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读《论语》:“每事问”和“因材施教”

文摘   2024-11-24 19:50   北京  

今天在微信读书上翻到这本儿小书,大概是给青少年看的。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毛主席曾经读过哪些书,以及从这些书中所学到的道理。

应该这么说,读完这些书之后,毛主席从里面引用了哪些道理。他把这些道理引用到《毛选》中,应用到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中。

这和读毛选正好可以结合起来。

我们一直在想,要读什么书以及怎么用,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典范?

本共1900字

感谢阅读收听

文/春田


“每事问”

1930年5月,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里写道: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 ‘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 ‘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去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这个鄹人之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太庙即周公庙,周公是鲁国的始封之君,为鲁太祖,故其庙又称为太庙。鄹,是鲁国的邑,在今山东省曲阜。鄹人之子,即是指称孔子。

“每事问”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其一强调凡事要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在实事求是中寻求方法和结果。这一点主要针对和应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

其二强调,凡事都要虚心好学,不要不懂装懂。而且要博学多学。这一点可能主要针对于我们的学习知识和求学。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里还有很多要虚心好学的经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孔子的对于“学”的观点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私,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经典,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正道了吧!

其实,广泛地读书、学习、总结,尤其是在自媒体的领域内,不管是年轻人或是退休者,都在努力做着这样的追求和行动。尽管我们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约束自己以不违正道”,但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行动、过程和本质是在的。况且,在任何的过程中产生正向的利益和价值,在经济社会不为过,反而大部分是能力的一种展现,该为荣为骄傲。

因材施教

1944年3月,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会议会上专门讲道:

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新,其实早就有了,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同一个问题,他答复子路的跟答复冉有的就不一样。子路是急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慢一些;冉有是慢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快一些。


孔子《论语》里还有一点为毛主席特别欣赏,就是他的教学行动和方法。
在孔子之前,学校多为官府所办,可以上学的都为官员之子。是孔子开始创办私塾,使贫贱的孩子也有学可上。正如毛主席所说:老百姓送学生进学校,还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最著名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下面便是这“因材施教”的出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三个学生,这分别是他们的“字”或者对他们常用的称呼,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子由、冉求、公西赤。便是公西华问孔子话里的三个简称:由、求、赤。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便去做吗?孔子说:你有父兄在,得听听他们的意见呀?

冉有问孔子:听到了便去做吗?孔子说:是啊,你听到了便做就好。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复,公西华困惑了:两个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不同的答案?

孔子说:求往往退却,所以我鼓励他行动;冉有的胆量有两个人大,所以我劝他谨慎。

这个真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虽然我们并不一定做老师,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因材施教”的道理,是常常可见的。就比如对不同的人讲一些不同的话,就比如对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工作,甚至对我们个人身上,在不同的时候做不同的运动,在不同的身体状况下吃不同的饭,都是在体现“因材施教”的影子。

它广泛的拓展开来的意思就是:针对不同的外在情况,哪怕是自身的情绪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策略、行动等等。总而言之,没有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春田耕读
一起在书籍的春田里快乐耕耘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