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用《毛选》里的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绝对性来解释“声音和寂静”这组矛盾。解释得并不足够条理和透彻。
人生路上的矛盾及其斗争永远存在。这是个人和一切有联系的外物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所以,没有“一劳永逸”,没有“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等怎么样……就好了”这一说法。生命这场运动势必在不断地矛盾中进行,并最终结束,或转变,如果有轮回的话。
什么都好的那个时刻,只能是你真正意识到矛盾永存,且你观念里不再反抗它不再寄希望于它消逝的那个时刻。
那个时刻就是你接纳现实。就是你接受和臣服于当下。
愿你在当下的寂静中获得生命的宁静和喜悦。
这是第7章的第3篇笔记
共2000字,欢迎阅读收听
A.
声音的存在
是为了找到
背后的寂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这两句人人耳熟能详,开口能诵的诗里,你是更多地感受到了那汪汪的犬叫声,还是更深地体会到了声音划破夜空又归于平静的寂静、深远和清冷?甚至是漫长的夜的长眠和孤寂?
这句诗来自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上面图片中窗户透出来的昏黄的灯光,还是让人甚觉温暖。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两句诗带我们置身于鸟鸣花香的山泉林间。我们在沿溪而踏、拾阶而上的心旷神怡中,抬头望远:鸟儿只留下一束影子,它们的啾鸣声也跟着在山林间消失,只剩下大自然更加广袤的宁静和深邃。
这句诗来自王籍的 《入若耶溪》。诗名听着不是那么熟悉,但这句“鸟鸣山更幽”可是描写“寂静”的典范。
是的,是寂静,不是“声音”。在那一声突出的犬吠或鸟鸣的对比和映衬下,“寂静”才更明确和清晰。
寂静,也才是我们更想赞美和更为需要的。
B.
大自然的寂静
是未显化状态
的永恒
寂静和声音是一组矛盾。
但凡声音存在的地方,都有无边的寂静包围着。这时的声音可以在任何一个方向一个角度,在任何一个时刻,又瞬间滑为寂静。
声音更像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寂静是存在于它背后的广阔的永恒。声音就像是镶嵌在寂静上的一瞬。各种声音是镶嵌在寂静背景板上的一个又一个的一瞬。
听那一片雪白世界里,一个晚归者家里发出的那一阵狗叫声。听那广袤宽阔的山林里,一群偶尔飞过的鸟所带来的鸣叫声。
借用张爱玲那句最经典的描述,这存在于寂静背景板上的一转瞬的声音,就像“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我们人类在一周的辛劳、疲惫和嘈杂之后,奔赴山野、农庄、森林,其实就是去寻找和置身于这些地方的广袤、空旷和幽静。当然,大自然中那一小份偶尔的天然之音,是添加在这份寂静上的乐曲和美妙。
大自然里的寂静不请自来。
是这份寂静让我们身心放松,精神愉悦,回归自我。
寂静,正是未显化状态的永恒。
能够看到寂静并深处其中的我们,就是从未显化状态的本体里,获得了内在的定静和生命最高级的能量。
C.
坚守那份
在你喧闹生活
下的寂静
但现实的人生生活,不是半夜里一家一户的那一只狗,不是广袤森林里偶尔飞来的那一群鸟。
它是每天早起晚归的热闹和辛劳,是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是工地上哐当作响的高大机器,是办公室里怕强凌弱的你争我斗。也是你空虚和无聊时刷不停的手机视频。
生活的时时处处是喧闹和噪音。
这些声音大多都不适悦耳的。悦耳的也并不能带给你多少轻松和快乐。
你躲不开它们。
你找不到半点儿安宁寂静。
这时的情境,已经不再是白墙上的一只蚊子。它已成为白墙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蚊子。不,白色的背景已全然不见,是一块腐烂的臭肉上爬满了苍蝇。
声音和寂静是一组矛盾。声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寂静被完全包围、覆盖、捆绑。它透不出一口气,发不出一丝亮光。它已奄奄一息。
当声音太强大的时候,寂静就彻底消失了。
当我们的人生找不到片刻安宁只剩下麻木奔波的时候,我们可不就是一堆腐烂的行尸走肉?
别让声音击垮你。请安静镇定下来,一点儿一点儿慢慢找回你的寂静之光。
当声音把寂静淹没的时候,也是寂静再次重生和恢复的时候。
这是生活中物极必反、月满则亏的道理。
也是哲学中矛盾相互转换发展的哲理。
静候你生命中的寂静,别再轻易丢失它们。
你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到大自然中去痛快的唤醒它们。
你也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深入并守候它们。
D.
未显化状态
以寂静临在于
这个世界
“每一种声音都源于寂静,又消失在寂静中,它所存在的每一刻,都被寂静围绕着。
寂静创造了声音。它是每种声音、每个音符、每首歌曲、每句话语内在的未显化的部分。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寂静的身上。
将你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寂静上而不是声音上。
即使你在与别人谈话,你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间隔上,这样,寂静的范围就会在你的体内扩展。
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的寂静,会创造内在的寂静:思维停止了。
你进入寂静状态。
寂静在外,定静在内,你已进入了未显化的世界。”
用书中的这段话,来作为本篇笔记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