺旋楼梯在初中时的修整中被拆去了。距今多年,它在我的记忆中已然模糊,可我始终记得,它给一个小姑娘带来的通往“仙境”的梦幻与新奇。甚至于我总觉得,那木梯的扶手上该缠绕着藤蔓,绿色的生机沿栏杆垂下,守护着少女无忧无虑的乐园。
而在当时的很长一段时期,每次提及未来职业,我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书店的工作人员。在书店工作多好啊,可以随便看自己想看的书,没人来制止,也不用花钱,上班的同时做着喜欢的事,还能领工资!虽然我几乎从未见过店员捧着书在看。那时我想,他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书店再次装修后,把整个二层也收入囊中,其布局一直沿用至今。
进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一架宽阔的镂空棕木楼梯,下面摆放着几张同色木桌和椅子。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我总担心迈的步子过大会把脚卡在空隙间,或是鞋底的土灰被震下楼梯,落了下面读书人一身尘埃。楼梯两侧的书柜尤其高大,立于一层之地,直顶二楼的天,又与楼梯有着不近的距离。上面的书怎么取呢,这不是故意不让人看吗?直到瞧见店员踩着倚靠书柜的梯子往上爬,我才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最深处的角落,还有一架相似式样的楼梯通向二楼,不过更窄些,贴墙的架上摆满了《意林》《读者》这些杂志期刊。紧挨墙壁侧的楼梯从上到下坐了一排人,从背后望去,便是一溜乌黑的发顶。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我总忍不住想笑,又不自觉放轻脚步,生怕咯吱咯吱声惊扰了书中的人。
从窄梯上到二楼,正前方是专门设置的阅读区。我喜欢坐在靠窗的那排高脚凳,看查理·高登的命运起伏,听史铁生道来与古园的缘分,叹明朝百年沧桑巨变……书店坐北朝南,阳光透过黛绿色单向玻璃打进来,把书页都染上几分颜色。看得困了,便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沐浴在秋日光照下,格外舒坦。左边墙角立有一株仿真松柏,不高的枝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明信片,字里行间装载着来往不休的浪漫与期冀。
县城不大,大书店又仅此一家,在这里遇见相识的人,总是不稀奇的。
彼时的我常在周末去往书店,除了享受孤身一人的静谧时光,有时和朋友出门也总相约于此——等待的过程中拿本书翻看,便不觉焦躁漫长。显然,与我心有灵犀的人不在少数,忽然撞上熟悉目光、两张脸庞都瞬间绽放笑容的那一刻,最为惊喜难忘。
初中走到末尾,我来书店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进入高中后更是寥寥无几。学业压力下,课外书日渐远离了我的生活,书店也不再能容纳我繁重负担下的喘息。取而代之的是手机上一个个短视频,它们把天南海北的信息呈现在我眼前,又随着滑动的手指被飞速抛出,不留一丝波澜。书店,被我遗忘在了旧时光。
高考后,直到和朋友相聚,我才踩着夏天的末尾再次踏进书店大门。装潢没变,店员没变,满架书籍没变,坐在地上的人也没变。可置身于熟悉的场景,我却总感到陌生。翻开又合上,拿起又放下,转了一圈又一圈,我迷茫地发现,自己没有想看的书。
朋友找过来时,我鼻子莫名一酸:“我不知道看什么书了……”她几乎瞬间攥紧了我的手,语气中透出几分苦涩:“其实我在那边坐了半小时……两页都没看完。我看不下去。”
那天我们出了书店,天气刚刚好。喝着奶茶去逛街,尝遍想吃很久的美食,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充实又美好的一天,不是吗?可我心上似乎总蒙着一层阴影。忘了美食的滋味,也不记得电影的内容,只有在书店里无头苍蝇般转来转去的茫然与慌乱牢牢占据我的脑海。回家路上再次经过书店,一阵悲哀的无力感袭上心头。到底是书店抛弃了我,还是我扔下了书店?亦或者,是我丢失了我。
所幸,现在找回来,还不算晚。
推开玻璃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笑着和面熟的阿姨打招呼,走向今天要看的书。其实书店从未丢下我,它就在那里,无论光阴流转、人事变迁,它始终静默在岁月中,等待曾经的孩子漂泊归来。
★
点击图片订阅特种纸制的中国青年作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