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有一个蜗牛
这是慢读第5章的第1篇笔记
共1200字
感谢阅读收听
文/春田
A.
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我们不禁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
倾听森林中山泉的淙淙声,仿佛是大自然轻轻的低语,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清新。在寂静的夏夜,鸟儿的各种鸣叫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像是星辰在夜空中轻轻闪烁。而海浪阵阵拍打沙滩的声音,则似海洋生命呼吸的节奏,那喘息和嬉戏声中蕴藏着无尽的活力与神秘。
这些声音使我们感受到纯净、美妙,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圣。
在某一个下雨的傍晚,我开着窗,甚至听着窗外河沟里清晰传来青蛙的大合唱,感觉到美妙并且酣然入梦。
这是大自然所给我们的真实的“催眠曲”。
要知道,进入睡眠,就是在进入本体。
但你可能说夜空是孤寂和悲凄,自然里的各种声音也不过是吵闹。
那是因为你未真正身临其中。
自然本身具有伟大的力量,把我们带入宁静、放松和和谐的自然状态。
但可能还不足够。
B.
从我们自身来说,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和神圣,我们需要临在意识。
我们必须暂时卸下任何个人问题的包袱(这是指现在的包袱)、过去的和未来的包袱,以及知识的包袱。
也就是放下一切现在的困难、过去的悲伤、未来的期望,以及思维所以为的它所知道和认识的一切。
让一切清零。
便是让思维静止。
在思维静止下的宁静中,我们进入临在状态。
这时我们才能观察和体会到自然之美。
并惊叹于自然万物的和谐、壮观与美妙。
短暂的无思维、完全临在的状态被称为“顿悟”。
在顿悟的状态下,我们短暂地处于无念状态。
也就是没有思维和念头的状态。
无念状态可能很快又被思维占据和填满。
在思维活跃起来之前,就是我们那短暂的顿悟。
我们是在顿悟无念的状态下体会到自然之美。
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思维无能为力。
在思维开始活跃的那一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只是对思维的记忆而已。
我们在思维的状态下,无法真正感知自然。
当然,无法进入临在和本体。
C.
许多人在思维中陷得太深,所以自然界的美丽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
他们是活在思维中,活在表象中。
他们永远无法得到真知和自我。
看着一个孩子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和一只飞过的蝴蝶,并露出赞美的微笑时,旁边的父母可能只是心不在焉地应和着“嗯、啊”。母亲的注意力可能集中在她心仪的一款服装上,而父亲可能在思考工作上的某个问题。
我们是一群脱离了自然不由地活在“社会”中的一群人。
社会就是由思维组成的网。
我们无法逃离这张网的束缚,就像蜘蛛网上挣扎的昆虫。
我们在思维这张网中,繁忙纷乱,哪还有闲暇去细致感受周遭自然的美好?
然而,若能努力去感知一片草地的生机勃勃,用心去体会一束花的清澈与美丽,尝试去聆听夏蝉持续而热烈的鸣叫声背后的轻松与愉悦,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当你真正认识到并体会到这一切时,你便处在一种全然的存在状态,找到了自我,融入了万物共同的根源之中。
这便是进入临在状态,进入本我。
在本我中,享受自然之美,活出真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