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圣,是指孔子、孟子、颜回和曾参。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颜回是“复圣”,曾参则是“宗圣”。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便说一下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四书之一的《大学》。它的作者正是四圣之一的“曾参”。
曾参,也就是曾子,是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一。
B.
四书的概念是南宋的儒学大家朱熹提出来的。
朱熹分别对这四本书做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成为“章句”,另外两本注释引用他人的的说较多,称为“集注”。他把四本书合编并称便成为其最主要的作品《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各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7卷。
宋朝以后,也就是元明清三朝,把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限定在朱熹所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之内,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它不仅对中国宋朝以后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对中国人的政治伦理思想和实践也影响重大。
朱熹的《大学章句》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为曾参记述的孔子的话,“传”为曾参的弟子记述曾参的话。
所以我们想要读《大学》,或者四书中的任意一本,只读原著不好懂的话,那看起来就可以读朱熹的注释本。想起来了,朱熹的注释按说也不是“白话文”?
C.
大学的核心概念是“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或彰明人所固有的光明的德性;
亲民:让光明德行推己及人,使每个人都能在思想道德上除旧革新;
止于至善:人们的道德品质以至善为归依,永远保持完美无缺的境界。
三纲领中的前两个是人可以践行的动作,后者是一种
“八条目”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为“明明德”的活动过程,这主要是依据伦理道德标准完善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对应“亲民”的活动过程,是在完善自己的基础上,由己及人,建立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和功绩。
最终人人达到“止于至善”的完美状态。
所谓“大学”,是大人之学,其核心精神是完成人格修养,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人人止于善,不到善不止步”,这种追求和结果想象着真是光明和美好。就像想象着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觉得遥远艰难,但还是让人的内心里自然而然地增加一种温暖和安静踏实的力量。
这篇文章的题目便在这里产生了:
《大学》止于至善:永远保持完美无缺的境界
D.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万物都有根本和末端,事情有开始和结束,了解和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如果能够理解这些规律,就能接近正确道理。
毛主席从这句话中得出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
他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引用这句话并解释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意思是,有一副好身体,是做学问和提升自己内在能力,进而干出一番事业的前提和根本。
E.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深奥的概念。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四个字并不困难: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或智慧。
然而,关键在于如何“格”,以及到底要“格”哪些“物”,进而达到何种程度的“知”。这些问题就显得复杂而深奥了。至于“致”字,它在这里类似于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意为“达到”,并不需要过多考虑。
“格”可能涉及我们手脚的运用、五官的感知、大脑的思考、身心的投入,以及思维中的分析、对比等过程,即我们身体和思维所能运用的一切工具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能真正做到“穷”究。
“物”则指的是事物、物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表象与实质关系,还有自然与环境等。总之,它是外在的,是你身边所存在的一切。这是“格”的基础,只有全面观察和理解万事万物,才能“格”出更全面、更深入的内容。
“知”我认为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关于事物和外在世界的客观、通透的知识;二是人类自身的认知、情感、心性等方面的成长和智慧。
多多“格物”便是“博学”,多多“致知”便达“通识”。
毛主席特别敬佩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借由这部分知识,在他给萧子升的信中形成了“博学”和“通识”两个观念。这点内容是《读书有法》这本书体现的,但作者并未直接引用毛主席的原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表达。我觉得说得也挺好。
所以最后,我引用作者的原话,来进一步认识这两个观念。
博学: 一开始就教学习的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深入研究它们的规律,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把事物的表里粗精辨别得清清楚楚,从而使自己内在的认识能力和心性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通识: 在“观古今之群籍”的基础上,贯通各方面的知识,诸如地理、历史、政治、军事、产业、交通、宗教等。缺少通识,做起事情来很容易出现错误乃至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