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进入寒冷的冬季,幼儿园里因为生病而缺勤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当孩子们发现身边的小伙伴“好久没来了”并提出问题时,老师应该如何回应?本期推荐的这篇案例,记录了由“她好久没来了”引发的班本活动。
文/徐 葳 周文波(浙江省长兴县机关幼儿园)
“老师,她好久没来了。”
一天,悄悄嘟着嘴对我说。她口中的“她”是班级里一个名叫桉桉的女孩。
桉桉和悄悄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桉桉总是像姐姐一样照顾着悄悄。由于桉桉好些天都没有来幼儿园了,这让想念她的悄悄十分不安。
“对呀,桉桉为什么好久都没来了?她怎么了呀?”听到悄悄的话,许多孩子也纷纷表达了对桉桉的关心。大家决定与桉桉进行视频通话,问问她怎么了。
在对话的过程中,桉桉妈妈告诉大家,桉桉生病了,在医院输液,所以暂时不能来幼儿园了。
现场连线桉桉
为什么会生病 ?
结束了与桉桉的通话后,孩子们发现航航和一诺也没来幼儿园:“他们也生病了吗?”“为什么会生病呢?”孩子们关心着没来幼儿园的小伙伴,也对生病的原因产生了好奇。
于是,我们展开了一次谈话活动。
我:“小朋友为什么会生病呢?”
铄铄:“他们去了人多的地方。”
果果:“那里有很多细菌,跑到小朋友的身体里去了,就生病了。”
可乐:“他们肯定没有戴口罩,和别人一讲话,就被传染了。”
波仔:“他们吃了掉在地上的东西,细菌跑到肚子里去了。”
土豆:“什么是细菌啊?”
辰辰:“细菌就像小虫子一样。”
凡凡:“那我怎么看不见它?”
……
针对关于“细菌”的疑惑,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图画书《细菌是什么》。孩子们由此了解到:细菌存在于空气、食物和水中,存在于我们身体上以及接触过的东西上,大多是无色透明的且有不同的外形,用眼睛无法看见它们,很多细菌都会让人生病。
师幼共读《细菌是什么》
“可是,细菌是怎么跑到肚子里去的呢?”孩子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对同伴的关爱,是触发幼儿产生好奇的源头。他们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的发现、猜测、推断表达出来。我们尊重与顺应幼儿的好奇,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帮助幼儿找到“她好久没来了”的原因,并追随延伸出的问题——“为什么会生病”组织讨论,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
随着讨论的深入,幼儿又生发了关于细菌的新问题。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幼儿的健康领域目标,基于我园“三生”课程下的“感悟生命”板块子主题“我爱我自己”,思考如何针对幼儿当下的兴趣开展班本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爱自己。
没有“颜料”的手就不会传染细菌了吗?
我告诉孩子们:小小的细菌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染,比如打喷嚏、咳嗽、互用同伴的水杯等。但是从孩子们茫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无法理解。
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颜色碰一碰”,每个孩子的手上都蘸了一种颜色的颜料,代表“脏东西”,互相接触后,发现自己的手上出现了其他颜色的颜料。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细菌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到自己身上的,也会跟着自己去往其他地方。
在游戏中感知“传染”的含义
朵朵很快又有了疑问:“我的手上没有颜料(脏东西),是不是就不会传染细菌了呀?”
小楷:“肯定的呀!你看我的手就是干净的。”
橦橦:“我觉得还是有细菌,它会和我们玩躲猫猫,让我们找不到它。”
玲玲:“我爸爸是医生,他说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菌!”
可可:“好想看一看呀!”
没有“颜料”的手就不会传染细菌了吗?我们邀请玲玲爸爸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探寻答案。玲玲爸爸分享了自己在实验室中操作显微镜的视频。
以视频展现显微镜下的细菌
起初,玲玲爸爸的手上没有任何东西,随着镜头的慢慢推近,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数不清的细菌越来越清晰——原来,看起来干净的手依然藏着许多细菌。
孩子们明白了个中缘由后,便着急地和我一起讨论怎样赶走这些细菌。我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学着用‘七步洗手法’来洗手。”孩子们通过朗朗上口的洗手儿歌以及生动形象的动作,快速记住了“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和方法。
“传染”一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较为抽象,游戏“颜色碰一碰”让幼儿在摸一摸、玩一玩的过程中,以亲身体验、直接操作的方式感知“传染”的含义,游戏化的体验让他们乐在其中。
当幼儿围绕“手上没有‘颜料’(脏东西)是不是就不会传染细菌”自发展开猜测讨论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以家园合作的方式寻求家长的专业支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进行肉眼观察与使用实验器械观察的对比,感知细菌的真实存在,积累集体经验,由此也促发了幼儿掌握科学洗手步骤与方法的内驱力。
下期预告
关于“细菌”,孩子们还有许多问题,老师该如何为他们提供支持?敬请关注下期内容。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24年4月刊,订阅杂志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责任编辑 /刘 宣
美术编辑 /郭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