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力量”是教师从“教师立场”向“儿童立场”转变的第一步,也是教师为孩子提供有效支持的基础。请跟随我们走进浦东新区新城幼儿园(坦直部)(原坦直幼儿园,以下简称“坦幼”),感受教师们观察孩子、看见孩子、支持孩子的过程。
每天,坦幼的孩子们都会在户外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丰富多彩的自主游戏让他们流连忘返。
“怎样让教师发现孩子的力量,进而支持孩子的成长?”据李娜娜园长介绍,坦幼鼓励教师观察、记录孩子,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别人的故事,来反思教育行为,提升专业水平。
李娜娜园长分享报告《点亮教师的思与行》
记录孩子,发现故事
户外活动中,教师到底做什么更有价值?坦幼为每人配备了一个斜挎包,里面放着手机,随时可以拍摄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户外活动过程。
从任务驱动下的“为拍而拍”、拍几十秒视频“交差”,到可以拍摄几分钟的视频,再到连续跟踪一个孩子拍摄几天、积累上百分钟的视频,渐渐地,教师们能够静心观察、耐心记录孩子,从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故事。
教师记录孩子的户外活动
讲述故事,“看见”孩子
在坦幼,教师每周会围绕3个问题——“孩子在做什么”“孩子怎么做的”“教师如何支持”讲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慢慢摆脱“经验至上”的惯性思维,尝试从孩子的行为中捕捉证据,有理有据地讲述故事。
比如,孩子们在沙水区一直没有使用教师准备的竹筒搭建水渠,只是用水管把水从水池运到沙地,这让瑶瑶老师有些困惑——需要提醒他们吗?然而,她在持续一个月的观察中看见孩子们兴奋地用水管玩“火山喷发”的游戏,用竹筒剖面和水盆造“鱼塘”,乐此不疲地研究“哪个玩具更容易从竹筒上滑下去”。
瑶瑶老师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们使用水管运水,因为这样更便捷、更快;孩子们组合竹筒开展游戏,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于是,她放下预设的“执念”,追随孩子的兴趣,欣赏孩子的创意。
“其实,当教师自信地讲述故事时,他们已经看见了‘了不起’的孩子,讲述故事就是反思教育行为的开始。”李娜娜说道。
反思故事,解决困惑
当教师遇到困惑时,坦幼会组织教研活动,对户外活动视频进行分析,反思故事,解决教师的“瓶颈”问题。
现场微教研《我想更懂你》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为了把跷跷板一端的老师翘起来,一窝蜂地爬上另一端。“我要不要介入?”赵萍老师把当时的“纠结”讲给大家听。
孩子们玩“跷跷板”
看完视频,教师们各执己见:有的为孩子的欢乐和齐心协力而高兴,有的为孩子解决平衡问题而惊喜,有的担忧安全隐患……
“但是,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应该介入,不能被‘管住嘴、管住脚”而束缚。”赵萍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在活动后,通过一对一倾听、让孩子观看视频后分享等方式,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对安全的担忧。
通过观察记录,教师发现故事、讲述故事和反思故事,他们在户外活动时变得越来越自信和从容。不过经常听故事的李娜娜意识到,教师们总是使用“真棒”“很不错”等抽象的词语描述孩子,当她追问“孩子们有哪些行为和发展”时,教师却很难具体展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研员李继文的建议下,教师们展开系列教研,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旨在通过细节看到孩子的行为及发展。
“孩子们的表现如何,说说你的发现和佐证。”“在这些表现的背后,你看到了哪些学习与发展?”围绕王蓓蕾老师所拍摄的小班孩子建大桥、过沟渠的视频,主持人李继文老师抛出了两个问题。教师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书航走用一块木板搭建的‘大桥’时,手扶着栏杆,嘴里念叨着‘当心当心’”“雨欣扮演了小指挥家的角色,她一直在提醒同伴‘这个板需要翻一面’”……
“今天是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三次教研,我看到了教师的成长。”回顾前两次教研,李娜娜感慨不已:第一次,不少教师还需要在主持人的点拨下,才会关注孩子的动作、表情等;第二次,教师们各自关注某个时间点孩子的行为,但是无法产生共鸣。而在当天的现场教研中,每个教师都表示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看到了孩子行为背后不同领域的发展,有助于之后更好地提供支持。
专家点评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幼教师部副部长徐则民用“了不起”三个字高度评价了活动现场:
第一,坦幼是一所农村二级园,园长到任不满两年,幼儿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为孩子挖掘新的“宝藏”,使活动场地变得更好,使材料提供得更充分和科学,使活动时长与频次得到落实,这四点正是达成“幸福的户外两小时”的基础。
第二,孩子们在雨天活动并不慌张,让人看到幼儿园这两年的“功底”,只有经历过无数次雨天活动,才能做到现在的笃定和开放。风霜雪雨是孩子适应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路径,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三,在微教研活动中研讨的视频,是教师连续拍摄了两个小时以上的游戏现场,体现了他们观察孩子的耐心与从容。在李继文老师的带领下,每位教师围绕“看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解读,而这正是教师应该长期关注的话题。未来,当我们越来越能看懂户外活动中孩子获得的全领域发展时,我们会更加明晰如何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承载孩子的原有经验、呼应孩子的兴趣需要。
第四,今天的活动让与会者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看到了孩子经验的连续性。可见,幼儿园关注孩子经验连续性的关键与核心做法,就是要将自主权归还给孩子。
最后,徐则民表示,教师讲故事的过程正是教研的过程,所有教师都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质疑,在真实的对话展开教研。
文/施煜文
责任编辑/ 刘 宣
美术编辑/陆 晨
照片由幼儿园提供