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节,船员这个职业经常在外过年,全球各地都有可能。屈指算来已经有12年没在家过年了,今年还好四个多月船回国,报休假了,家中有事顺便回家过年。
一般的在家的时候,中秋节、春节都会去串门、看望一下长辈——包括自己和老婆的。自己的长辈有两个舅、三个姨、两个姑、两个大爷、一个叔。老婆的长辈有一个舅、三个姨、一个大爷。从结婚最开始的第一次探望,那时候后备箱都是满满的礼物——而且都是批发的。主要是那时候工资也不是很高而且需要的礼品份数太多。
一年年的过来了,需要拜年的长辈越来越少,都已驾鹤西去。只剩下自己的两个姨、一个舅,一个小叔少时创关东远在东北。老婆的亲戚只剩下一个小姨、一个大娘。
每次开车转完一圈后总是感慨万千,更多的是伤感,伤感于农村老人的苦和难。今年也是心情沉重,有喜有悲。
媳妇的小姨家两个老人身体健康,但寥寥可数的养老金迫使他们还在想办法劳作,种着地,养着两头母猪、三只母羊;
她大娘已经八十多的高龄了,今年刚做了手术,按了支架。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养老的钱几乎花光了,送点礼品又给了点钱。手术前因为费用高仅有的两个女婿中小的不同意动,疼钱且怕两个女儿分担,庆幸的是自己手里还有积蓄才顺利手术。所以说谁有也不如自己有,老人难。
我的二姨家两个老人也是小八十了,靠姨夫在村里打扫卫生挣点钱。放下礼物和钱,姨家总是客气的,要给孩子压岁钱,每年都会因为这个推来搡去,肯定是不会要的。最后只能象征性的带点蔬菜或者糕点才可以顺利的走出来。
小姨家表弟远在他乡创业红红火火,在老家现城一百多万给爹妈买了一套一楼带院。去到姨家没看到灯光以为是睡了,一敲门才知道为了省电费灯都关了,只开着电视。恰巧表弟今天去M国生孩子去了,需要5-6万美刀,预计当晚1点生,让等着。姨夫海军退伍养老金多些,加上孩子们给的,日子过得比较滋润,只是与生俱来养成的艰苦朴素的习惯一直坚持着。
最可怜的还是要数孤苦伶仃的二舅了。八十一岁高龄了,四个子女,两儿两女:大女儿嫁给了本村,缺全家远去了大连;二女儿远嫁了杭州;二儿子娶了本村的姑娘,也全家远去杭州打工多年;唯一留着村里的只有一个大儿子——大车司机,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去了新疆开车。村里只剩下一个被他气了一辈子浑身是病而且视力几乎丧失的大儿媳妇和一个早早退学、一事无成、游手好闲的长孙。
原本二舅是住在他给二儿子娶媳妇准备的砖瓦房里的。据说因为二儿子家算了卦,先生说他这老家的房“子因为住了他的父亲导致他在外孩子生病不顺,必须搬出来。于是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的二舅被迫搬到了原来的老房子,随时有可能倒塌的矮小的土屋给人压抑的感觉,而且周围也没有了几家人居住,为了保温二舅自己在屋门口搭上了塑料薄膜,进出都要弯着腰、低着脑袋。闲聊中得知二子已经将他的闲房收拾好了,床都立起来了。舅告诉我说二儿子强调要十三年以后才可以住人。还告诉我说两个儿子从中秋节到现在没来过一个电话!
我愤然了,几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一直不明白这样的儿女怎么能够这么放心?这么自私?
算卦的先生历来不都是劝人向善的吗?怎么能说出这样丧尽天良的说辞?
一向聪明的他们怎么能够如此的糊涂?宁肯闲置着也不让那个年轻时积蓄了一辈子钱财为儿子亲自盖下房子的父亲住?
养儿女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那这样的传宗接代又有何意义?
也许是船员的职业特点限制了我的想象?也许是没有习惯看尽了人间疾苦?
已有广厦千万间,但愿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愿魂牵梦绕的故乡不只能留住肉体,也能留住灵魂?没有那么多的异乡客?
但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祝福船员兄弟们蛇年大吉,事事顺心,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顺遂!
今年的你在哪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