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营销、销售……本质上都离不开一个“营”、一个“销”。任何市场化的产品或者服务都离不开销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承揽就无所谓承办。销售部之所以成为几乎所有公司的核心部门就是因为其他部门都得指望着它吃饭。但即使明白上述道理,也没几个人真的当回事。要不然主流媒体也不至于一直充当脱长衫积极分子,号召大家下沉下沉再下沉。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穿梭在大街小巷,口干舌燥地为别人讲解产品?浓妆艳抹、口若悬河,出入高端写字楼,喜笑颜开地为别人讲课?我在网推所学习了一段时间,认识几个刚毕业的小朋友,当我聊起做律师要先学做销售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无一不漏出生无可恋的表情。“哦,我爸妈含辛茹苦培养我这么多年,供我上大学,就是为了让我辛辛苦苦做销售?”
“我爸妈要是知道我读了法学院出来还得在律所做销售得骂死我哦。”
“我不想做销售嗳,我只想专心办案子,别的什么都不想管。”
这些想法都是真实的,对比中国当下的教育成本、教育动机和社会氛围也完全可以理解。父母的期待、亲戚的目光、教育成本的枷锁……看起来无一不把你逼上一条艰难险远的路,让你最终选择乖巧、谨慎,辛苦而不失安稳地活着。一边发小作文吐槽律师内卷、叫嚣着要躺平,一边偷偷在工薪岗位卷生卷死。独立律师最难过的关其实是心理关,做销售最难的关也是心理关。这些一起构成了销售部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也是很多人宁愿做一辈子授薪律师也不愿意独立的原因。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无论是选择成为授薪律师,还是成为独立律师,都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现实中很多工薪律师一边吐槽内卷,一边偷偷羡慕创收高的独立大Par;一边不想失去稳定,一边羡慕别人赚钱。打开微信群就能发现各种同行之间的揶揄挖苦、阴阳怪气。不否认有很多评价客观中肯,但更多的是厕所里的葡萄,又酸又臭。
有句玩笑话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一点儿也不假。很多问题之所以“一直是问题,从未解决过。”就是因为说来说去,永远没几个人动。大家吐槽着、抱怨着、心酸着、惆怅着……但绝不改变,绝不动弹。有位朋友对我说:“律师需要很强的自持力。什么是自持?就是保持自己稳定的能力。律师的整个工作生涯是极为不稳定的:每个月有不同的案源、不同的收入,面对不同的当事人会犯不同的差错,踩不同的坑……”销售能力决定你能走多远,办案水平决定你能走多宽,人品和能力决定你能走多深。人都是在社会这三维空间里混着,这些技能缺一不可。我认识很多公检法司的业界前辈,在他们眼里我或许算年轻。但是,做公众号这一年来,我发现优秀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很年轻,他们待人接物、说话做事都很成熟周到,稍微查一下,就发现他们也是95后,是我们的朋辈。有的读者虽然比我大很多,但很喜欢叫我姐,其实这是一句带点玩笑的爱称,侧面反映了我平时姐(婶)里姐(婶)气的外在形象,也没什么。不过时间长了我突然发现,当我经常叫别人姐的时候,多少有点自我幼化的成分。这里包含的一种心理就是“我还小,我还年轻,以后再说吧。”当认识的95后成为律所合伙人,成为律所主任,成为年创收过百万的青年才俊……你还觉得自己年轻,还觉得可以消磨一段时间再出被窝吗?现如今,制造焦虑是互联网政治错误,没人敢轻易掀开网友的被子,告诉网友“哎呦我的宝,你快别睡了,你快起来卷吧,再不起床就要饿死啦。”整天叫嚣内卷的不见得有几个真的在卷,反而是整天叫嚣躺平的偷偷摸摸在卷。这世界还是挺参差的,律师和医生可能是最直观感受世界参差的两个职业:虚假的繁荣、真实的狗血;浮夸的演技,悲催的事实;辛酸的过往,梦幻的未来……每天都在你我的周围上演。本节目下设生活陪跑、律业观察、业务工具三大版块,涵盖行业观察、热点解读、知识梳理等各方面,可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